失眠不觉晓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经常失眠,经常感觉累了、困了,可一躺在床上脑子就特别清醒。我奇怪我怎么一点都不困,我数羊,我数过的羊都能排到月亮上了,可我还是睡不着。我有时彻夜清醒,就算睡着了也睡不好,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会醒,一旦醒了只能睁着眼到天亮……所以白天我总想睡觉,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什么都郁闷,看什么都烦……”这是一位公司老总的失眠自白,你是否也有同感呢?
  据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调查显示,目前有40%的人睡眠严重不足,有80%的人忍受着睡眠差带来的疲劳,有50%的人忍受着睡不好觉引起的心情烦躁。
  睡眠对我们,像食物、空气和水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可它偏偏不肯合作,总在最暗的夜里,离我们远去。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别让它再与我们捉迷藏?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睡眠,找回丢失的睡眠吧。
  
  我们为什么会失眠?
  
  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答案很简单,睡觉和喝水、吃饭,是我们的基础生存状态。不睡觉?除非你只想活5天了!
  而失眠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的失眠人数占总人口的32%~35%,英国占10%~14%,日本占20%,德国占15%。有研究机构曾对失眠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失眠患者症状自我评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素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说明心理社会因素与失眠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失眠可能由很多原因引起,我们可以一一对症“下药”。
  生理原因:一些生理上的疾病会导致失眠。比如头部外伤,哮喘症,背痛,胃炎,帕金森综合征,肾病,冠状动脉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等。这种情况下,别忙着吃助眠的药物,也许你需要的是好好做一个体检。
  药物原因: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是常见的影响睡眠的因素。某些抗抑郁药物、茶碱类的平喘药、利血平等降压药也可能会有妨碍睡眠的副作用。安眠药如果长期依赖,一旦停用也会引起失眠。所以,当你服用某种药物时,记得向医生询问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否包括失眠。
  心理因素:人处在抑郁状态时会由于情绪过于低落而失眠,焦虑会让人入睡困难,或者在睡梦中出现焦虑发作而醒来;人处在轻度躁狂的时候会精力非常充沛,每天需要很少的睡眠;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病以及暂时的情绪问题都可能使人失眠。失眠可能只是其他心理问题的表象,也许你需要找朋友或者心理医生谈谈你的烦恼。
  重大生活变故:比如患病、失业、失恋、离婚、亲人病故等等重大事件影响。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正视现实,不要过于沉溺,尽快开始筹划新的生活。
  
  藏在你心里的魔鬼
  
  临床研究也发现,长期失眠的人,往往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急越睡不下,引起精神焦虑,导致入睡困难,睡眠障碍,亦属于心理原因造成的失眠。而他们影响入睡的思虑繁杂也多数是因为白天精神紧张、工作或思想压力大、遭受不如意事的打击、环境变化等心理因素造成的。长此以往,失眠者对失眠产生恐惧症。一到晚上就在思考,今晚会不会睡着?总是在担心失眠,结果真的不能入睡,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造成了心理焦虑性失眠。
  如果睡前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是白天高强度脑力工作让紧张的神经仍处于强大的惯性中,无法真正放松下来就无法入睡。这是我们的主观意识不能控制的。无论是听音乐、看书、做瑜伽,都是通过巧妙转移注意力到听觉、视觉和身体上,而不是继续集中于思维上,从而放松下来,让大脑休息不再运转,兴奋转移产生疲劳,才能入睡。
  有的人并不是真的失眠,只是有失眠感。因为曾有过失眠史而焦虑,担心自己还会睡不着。或者规定自己睡眠时间8小时,万一完不成这个“任务”,就认为自己没睡好,感到睡眠不安不实,醒来疲劳未能解除。事实上这只是主观感觉,其实睡眠质量没有问题,这是“为睡眠而睡眠”观念下所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心理反应。
  
  歼灭失眠,各个击破
  
  “不睡觉”法
   ——躺下就清醒的人适用
  这种办法似乎很不人道,“本来我就苦于睡不着觉,身心疲惫,你干嘛还让我不睡觉?”但它是解决失眠最好的办法,这种办法对“夜猫子”型的失眠症不适用,因为他本来还没到睡觉的时间嘛!“不睡觉”,就是告诉自己不瞌睡就不能睡觉。
  具体做法是:1.在想睡觉的时候才上床;2.在10~15分钟之内,没有睡着,立刻下床,看书或看电视,或把你脑子里停不下来的思维写下来,如果没有睡意,就不要停止;如果再次上床仍无法入睡,那么再下床,专心地重复去做刚才的事情;3.不管晚上睡得如何,早上都按时让闹钟叫醒自己;4.白天不准打盹,就算瞌睡了,也要告诉自己到晚上睡觉的时间才可以休息。
  专注法
   ——想象力丰富的人适用
  入睡慢或失眠的人在睡前总有一个期望或担心,期望自己快点睡着,担心自己又失眠。其实这都是不良暗示,无异于反复对自己说,我还没睡着。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不妨让自己在睡前的这段难熬时刻,做这样一件事情——专注地让脑子去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构思给某人写一封长信,也可以是编造一个长长的故事,或者想象自己在一个喜欢的环境里散步,捕捉你在此境中的听、嗅、触、味、视觉感受等等。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第二天便可继续你前一天未完成的想象。
  数数法
   ——希望省劲的人适用
  单调的刺激,可以使人快速地进入睡眠。此法已为催眠实验所证明。“1……2……3……4……”缓慢而又单调地重复,就像是催眠师在对你说“放松……再放松……越来越放松……你已经完全地放松了……”一样。可以使你在这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中入睡。这种方法还可以变得有趣一些,比如数绵羊、背乘法口诀、背古诗等。
  规则法
   ——严于律己的人适用
  这种方法适合于自律性较强的人,因为“规则法”一旦实施就必须严格遵守。1.定出起床时间,不管工作日还是假期;2.记一份睡眠日记,包括睡眠质量、睡前姿势、影响睡眠原因等,好的地方发扬,弱点加以改进;3.找出一些睡前必做的事,使自己手脚忙碌起来。如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洗漱、准备好明天出门的衣服和用具、想出自己最喜欢的睡姿等等;4.在晚上6点之前的任何时间内,为自己安排一次适当的消耗体能的体育运动;5.取消午睡,在晚上6点后不喝酒、咖啡,当然能不吸烟更好。如此规则,是确保你能顺利进入梦乡所必做的。
  对于上述方法,必须经过一番练习和摸索之后,才能确定哪一种方法更适合于你。改善睡眠就和节食、减肥差不多,只坚持几天是不会有效果的。比较保守的预测是,每种方法能够显示效果,都至少需要5周以上的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应用情况分析我院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药物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8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多数药物DUI值≤1,我院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方面具有很强的合理性。结论:我院使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绝大多数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合理性高,但还存在对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不够
通过分析调研的结果,可看出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根本需求是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现行的测试和测试引导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根本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因此提出几点尝试性的
手车开关柜体积小,使用方便,在电力系统应用广泛。但目前在运行的大部分手车式开关柜有一个缺点,其静触头隔离挡板闭锁装置使用的机械联动挡板开合来实现闭锁,这类装置阻力大
目的评价0~6岁儿童健康管理实施对儿童家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14个省市选取3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试点组,12家作为对照组。采用非随机对照
生活中,常见有的患者长年累月肝功不正常,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转氨酶反复异常,居高不下。虽然几经治疗,但疗效始终不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专家指出,对于这种情况,快速降低转氨酶、找准病因是关键。    山西阳泉的李女士两年前查体发现转氨酶升高,先后去过多家医院检查,各项肝炎指标查了多遍,没有明确原因,治疗时断时续,转氨酶时高时低,波动较大。两年来共花费4万多元的诊疗费用,病情总也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