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姜堰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清明时节,泰州姜堰的溱潼会船节在溱湖如期开幕。数百船只、上万会船选手弄潮击浪,在千篙万桨中演绎壮观的民俗画卷。溱潼会船由南宋相沿至今已历经数百年,有“世界最大的水上庙会”之称。会船节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相传,名将岳飞曾率领岳家军与金军激战溱湖,当地百姓为祭奠阵亡将士,于清明时节撑船湖上以示悼念,久而久之,演变成今天的水乡民俗。如今,溱潼会船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4月8日,第十五届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暨2021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盛大开幕。數百条各式各样的船只和上万名会船选手飞篙走桨,弄潮击浪,演绎历久弥新的民俗画卷。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古老的姜堰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之间,它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名。近年来,姜堰“旅游兴区”发展战略释放出新的活力。
  “会水会船绘姜堰,养生养福漾溱湖”。在姜堰,十里溱湖湖幽水静、生态多样。在这里,人们可以春赏花海品花酿,夏享夜游尝八鲜,秋逛湿地剥螃蟹,冬泡温泉品汤包。这里樱花大道、千亩紫云英,让人尽享田间风光,远离城市喧嚣。还可以泛舟千垎周庄,听船娘悠扬清脆的摇橹小调;到湖南村,体验“钓野生鱼、采河中莲、品水八鲜”,在渔歌唱晚中寻觅世外桃源、梦里水乡。
俯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6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
溱湖上的摇橹船。人们乘着摇橹船,荡舟溱湖中,听一段水乡小调,感受溱湖静谧之美。
溱潼古镇万朵古山茶。栽植于宋代,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人工栽培山茶基径最大、树体最高、树龄最长的万朵古山茶,清明前后,花开万朵,香飘十里,被誉为“全球茶花王”。
一群麋鹿在溱湖湿地休憩、觅食。溱湖地区曾出土众多麋鹿化石,被考证确认为中国麋鹿的故乡。溱湖湿地保护区1996年引进4头麋鹿实行保护放养,使得这一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它的故乡重新繁衍生息,至今种群总量达到130多头。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中共泰州市姜堰区委宣传部提供)
其他文献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年来,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自我变革和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窗口,也为世界各国聆听中国声音、分享中国机遇提供了重要平台。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2021年4月2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年来,见证了中国、亚洲、世界走过的不平
期刊
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左)与年轻飞行员在中牟县农耕博物馆中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照片前。1951年,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为中国捐购1架米格-15战斗机,激励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奋勇作战。  这是一支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受到毛泽东主席称赞、在庆祝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中受到习近平主席检阅的部队;“歼-5大战F-86”空战中,我空军首次击伤携带“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的飞机,飞行员来自这里;在空军“金飞镖-20
期刊
岁末年初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这场疫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在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之时,彰显出强大的执行力与巨大的凝聚力。3月20日,在因“封城”关闭了58天的武汉汉口火车站,蓝天救援队队员在领队指挥下开展消杀工作。蓝天救援队队员全副武装,对候车大厅、站台地面,电梯
期刊
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  2020年11月30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北京、东京同时举行。  本届论坛主题为“疫情后的国际秩序与中日两国的作用”。百余位来自中日两国政界、经济界、企业界、学术界、传媒界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嘉宾,就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安全保障、
期刊
远眺西凉湖。赤壁最大湖泊西涼湖,是湖北省第5大湖泊。西凉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同时也是长江的蓄洪区。西凉湖中野生莲藕、芡实、蒿笋、菱角、莼菜及各种水草生长繁茂。还盛产多种淡水鱼类,同时也是野鸭、白鹭等水鸟的栖息地。  这个时节的赤壁满是绿色,浩渺的西凉湖、陆水湖,郁郁葱葱的蒲草呈现静谧。赤壁古称蒲圻(蒲草集市),而这个名字一用就是1700多年,1998年,蒲圻更名为赤壁。  沿着江岸前行,赤壁矶头临江
期刊
回望2020年初,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会以这种方式开启。阖家团圆之时、辞旧迎新之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民迎战、举国出征,布阵国家防线,筑起城乡屏障,捍卫家庭堡垒。在这全人类共同面临考验、非同寻常的一年里,有些面孔让人们记忆深刻。因为你们的守护,因为你们的坚定,给了我们信心与安全感,也让我们倍感温暖。  2020,感谢不平凡的守护者。钟南山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
期刊
我们,从未像2020年这样,被影响全人类的疾疫困住脚步;但也因此激发出巨大的勇气和热情,去接受和参与每一种变化。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个体,想必都会有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这里,让我们走近8位来自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人士。他们或是思考者,或是行动者,亦或是某一领域的引领者。通过与他们对话,回望过去一年我们走过的路,分析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克服疫情影响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曹立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
期刊
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实现业务总收入1430亿元,完成纳税147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1亿美元;吸引数百家企业落户和680多亿元投资,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1+1+1+N”特色产业体系。  作为江苏省委、省政府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自2006年开发建设以来,便肩负南北合作共建、探索“飞地经济”的使命。江苏宿迁
期刊
《黄河之水天上来》 摄影 宫蒲荣  我们经常讨论什么是美,美的本质不是一句好看就能说明问题,美学中有一种说法叫“接受主义”,针对一件艺术品的审美理念只能在欣赏者接受的过程中得到反应,实际上也是一种二度创作。  比如在视觉艺术范畴中的摄影与绘画,实质上都是在追求美,只是对美的解读属于不同的维度,但二者有一个共性,首要的核心是关注社会与生活的细微变化,体察人生并注入到人文環境的关系里。  宫蒲荣先生的
期刊
202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考察时,向游客挥手致意。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任务,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以超高频率开展13次地方考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勇拼搏,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摄影 谢环驰/新华社  2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