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薯病毒病调查及病原血清学鉴定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j7724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病毒病是危害我省甘薯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对采自成都平原以及绵阳、南充等四川重要甘薯产地的301份具有一定症状的甘薯新鲜叶片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共发生包括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G病毒(SPVG)、甘薯退绿病毒(SPCFV)等至少4种甘薯病毒,分析得出,不同甘薯品种与地区之间的病毒种类及感染程度差异明显。
其他文献
于2008年7—8月对四川甘洛马鞍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合2006—2008年该保护区的兽类监测资料,共调查到兽类55种,隶属6目43科.其中东洋界种类44种,古北界种类6种,广
为改善高校寝室空气质量,以四川某一高校学生寝室为监测和实验平台,按不同朝向随机抽取30间寝室进行室内PM2.5浓度监测。结果显示:97.7%的学生寝室空气质量未达标,利用逐步多
玉米(Zea mays L.)矮花叶病在国内外广泛发生,且在玉米生产中造成了重大损失.通过RT—PCR法从具有典型的玉米矮花叶病症状的玉米叶片中克隆了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测序和
介绍了近年来RAPD,AFLP,PCR-SSCP和微卫星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生物型鉴别、天敌识别及利用以及亲缘关系的鉴定、亲系识别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