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对孩子的努力表示赞赏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6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多孩子跟我说:我们也想学好,也羡慕那些学习努力的同学,可就是没有人家那么强烈的学习动机。


  现在孩子普遍缺乏学习动机,总是不停地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呢?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学习动机比学习兴趣更重要。有了学习动机,没有兴趣的事也能坚持下来。
  并不是每位家长天生喜欢做饭,可是为了孩子的身体,每天早晨都得爬起来为孩子弄口吃的。很多事情不能因为不想做就不做。
  我们周围大多数人为了薪水而努力工作,我们知道努力工作会得到薪水,职位会得到提升,但长期这么想,我们会放弃努力,还会觉得人生虚无。非常遗憾,因为自身的原因,我还没有遇到一个不为报酬而工作的人,也许这样的人离我们太远,我不知道而已。但我能感受到这个社会肯定有比我们高尚的人存在,一定有为了某种理想而工作而生活的人。
  报酬在能够维护我们的基本尊严之后,我们有时会做一些没有报酬也做的事情,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会坚信没有白付出的劳动,即使是没有当场点现,也会隐约觉得将这些“付出”作为福报积存起来,将来会加倍奉还给我们。
  最好的工作当然是既有好的报酬,又有内在的成就感。这与学习一样,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成就感,快乐感,这种学习是最好的学习。
  打工妹在20岁时,月收入是5000元,而一个大学毕业生可能只有2000元,但有远见的家长不可能让孩子不上大学就去打工。
  但在某些地方的农村,就是这样。
  如果身边的孩子大学毕业工作之后,却仍然处在贫困之中,村里的懒人就要到处宣扬“读书无用”。殊不知, 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在月工资上比不过20多岁的打工妹,但再过20年就不一样了,再过30年更不一样了。
  当我们相信自己能更上一个台阶,而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伴随一生的学习能力,会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让人更加相信不断地学习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我们就有动力学习了——即使是我们不感兴趣的知识。
  也就是说,想让孩子有学习动机,必须有一套适合的信念作支撑。让孩子们相信学习意义重大,学习能力是贯穿一生的重要资源。
  以前考上大学就等于拥有了一个铁饭碗,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这动力是现在的孩子不能想象的。现在的孩子啥不缺,靠这个去激发学习动力已经没戏了。但这比相信“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有个好爸爸”学习动力强。
  大环境也变了。以前电业局税务局财务局等这样的好单位,虽然托关系也能进,但如果没有学习能力,就是安排一个好岗位,自卑感也会遍布全身。而且因为没有真正的实力,罩着你的人一旦“下去”,你也会被换掉的。
  这个社会不是所有人对努力都抱以赞赏的态度,有些人会给予讽刺挖苦,这些人里甚至还有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真的会那么坚定吗?因为努力要付出时间,我们会冒着得罪家人和朋友的危险。
  我一直和孩子们说,学习辛苦是一件好事,如果学习不辛苦的话,这个社会就不会给予平民百姓机会了,就是因为学习辛苦,别人不想做,我们才会有机会,因为别人做不到,而我们能够做到,才把机会给予我们。
  学习动力其实也需要适度的压力,适度的压力会促进学习,如果孩子明白不学习就会过得更痛苦,不努力就会有更悲惨的生活,他可能就要掂量掂量了。
其他文献
我儿子睿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特别爱读书,周末经常一个人坐在书房认真看书。凡到我家做客的亲友,看到这一幕无不羡慕。其实就在一年多以前,儿子因为酷爱玩网络游戏,还让我十分头疼。  骂、打、锁电脑,各种高压手段用了不少,但效果不佳,他对网络游戏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作业提前完成了,或者功课稍微好了一点,他就跟我们提要求,无一例外,他要求的奖励都是玩网络游戏。  网瘾是棵毒草。为了拔掉儿子心里这棵毒草,有段
一、案例背景  尝试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手段,学生只有经过不断地尝试,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长,并最终取得成功。但是,我在平常的观察中发现,现在很多学生都活在家长和教师们的手心里,很多学生想去尝试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却总是在家长和教师们一次次“爱护”下不得不放弃这样的想法。体育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科目,这样的“爱护”往往更引人注目,因为有些体育动作技能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常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