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文与生活 凸显理性与思辨

来源 :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lyzha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作文的命题历来都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特别能引起高考备考者的分析、思考和感悟。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模式和价值取向较往年均有所变化,命题方式已向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转移,思想内容更加关注人文生活,更能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从2008年高考作文的分析研究入手去备战2009年的作文,笔者认为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高考作文 生活 理性 考点分析
  
  2008年高考已尘埃落定,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的思考与体会。作为2009年高考作文备考者,我们不能不从2008年作文的分析和研究人手,去寻找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蛛丝马迹。
  
  一、2008年高考作文的分析与思考
  
  1 分析全国各地作文命题方式,洞悉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势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今年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使用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上海以“他们”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由此可以看出,命题的格局发生了变化:话题作文开始淡出舞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中分天下。2009年必将保持此格局或略有变化。
  
  2 分析作文命题的思想内容,管窥命题决策者的基本思路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2009年高考作文将聚焦现实生活、关注重大时事也不无道理。
  
  二、2009年作文走势预测与备考对策
  
  为了保持高考作文的选拔性,纠正盲目猜题的不良风气,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稳”是前提,“变”是趋势。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三大新趋势并做相应准备:
  
  1 题型可能稳中求变,有必要强化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
  从2008年高考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将会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相对稳定。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是今后的命题趋势,如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应该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长期以命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而连续几年都用材料作文进行考查的省市,则多关注命题作文。因此,教师要掌握本地区作文题型的变化规律,在平常练笔中要有针对性进行文体和题型强化训练。
  
  2 内容将更关注人文生活,引导学生明确做人就是作文
  分析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这些角度,常考常新,2009年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因而在备考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并对以下内容有正确认识:爱国、理想、奉献,自信、进取、乐观,宽容、团结、友谊,改革、创新、磨难。还要关注最新时事,如北京奥运、“神七”等。坚持做人与作文紧密结合:既要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断积累、深化生活体验和感悟,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化,并以这种体验和感悟为凭借,去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各种矛盾,使自己的文章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充满个性,使作文与做人同步发展。
  
  3 要求的限制必将增加,让“生命写作”与“生存写作”衔接
  我们常将平常练笔称作“为生命而写作”,这种作文就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信马由缰,可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学生往往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同时。我们将考试作文称作“为生存而写作”,这种作文有许多限制条件。学生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学生容易受作文要求的限制而影响正常发挥。
  针对近年来高考“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系列问题的出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增加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整治文体不明的现象,大多省市都由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体裁不限”改为“文体自选”,这个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而湖南卷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在文体上要求特别严格,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更应该注重议论文的训练与写作。所以,教师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既要导之以方法。又要授之以规矩,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悟其巧;既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真理、思考人生,又要在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融、理与理的辩证中,让学生懂得爱心与责任,学会感恩和付出。让学生在“为生命而歌”中实现与“为生存而歌”的巧妙衔接。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用兵作战的这旬名言,对于我们高考作文也非常贴切。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我们只要抓住了规律,掌握了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备考就会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摘要】从文学的角度看,乾卦与坤卦的歌谣是非常优秀的诗词作品,它不仅从哲学上,也从文学的意韵上奠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精神的基础,融进了华夏民族的文化里。  【关键词】龙;宏大气象;敦厚平和    《乾》与《坤》是《周易》为首的两卦,《周易·系辞传》中说:“子曰:‘其之门邪。’”可见其重要地位。而乾卦、坤卦象辞中阐发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之中
【摘要】笔者对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及陕西卷作文试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归纳,从中寻找到其命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以期对09年高考作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考语文 命题特点 语文教学 复习备考    一、今年高考全国卷(1)及陕西卷的作文试题有以下特点    1.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新  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以很好地概括今年的全国卷(1)和陕西卷作文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因为这两份作
摘 要:土耳其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支点国家,是与中国进行人文交流发展的重要伙伴。从中土双边关系来看,加强两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双方更好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土耳其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总结中土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经验,探索中土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契合点。文章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十九部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土耳
[摘要]随笔是指学生把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的一种练笔方式,对于这类写作,教师必须采用比较灵活的批改方法,以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写作训练 作文批改 提高能力    随笔是高中生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生活的体验、心灵的追问诉诸笔端的一种写作方式,它因“随”而流光溢彩。不同于作文训练,随笔粉碎了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人为的条条框框,让写作主体乐于为青春呐喊、替个性喝彩、因
【摘要】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触龙劝谏的成功就在于时、人、事、谋的“非常态”,其中非常之谋的成功,巧在攻心。教学中应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引导学生做细致入微的体察,并调动其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对话交流。  【关键词】非常态;情感体验;对话交流;课文赏析    谋臣策士的言辞是《战国策》中颇具艺术魅力的部分,而《触龙说赵太后》则是记录谋臣成功巧谏的上佳篇章之一。成就此文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其人其事的
德国北威州中小学教师的短缺问题严重,且由来已久。2018年,该州共有9623个教师职位,但在2018年8月新学期开始时,尚有3694个职位待补充。同年9月,州基础教育部长格鲍尔提出了第二套改善教师供应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加强中学高年级的师资力量建设。此前,北威州有多种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及相应的考试,取得中学高年级(Sek II,10~13年級)任教资格的教师很有可能并不
【摘 要】《观沧海》和《沁园春·雪》都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二者虽写作于不同的时代,却有相似的创作背景;二者虽抒发相同的万丈豪情,却用了不同的表現手法。  【关键词】《观沧海》 《沁园春·雪》 比较阅读    《观沧海》和《沁园春·雪》分别被收入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和九年级(下)。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虽然相距一千多年,但都具有豪放风格,都是通过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描写,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评估国家教育体系的运行状况,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性的教育评估项目中。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根据这些国际项目提供的最新信息,制定了2015年度国际教育绩效指标报告。分析发现,2015年度国际教育绩效指标报告的特点呈现出评价覆盖的全面性、报告的客观性、评价维度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评价标准注重普适性和针对性相结合、评价指标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
[摘要]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阶段,是一种跨越式的飞跃,在进入高中语文学习后,如何从更快、更高、更活、更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论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比较普遍的感觉是不太适应。因为从初中到高中,学习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跳跃。如何较好地实现中学两个阶段之间的平稳过渡,并在高中基础年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评改学生作文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一种以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作文评改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作文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学生成绩总分能否突破100分,关键看作文分数,因此,作文教学也就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