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不寻常的“埃博拉”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HO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在8月7日和8日两天召开了关于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的紧急会议,宣布本次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暴发是“极不寻常的事件”,已经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状况,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积极协调才能阻止埃博拉病毒的进一步蔓延。那么,埃博拉病毒会走出非洲,引起全球爆发吗?应对西非埃博拉疫情,我们应该作哪些准备呢?
  埃博拉病毒,我们了解多少?
  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发现的一种致命性非常强的病毒。当时,在非洲的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先后暴发了一种特别可怕的疾病,病人的表现主要是发热、休克,然后七窍出血而死亡。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两个国家的发病者达到600多人,70%以上的人死亡。
  美国医生从死亡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长长的蠕虫速样病毒,由于疾病流行的地区有一条埃博拉河,因此将此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由于埃博拉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以高热和出血为主要表现,因此被称为“埃博拉出血热”。
  迄今为止,科学家一共分离到5种不同类型的埃博拉病毒,分别是: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莱斯顿埃博拉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和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这些不同种类的埃博拉病毒在致死率上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最高,可达60%~90%,苏丹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为50%左右,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为25%左右,而莱斯顿埃博拉病毒只对猴子致病,人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因此,除了莱斯顿埃博拉病毒的其他4型埃博拉病毒都被列为生物安全第4级病毒,不过,以往的炭疽杆菌、H5N1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也只是第3级。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大约3~18天,最初的表现和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相似,主要表现为急起的发热、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咽喉疼痛。发病第2~3 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全身出现麻疹样皮疹;大约第4~5天进入疾病的极期,表现为持续高热、神志不清、意识混乱或嗜睡,同时有全身出血症状,如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疾病进展到病程第8~9天,病人常因出血、休克、肝肾功能衰竭、心脏衰竭或肺炎而死亡。病情较轻的患者大约在2周以后逐渐恢复,但大多数恢复者仍遗留关节痛、肌痛、化脓性腮腺炎、听力丧失、眼结膜炎、失明、睾丸炎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尽管我们发现埃博拉病毒已经有30多年了,但迄今为止,我们对这种致命性极强的病原体了解尚少。我们不能确定埃博拉病毒是怎样出现的,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为什么在1976年以后突然出现?我们不能确定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在每次人类暴发后,埃博拉病毒会隐藏在何处?尽管我们知道非灵长类动物也能感染埃博拉,但它们也是埃博拉病毒的受害者。也有研究证实,从蝙蝠身上分离到了埃博拉病毒,但并不能确定每次人类疫情的第一个感染者是从哪里感染的。对于这种致命的病毒感染,我们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没有预防感染的疫苗。这样一种神秘的埃博拉病毒30多年来已经在非洲许多国家导致了十几次疫情,导致了两千多人患病,60%以上的感染者死亡。
  本次“埃博拉”为何“极不寻常”?
  本次西非四国的埃博拉疫情与以往的疫情比较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疫情。
  二是以往的疫情局限于某一部落村庄,而今年的疫情呈现多国、多地点流行,而且已经传播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国的大城市和首都。
  三是今年的疫情极有可能走出非洲大陆,已经有其他国家的旅行者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两名美国感染者和一名西班牙感染者陆续回国,菲律宾也已经发现来自尼日利亚的疑似病例。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拉响了全球防控“埃博拉”的警报,宣布本次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暴发是“极不寻常的事件”,已经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状况。
  埃博拉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根据目前的调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通过与动物接触而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尿、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就有可能被埃博拉病毒感染,所以,照顾病人的亲属和医护人员,感染率是最高的。
  二是注射传播。1976年,当时的扎伊尔医院每天早晨只给门诊部发5个注射器,使用后只是经过简单冲洗就给下一个患者使用。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期间,249例患者中,有80多人是因在医院使用了未经消毒的注射器而被感染。
  三是性接触传播。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精液中可以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有报道称,即使一些患者恢复,在恢复后2~3个月的精液中仍检测到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流行中,一例患者的多名性伙伴被感染。
  1989年,美国从菲律宾购进的一批猴子因感染埃博拉病毒陆续死亡。当时的研究人员观察到,埃博拉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导致猴子感染。但是,到目前为止,埃博拉病毒在人间的传播尚无直接经呼吸道传播的证据。正如美国为埃博拉病毒命名的医生卡尔所说:“假如埃博拉病毒像流感病毒一样能轻易地通过空气传播,这个世界如今则是另一副光景了——我们人类的数量将会少很多。”
  埃博拉病毒会引起全球暴发流行吗?
  最近,我国的一些媒体称“埃博拉病毒是迄今为止传染性最高、致命性最强的病毒之一”。许多民众担心,埃博拉病毒会不会像2009年H1N1甲型流感那样引起全球暴发流行呢?
  埃博拉出血热的致命性确实是最强的,但是,它的传染性并没有那么可怕。
  描述一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常常用“基本传染数”(或称基本再生数),表示在疾病发病初期,在完全易感人群中一个典型感染病例平均将疾病传播给了几位其他人。2003年SARS的基本传染数大约为2~4,麻疹为15~20,天花为3~5,埃博拉出血热为1.3~2.7。
  还有人用家庭中接触者感染的风险来描述传染病的传染性。2009年H1N1甲型流感流行时,美国家庭内继发病例的风险为27.3%;而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期间,直接接触患者(尤其是疾病晚期患者)的体液和身体感染的风险最大,大约为3.6%~4.61%,其他性质的接触,甚至共同用餐或一起居住等被传染的风险都很小,说明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性在传染病中并非最强。
  埃博拉疫情在非洲屡次暴发有其特殊原因。一是当地民众与野生动物接触频繁,有捕杀猴子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习俗,容易被动物体内的病毒感染。二是当地卫生条件较差,医院消毒隔离设施落后。三是一些民众听信谣言,生病后不到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四是按照当地的葬礼习俗,亲属要直接接触死者的尸体,亲吻死者。而埃博拉病毒在死亡病人的尸体里仍可以存活数日,接触死亡病人的尸体和血液也可以被感染。
  因此,尽管埃博拉病毒有走出非洲大陆的可能,但只要及时发现病人,不直接接触病人及其体液,对病人实施严格的隔离治疗,则不会像2009年H1N1甲型流感那样引起全球暴发流行。美国和西班牙的感染者回国,也不会引起国内的埃博拉疫情暴发,所以,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对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发出警报,但没有全面禁止国际旅行或贸易。
  我国的预防措施也是一样的,主要是加强边境检疫和防止出国旅游者被感染。对来自非洲疫区的旅行者加强排查,发现可疑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去非洲疫区旅行者应了解当地疫情和有关预防方法,增强防病意识。
  蔡晧东,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在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安全性方面有诸多建树。近十年来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在全国许多报纸发表,编写了多部科普图书,是社会公认的科普专家,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
其他文献
当一根琴弦绷得过紧,只需要轻轻一碰,便可以立即断掉。我们要学会接纳所有的未知。只有打开未知我们才能知道,里面装的是哪种口味的巧克力。  小鱼:  你好。无论我做什么什么事情,都提前事先安排的完善,让事情都尽量我安排的去做,但是这样我有时很累。比如出去玩,我都会提前参阅所有的资料,从中选出最适合的酒店以及路线,这样所有都在我的安排下进行,但是往往不是旅游把我累了,反而提前安排把我给累了。如果我努力一
近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帖子——“外向孤独症八大症状,你中枪了吗?”这个帖子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网友跟帖,慨叹“躺着也中枪”。  小雯在公司请了假,据可靠消息八卦,她是心理出了问题,孤独症,需要接受心理医生的专业辅导和治疗。此消息一出,众人皆惊:怎么会呀,就那个整天笑嘻嘻的小丫头,会得孤独症?打死也不信呀。  无怪乎大家不信,小雯给大家的印象可是“外向型”的。虽然公司里工作压力挺大的,但小姑娘从不叫
给水果打蜡是国际上允许的保鲜方法。严格按照法规执行的保鲜方法是安全的。然而,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用工业蜡来为水果打蜡,这是不允许的。  不知道从哪个年头开始,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非常丰富的水果了,无论是反季节的瓜果梨桃,还是漂洋过海而来的各种各样从没见过的洋水果,现在都已经很常见了。这些水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有时候它们格外光鲜的外表下面,也会变得让人不熟悉,因为它们和我们平常吃到的应季有点儿
关于能否在9月1号前生出来之事,我跟老公的想法是:能早出来最好,不能提早出来也行,多出来的那一年我们带TA去旅行。一切宝宝说了算!  我的预产期是9月4号,刚好卡在9月1号这个点附近的话,将来孩子上学入托什么就挺尴尬的。因为平常月经周期很准,所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会提前,肯定能够赶在9月1号之前生。结果事实是,小云朵是9月10号出生的,比预产期整整延后六天。  38周起,我就正式进入待产状态了,天天
古人总是用渔人比喻教育工作者,也用“授之以渔”揭示传道授业的根本。我愿为水天一笠翁,正如我崇敬海上老人与命运抗衡的坚毅,有感于独钓江雪的超脱于世,喜爱渔舟唱晚于悠扬中的满载而归。我也喜欢像渔人那样不时地向前眺望,远方的苍穹与海面交融成一线,那是物质世界中绝不存在的幻像,而在他的眼中,却又如此的真实,胜过世间一切完美的结合。可有时候,我想回身转望,尤其是站在年末,往昔历历在目。  2011年教育的蓝
随着女儿的长大,我与她之间的意见开始有了分歧,每次都让我头疼不已。  那天,我正为了给她报兴趣班头疼时,朋友向我传授经验,她说她遇到这种情况,常给孩子出个“二选一”的选择题。朋友解释,这个二选一的选择题,一个选项是自己想让孩子做的事,另一个选项是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无法完成或是最讨厌的事情。孩子当然会选自己容易做的事或能接受的事,又因为是自己的选择的,会心甘情愿地去完成。  在学跳舞这件事上,我和女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上感”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占5岁以下小儿所有疾病的50%以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上感”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占5岁以下小儿所有疾病的50%以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部粘膜的急性炎症。  如果炎症在上呼吸道的某个局部范围表现明显,则可按该部位的炎症命名,如急性鼻炎、
脑细胞的联接方式非常重要,从中可以获得好多关于主人的有用信息。  人的智商与性格都是由大脑结构决定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年间科学家们主要关心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后来发现人的脑细胞数量是基本固定的,质量也不容易评估,从这方面入手很难做研究。相比之下,脑细胞之间的神经联接却是不断在变化的,而且很可能更重要。  这一点不难理解。两台不同的电脑,一台非常高档但没有联网,另一台价格低廉但却联了网,哪台更好用
市场上保健品种类繁多,有一大类都是号称含有某种特殊的蛋白质。有的名称上就有“蛋白”,例如胶原蛋白保健品。有的名称上没有“蛋白”,但实质上仍是号称有蛋白质在起保健作用。例如现在国内流行吃纳豆,据说是因为里面含有“神奇的纳豆激酶”,能分解血栓。酶就属于蛋白质。还有号称能抗氧化的SOD保健品,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简称,也是蛋白质。从台湾来的“植物酵素”保健品也很流行,酵素是台湾对酶的叫法,也是蛋白质
性生活看似简单,但方式或行为不当也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意外如果处理不好,不但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有的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性生活不仅充满着浪漫、深情、温柔等种种美好,还具有保持长寿、预防疾病、生活幸福的作用。但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波澜,性生活也是如此。有时偶尔方式或行为不当也会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意外如果处理不好,不但可能对身体健康健康造成损害,有的甚至还会危及生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