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由写作是针对目前占主流的应试作文而言的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学生在自由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又会引发我们对作文教学方式包括应试作文教学的反思,这些思考对于我们理清作文教学的繁琐头绪和复杂关系,更加有效地实施作文教学,达成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作文;自由作文;教学方式;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37-01
一、作文的自由与限制
自由与限制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作文同样如此,即便是自由作文也是有限制的。只要是一篇好作文,在选材、表达、立意等方面都有基本的要求,自由作文只是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自主性,但仍然暗含了相当的限制,因为好作文毕竟有其基本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题目作文也有自由,只不过是限制下的自由,只要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一切都是自由的。
自由作文不等于处处自由,题目作文也不等于处处不自由,二者各有特点,我们要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把握好自己。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正视自由作文中潜在的写作要求,开发题目作文写作中自由的元素。
二、作文教学的自由与限制
新课改不仅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所以应该鼓励教师自由和民主地实施教学。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法,以获得作文教学的最佳效果。现在各种新的写作教学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比如情境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等。尽管作文教学有它自由的一面,但更有它受限制的一面,因为学生在学校要学习如何表达,使他们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这除了需要接受教师的引导还包括教师有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这对自由就构成一种限制。在作文教学上较早做出系统研究的梁启超先生就曾经在《作文教学法》一书中说:“文章做得好不好,是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出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
要获得自由必先有过不自由的经历,这种不自由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规范,教师在这当中要教给学生写作的规范,作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写作规范的过程。教师既要努力改善学生写作心理,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又要致力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实指导,不能给他们太多的自由。作文的本原是自由地表达心声,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也是训练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的过程就是教师逐渐淡出的过程。
三、自由作文与应试作文的关系
自由作文与应试作文构成了高中生全部的写作活动,二者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价值,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绝对地肯定谁或否定谁。自由作文符合写作规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更受学生欢迎;应试作文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操作性较强,是考试作文的必然形式。自由作文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应试作文是为了检测作文水平,平时的自由作文不能用应试作文的要求指导学生,应试作文也不可能像平时的自由作文一样随便写一篇文章。教师既不要盲目地否定应试作文教学,也不要一味地拔高自由写作教学,应该让二者相辅相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自由作文与应试作文虽然有区别但也有内在联系。新的教育理念和考试理念不仅让自由作文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且让应试作文也逐渐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点。应试作文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写作的技巧,令自由作文有更好的表达,高中生能自由地写出一篇作文来和他以前所接受的应试作文教育是分不开的;自由作文的训练又有助于应试作文的发挥,学生自由作文中的种种可喜现象经过不断积累必然有助于应试作文的写作,学生的自由作文写好了,应试作文也能逐渐写好,因为其中的写作道理是相同的。二者并不是水火不容或背道而驰。
但在自由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仍有需要注意的问题。自由写作教学只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不能放手不管,无所作为,放羊式的教学是不会有实际的效果的,自由写作还是要加强指导,不能忽略技能培养,前面所述学生自由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正需要教师做相应的指导,否则问题永远是问题。自由写作也不能太自由了,更不能走向极端,如果做无视考试蔑视考试的真心英雄,学生的确是享受了“自由”,却终会因脱离实际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衡量学生写作水平的毕竟还是应试作文,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其实是为了让他们不自由地写作。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到自由写作与应试作文最佳的结合点。比如可以让应试作文的命题具有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提供一个局部的自由;让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唤起学生内在写作的需要,使“要他写”和“他要写”尽可能统一。不管自由作文还是应试作文,都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对作文的热情,不仅不自由的作文写不出来,自由的作文也是写不好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去思考、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唤醒学生自主作文的意识。
自由写作教学是针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应试作文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它是对应试作文教学弊端的否定,体现了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符合新课程改革尊重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如集体辅导与个人差异的矛盾、自由写作教学目标的确立等,这都有待进一步地实践和探索。
总之,自由写作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写作没有自由,肯定解决不了问题;作文教学不可能彻底自由,但我们又必须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这就是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周旋,是作文教学寻求突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中作文;自由作文;教学方式;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37-01
一、作文的自由与限制
自由与限制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作文同样如此,即便是自由作文也是有限制的。只要是一篇好作文,在选材、表达、立意等方面都有基本的要求,自由作文只是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自主性,但仍然暗含了相当的限制,因为好作文毕竟有其基本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题目作文也有自由,只不过是限制下的自由,只要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一切都是自由的。
自由作文不等于处处自由,题目作文也不等于处处不自由,二者各有特点,我们要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把握好自己。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正视自由作文中潜在的写作要求,开发题目作文写作中自由的元素。
二、作文教学的自由与限制
新课改不仅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所以应该鼓励教师自由和民主地实施教学。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法,以获得作文教学的最佳效果。现在各种新的写作教学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比如情境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等。尽管作文教学有它自由的一面,但更有它受限制的一面,因为学生在学校要学习如何表达,使他们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这除了需要接受教师的引导还包括教师有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这对自由就构成一种限制。在作文教学上较早做出系统研究的梁启超先生就曾经在《作文教学法》一书中说:“文章做得好不好,是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出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
要获得自由必先有过不自由的经历,这种不自由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规范,教师在这当中要教给学生写作的规范,作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写作规范的过程。教师既要努力改善学生写作心理,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又要致力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实指导,不能给他们太多的自由。作文的本原是自由地表达心声,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也是训练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的过程就是教师逐渐淡出的过程。
三、自由作文与应试作文的关系
自由作文与应试作文构成了高中生全部的写作活动,二者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价值,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绝对地肯定谁或否定谁。自由作文符合写作规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更受学生欢迎;应试作文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操作性较强,是考试作文的必然形式。自由作文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应试作文是为了检测作文水平,平时的自由作文不能用应试作文的要求指导学生,应试作文也不可能像平时的自由作文一样随便写一篇文章。教师既不要盲目地否定应试作文教学,也不要一味地拔高自由写作教学,应该让二者相辅相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自由作文与应试作文虽然有区别但也有内在联系。新的教育理念和考试理念不仅让自由作文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且让应试作文也逐渐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点。应试作文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写作的技巧,令自由作文有更好的表达,高中生能自由地写出一篇作文来和他以前所接受的应试作文教育是分不开的;自由作文的训练又有助于应试作文的发挥,学生自由作文中的种种可喜现象经过不断积累必然有助于应试作文的写作,学生的自由作文写好了,应试作文也能逐渐写好,因为其中的写作道理是相同的。二者并不是水火不容或背道而驰。
但在自由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仍有需要注意的问题。自由写作教学只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不能放手不管,无所作为,放羊式的教学是不会有实际的效果的,自由写作还是要加强指导,不能忽略技能培养,前面所述学生自由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正需要教师做相应的指导,否则问题永远是问题。自由写作也不能太自由了,更不能走向极端,如果做无视考试蔑视考试的真心英雄,学生的确是享受了“自由”,却终会因脱离实际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衡量学生写作水平的毕竟还是应试作文,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其实是为了让他们不自由地写作。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到自由写作与应试作文最佳的结合点。比如可以让应试作文的命题具有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提供一个局部的自由;让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唤起学生内在写作的需要,使“要他写”和“他要写”尽可能统一。不管自由作文还是应试作文,都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对作文的热情,不仅不自由的作文写不出来,自由的作文也是写不好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去思考、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唤醒学生自主作文的意识。
自由写作教学是针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应试作文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它是对应试作文教学弊端的否定,体现了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符合新课程改革尊重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如集体辅导与个人差异的矛盾、自由写作教学目标的确立等,这都有待进一步地实践和探索。
总之,自由写作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写作没有自由,肯定解决不了问题;作文教学不可能彻底自由,但我们又必须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这就是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周旋,是作文教学寻求突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