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头子保留住城市记忆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129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国康老先生因收藏了大量上海上世纪60年代的老报纸、老资料,在圈内很有名气。全中国的人,做研究的也好,业余爱好的也好,在找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找到他。而老人家也向来是来者不拒,耐心接待,甚至亲自帮忙复印邮寄。他在人民网开了一个博客,叫“陈老头子”,专门展示自己看图说报的文章,被评为“2007年度十大魅力男博”。博客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头我收藏了一点点历史的尾巴,与友共享。”有一群老饕每天光顾,时不时还会催催稿。陈老头子说,不是自己速度慢,而是一翻开老报纸,时代风云变幻近在眼前,心里就难过。
  陈老头子收藏的报纸、资料、传单共1373种,2653份/册,除了退休之后花钱购得的一些填补收藏缺档的报纸之外,其他全部都是40年前亲手收集的。
  早年因为住房太小,这些“破纸头”常成夫妻争吵的导火索,于是就时常挑选一些自认为“好”的报纸,包扎好后存放在过道堆放杂物的隔板上,余下的部分准备以后有空再整理。哪料未来的及整理的那部分报纸、传单不知何时都被妻子大扫除后卖到了废品收购站。因为自己记性不好,挑选出来存放好了的那些报纸,一直老老实实地呆在原来的地方,这一呆就是30多年。
  陈老头子说还好自己记性不好,若偶尔拿出翻阅整理,照妻子对废品的“敏感”和对回收站的“情结”,必定又被送去“换钱”不可。
  直到退休之后,闲来无事,才想起珍藏的老报纸,找出翻阅,就像老友重逢,激动不已。
  至于早年被妻子不小心当废品卖掉的那一批,当时不觉得可惜,现在可真的是心疼了。
  1966年他很另类
  陈老头子讲到自己的集报经历,说这全都得仰赖七个巧合,若“七巧”缺一巧,宝贝疙瘩就统统成纸浆了。上面讲的记性不好也是“七巧”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家住南京路,这是一巧,南京路,上海的中心地带。以陈老头子的居处为中心,100米为半径,这个圈子内有上海“四大公司”,几十家有名气的商店,近十家剧场电影院。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这商业中心变成了各种活动的中心,于是这里就成了陈老头子收集传单、报纸的风水宝地。只要从浙江路转到南京路,再转到西藏路回家,约莫500米的距离总是收获颇丰。
  另外一巧是,在那暴风骤雨的年代,陈老头子却绝大部分时间正好养病在家,按他老人家自己的话来讲:这种人当时称之为“社会青年”,类似现在的“待业青年”。没工作,没收入,没有任何文化消费,除了看报纸。
  在那传单满天飞的年代里,有好一段时间,各种传单报纸是散发或张贴,不卖钱,这正合了他的“胃口”。于是,“空中抓、地上捡、开口讨、求人换”,收获可观。
  记得1966年,看见人家张贴一张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报纸,于是去讨一张,人家不肯给。发现贴一张报纸要正反两面,费时又费力,于是乎主动帮忙拎浆糊桶,刷浆糊,大冷天,头冒汗,陈老头子负责刷浆糊,贴报纸的人就只顾往墙上贴,合作默契,就这样建立起了“感情”,最后他们把最后一张报纸送给了陈老头子,那张创刊号一直保存到现在。
  从重庆寻回复旦历史
  时隔40年,陈老头子每每翻阅这些因为种种机缘被幸运保存下来的宝贝,都感慨万千。回头看历史,其中不少资料无论是做文史研究还是收藏,都是珍品。
  老人家退休后,多了时间,于是加紧了对所存报纸的整理,精心的分类、编目、摘内容提要,逐张拍照,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为了保存好报纸,陈老头子还设计定做了一种特殊的塑料报夹,逐张收藏,使报纸能够全张平铺保存,查阅方便。渐渐的,在收藏界名气大了,也就有了文章开头所讲的,全国的人,搞研究的、业余爱好的,找到陈老头子借资料。
  老人家的宝贝如今都是只进不出的了,每天在网络上转转,四处寻觅寻觅是种娱乐,经常能够碰到人家不识货只有自己识货的宝贝,很低的价格便能收进口袋。
  几年前,在网络上得知重庆有人收藏了完整一套那个时代的报纸资料,于是马上打电话给对方看看能不能买回来,一开始对方只肯用收藏品交换不肯出售,几次电话沟通对方终于松口,最后被陈老头子购得。东西到手翻开一看,果真就是那些东西,上面还盖了当时的图章呢。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金大陆教授2006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复旦的“文革”资料哪里去了?》,陈老头子看到这篇文章后,与金教授一拍即合,当年复旦的这些资料由于种种因素散失掉了。如今,陈老头子从重庆找了回来。
  2005年9月,陈老头子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的“精品报展”,有报友讲,这么早就有收藏那个年代报纸的意识,绝对“超前”。现在这个主题的报纸已成集报界的热门啦。整理报纸这活,早几年,没精力;晚几年,没能力。正巧趁在这“二力”之间做好了,陈老头子说。
  老人家最近在忙着把自己的这些宝贝捐赠出来,好让更多的人看到,供大家研究使用。给宝贝找个新家,也费了番力气,老人家得亲自看看环境,空间够不够,如何保存,别人想来看看这些资料,方不方便……各个细节考虑周全,最后,这些宝贝的新家终于被定在了复旦大学历史系。
  陈老头子是那段特殊岁月的见证人,同时也为这个城市保存了下了一段宝贵的历史记忆。
其他文献
国学大师章太炎是鲁迅先生的老师,其学问博大精深,对文字、音韵、训诂、经学、诸子、史学、哲学、佛学等均有很深的造诣。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竟然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  国学大师章太炎  原来,章太炎出身于世医之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吾家三世皆知医”。他的祖父章鉴,“少习举业,以妻病误于医,遍购古今医学书,研究三十年。”他的父亲章濬也是“生平长于医,为
期刊
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立体化,但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也不是胡说,名著的改编是有一个底线的,主要情节和这些角色的人物基本性格不能变。我参加的央视版《西游记》也有改编,唐僧师徒路经女儿国,女儿国国王爱上了唐僧,亲临禅房深表爱慕之心,唐僧一看愣了神:啊,太美了!随后他额头上直冒冷汗,但马上眼睛一闭,“阿弥陀佛”,理智战胜了情感。这些小说里没有的情节就叫改编,但是我们有一个原则:忠于原著,
期刊
我的父亲80岁时离开了我们,如今已经30周年了。  祖辈家里很穷,父亲给别人家打短工(过去称吃劳金),父亲三十多岁才和母亲结婚。我出生之后日本已占领东北,生产生活越来越难。父亲常年劳作,各种农活样样精通。除了农活外还经常进深山采药,挖黄芪,这可是个苦差事,山上蚊虫很多,什么“小咬”、“蚂蝗”“草爬子”到处都是,稍不注意能钻进肉里,落下满身疤痕。冬天是农闲时间,出去拉脚挣脚钱;或上山砍柴,晨三时左右
期刊
北京西北部宽广、宁静的航天城,十几座建筑中间穿插着数条平直的道路,大面积的草地、树木和花园铺陈开来,低头可见游鱼在小河里嬉戏,喜鹊在草地上觅食,举目则天空廖廓,远山在望。  平时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这里,往来于航天员公寓、训练中心和办公大楼之间,这三座建筑彼此相隔数百米。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航天公寓是两层红色别墅式建筑,在航天城里是最神秘幽静的所在,而新的训练中心和办公楼刚落成不久,灰白色的纪念
期刊
我从小就没有进过学堂,何来写就文章?  要说我的“文章”,那都挂在衣柜里,琳琅满目。  我们老俩口暂时和儿孙们拜拜,在一起清闲舒适地生活,那种日子有节奏而无波澜。我们不需要“打发”日子,因为我们俩各有各的喜好。老公在家务劳动之余,热衷于写文章、上网、拍照,装饰着他的博客。他老是说时间不是富足而是“贫困”,你看你看,不是把曾经迷恋过的“书法”都“疏远”到一边去了?我也要做家务,我还喜欢和姐妹朋友们说
期刊
1966年8月3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握着陈毅的手说:“陈老总,我保你。”陈毅坦荡地说:“不用主席保,我能过关,我是共产党员,我靠我的工作,能取得群众的信任。”  在上海市长任上,除了在经济上与陈云配合着打赢“银元之战”和“棉纱之战”,陈毅更被后人所怀念的,是他对上海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的尊重。陈毅说:“上海的文艺界千富万富,最珍贵的财富还是人才。”那时候上海有很多电影公司、书店、文艺演出团体、报
期刊
心顺  人活着就是图个心顺,心气顺了,心火息了,心态平了,心情好了,天地也就变得开阔了,生活也就变得美好了,人也就变得幸福了。但人有七情六欲,事分五花八门,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想求得心顺并非一件易事。人的心灵世界同外部的客观世界是密切相连的,其间也有阴晴不定,也常刮风下雨,也会波澜起伏,外部世界是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去理顺的,怎样理顺?古有修身养性之道。今有娱人悦情之法。须知修内即是修外,娱人既是娱
期刊
赵光义继位不久,一天他微服出访,到了市场上。一个乞丐因为乞讨不到东西,急了,就满脸无赖相地靠在一家店铺的门口大骂起来,惹得人们驻足观看,影响了店家做生意。店老板也不敢得罪这个恶丐,就赔着笑脸劝他走。恶丐不理,照样大骂。  就在纠缠不休的时候,忽然从人群里冲出一人,不由分说,一刀结果了恶丐,然后撒腿跑了。因为走得慌忙,杀人刀都没顾得取回。光天化日下杀人,这可不是小事情。  第二天,赵光义严令开封府限
期刊
长征结束后,我调任红一军团文化娱乐科长时,发现凡是长征过来的宣传队员,每人都有一身新衣服。现在说起来,一身衣服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要知道,在长征中的艰苦岁月里,想得到一件衣服可是很不容易的。  宣传队副队长李兆炳一直在军团宣传部工作,我们又是老相识,我就问他:“宣传队员的待遇还不低嘛。  李兆炳神秘地笑了笑:“怎么样?感到奇怪吗?告诉你吧,这是首长对我们的特别爱护。言语间表现出一种自豪感。  
期刊
这听起来太像一个传奇:在人迹罕至、不通车的深山中,藏着一批雍容华贵的紫檀家具。发现这批紫檀的,是江苏一级作家陈咏华。憨厚的为人、儒雅的派头、富有亲和力的娓娓叙说以及30多年在古玩上的研究浸淫,都使这数十件落户南京真品堂的紫檀显得不容置疑。  那么,陈咏华是怎么知道这批紫檀的呢?他说,一开始是在一个藏友家看到一对椅子,隔着几米远就感到是好东西,从纹路、色泽上都可以看出是紫檀而不是普通的红木。立即下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