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3301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比较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其中行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30例,行开腹修补术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胃泌素、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项目。结果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胃泌素分泌水平、肛门排气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胃穿孔开腹修补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穿孔开腹修补术相比,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更有助于患者胃肠动力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 胃穿孔;腹腔镜术;开腹修补术;胃肠动力
  当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开腹修补术是较为常用的方式。然而,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应用中的逐渐增多,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中的使用也开始渐渐增多。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开腹手术。本次研究选择了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治疗方式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胃泌素、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项目上的差异,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其中行开腹胃穿孔修补术30例,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30例;两组患者术前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均于住院前四周内未正规使用康消化性溃疡药物,在院期间亦未使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书中均使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开腹修补组切口位于上腹正中,长度10-15cm,手术时间63.5±15.2min,腹腔镜修补组平均手术时间74.6±20.4min。
  1.2 研究方法
  1.2.1 肠鸣音恢复时间 术后,每隔6h听诊患者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1次,每次听诊1min,若两个区听诊发现有每分钟3次及3次以上的肠鸣音,则为肠鸣音恢复,并记录最早恢复时间。
  1.2.2 血清胃泌素测定 于术后1、24、48、72h抽取2ml静脉血,于4℃,3500r/min 进行离心15min,取血清并放置于-18℃环境中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所提供)。
  1.2.3 肛门排气时间 叮嘱患者记住最早肛门排气时间并记录。
  1.2.4 平均住院时间 为术后第一d至出院日期,取算术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件比较以t检验,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穿孔腹腔镜修补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胃泌素分泌水平、肛门排气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胃穿孔开腹修补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常见的上消化道溃疡并发症,约占溃疡病例的10%-15%左右。急性穿孔需尽快治疗,若拖延24h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则会极大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也会延长。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选择合适的套管针与现象,大多数穿孔的修补将变得更加简单。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法相比,腹腔镜手术探查范围更广,手术视野也更加清晰,不容易误诊和漏诊,对腹腔内其它脏器的干扰也较小,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患者恢复时间短,发生感染和裂开的几率也大大降低,住院时间也更短,是前景广阔的胃溃疡穿孔治疗方式。
  在本次研究中,腹腔镜修补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胃泌素分泌水平、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修补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也短于开腹修补组。其机制可能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手术应急反应较强烈,刺激儿茶酚胺的分泌而导致肠胃动力降低,而腹腔镜手术创伤小,能有效避免应激反应;其次,胃肠道对牵拉十分敏感,过度的牵拉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开腹手术为了获得清洗的手术视野,常会对胃肠造成直接激惹,造成胃肠动力降低;最后,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术后恢复快,进食时间早,食物能刺激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综上所述,与胃穿孔开腹修补术相比,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更有助于患者胃肠动力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治国.腹腔镜在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02):159-160.
  [2] 黄习忠,邓宏达,邓生智.腹腔镜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0(10):1202-1203.
  [3] 张琳,王小勇,赖健新,陈锭光,游海萍,詹尚欣.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6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0(19):3012-3013.
  [4] 缪金透,刘璐庆,刘俊,王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01):77-78.
  [5] 姜涛,马本明,田德利,闫进贵,董兴舜.腹腔镜下修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56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02):158-159.
  [6] 文心,姬永忠,赵宪龙,牟啸东,滕爱军.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2例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06):454-455.
  [7] 吴志明,娄建平,孟兴成,代明盛,沈华强,包百根.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01):12-13.
  [8] Jrg Kninger,Peter Bttinger,Jens Redecke,Michael Butters.Laparoscopic repair of 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 by running suture[J].2009(01):11-1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近年来应用单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5例,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 35例均手术成功,伤口均I期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4d出院,无出现并发症。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新方法,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20-01  患者,女,55岁,农民,大阴唇多发性褐色丘疹伴痒半年余.组织病理显示:表皮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和角化,颗粒层内有大的圆形空泡细胞,部分血管周围见少量淋巴组织及嗜中性白细胞浸润。醋酸白试验阴性。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常见的寻常疣好发于手、足及足缘等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22-01  马尾神经转移瘤临床少见,典型病例临床报道极少,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终末期并发马尾神经多发转移的病例报告如下,并对马尾神经转移瘤的临床特点、转移机理及治疗作一综述。  患者王xx,男性,37岁,2011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咳嗽,咳痰带血,活动后气促,时伴右胸痛,无发热,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