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现有的评标办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选择了四种适用于工程项目招标且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四种评标办法,即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排位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估法,针对其制定方式、适用情况、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同时从技术难度、项目估算金额的维度标明了四种评标办法的适用范围。以其能给工程项目招标工作人员编制评标办法提供一定依据,并促进新的评标办法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评估法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排位法 模糊评估法
随着招投标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工程项目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商已成趋势。招标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择最优的承包商,而在这一过程中评标办法的选取与制定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评标不仅是招标投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定标的基础,如何选择适合的评标办法,意义重大。目前各行业在应用和研究的评标办法很多,但适用于工程类项目且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评标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排位法、模糊评估法等。
1 综合评估法的介绍
综合评估法适用于大型的、有一定技术难度和特殊专业要求的工程项目,其评价指标无法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用打分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所以又称为综合打分法。
综合评估法最重要的评审内容包含技术和报价两部分。在制定评标办法过程中,首先要按对技术和报价的权重(分别为C1和C2)进行分配,若技术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较高,则技术权重应比报价权重高。据统计,技术权重:报价权重=1:1时,最终排名第一的单位同时是报价排名第一者的情况占80%以上。技术部分需再制定详细的评价因素,包含单位的业绩和信誉、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文档信息管理等,并将这些评标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 ci,每一评价因素按百分制计,得分为ti。报价部分也是按百分制计,通常采用最低报价、次低报价、平均报价、平均报价乘以系数等方式或这些方式组合来确定评标基准价,计算投标报价与评标基准价的偏离率,按偏离率的大小进行打分,得到报价得分P。综合得分将技术部分得分和报价得分按加权求和,即S=C■∑c■t■+C■P。得分越高评标结果越好,从而选出最优的承包商。
综合评分法的优势在于,对各项评审因素进行了量化打分,并综合评估了投标人的技术、报价等各项因素。但在实际操作中,商务与技术的权重比例分配以及技术方面各评标因素的权重比例分配的科学性难以衡定,专家的评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会出现差异较大甚至不一致的现象。
2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介绍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一般适用于小型的、具有通用技术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没有特殊要求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
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人,招标人需制定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报价调整方式。在评标过程中,评标专家首先按要求的标准判断投标单位在技术方面能否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投标单位中基于经济的原则选择经调整的最低价者中标。
采用这种评标办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且操作简单,节省评标时间,提高评标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要求和报价调整方式很难定义得非常明确和全面,专家的理解也因人而异,评标结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也容易被投标单位以低价中标,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各种纠纷。
以上两种方法是在评标中最常使用的,招标实施的20多年中评标办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其中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还有排位法、模糊综合评估法等。
3 排位法的介绍
排位法适用于技术难度不大的工程项目。
排位法也是一种综合评估法,采用的是S=PF的数学模型。评审分为两部分,投标报价和技术。投标报价即为P。技术方面需要制定具体的评审因素(其得分用t1、t2、t3…表示),并赋予相应的权重(用C1、C2、C3…表示),评标专家针对几项评审因素对所有单位进行排名。如所有评标专家对某家投标单位的排名分别分t■■、t■■、t■■…这项评审因素的得分应为t■=∑■■t■■n,依此类推。而F=1∑C■t■。投标单位的S值越小的,评标结果最好。
排位法的优势是操作简单,评标专家只需对投标文件的技术标进行排名,而无需详细打分,但这同时也存在评标结果会受评标专家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如出现两家单位报价差别不大,而技术方面也各有千秋时,这种评标办法会略显粗糙。
4 模糊綜合评估法的介绍
模糊综合评估法本质上是综合评估法的一种,但是采用了相互比较的方式来打分,适合技术复杂、难度较大,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如核电行业的核岛土建工程、核岛安装工程可尝试此方法。
在制定评标办法时,首先设置一级评价因素,主要包含技术和报价两部分,并设置权重(分别为C1和C2)。技术部分可下设二级评审因素,如单位的业绩和信誉、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文档信息管理等,同时设置权重ci。如有必要也可设置三级评审因素,计算方法相同(在此例中不再设置三级评审因素)。评审从二级评审因素开始,针对第一项评审因素,均以最符合招标文件的投标文件为基准,其得分为1,其他投标单位根据其与基准的偏离,得分ti为[0,1]。投标报价方面,以经调整的最低投标价为基准价,其得分为1,其他投标单位的得分P为基准价/其投标报价。投标单位的综合得分为S=C■×∑c■t■+C■×P,得分越高者评标结果越好。
模数综合评标法更符合评标专家打分的思路和习惯,能够更好地引导评标专家进行打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综合评估法存在的共性问题,即评审因素及权重分配设置的科学性。
在技术难度和项目估算金额两个维度上,以上四种评标办法适用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 结束语
在不断创新的评标办法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如性价比法、基于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的评标办法等。但是性价比法更适用于设备类招标项目,如将工程项目中技术的评审因素都换算成货币,不仅计算量大,且目前尚无科学的换算方法。而基于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的评标办法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应用中因计算复杂,且需借助专用的软件,其可操作性比较差。
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即使选择了较为合适的评标办法,也需要注重评标细则的制定,如评审因素的列举及各因素之间权重的设置,均需根据项目情况进行慎重考虑和选择,否则评标结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文健.关于对工程招标评标办法的浅谈[J].大众科技,2007,9(97):220-221.
[2]吴伟.用合理的评标办法引导有序竞争——对用评标办法遏制围标串标的思考[N].中国建设报,2010,5.
[3]王象进.浅谈评标办法的选取与制定[R].2010,6.
[4]高子正.主要评标办法的特点、要点和难点[J].中国招标,2010,6(25).
[5]一种新颖的评标办法——排位法[J].中国招标,2009,6(22).
[6]钱忠宝.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标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J].中国招标,2008,1(4).
[7]谢颖,黄文杰.基于模糊聚类和灰色关联度的项目管理评标方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7(10).
关键词:综合评估法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排位法 模糊评估法
随着招投标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工程项目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商已成趋势。招标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择最优的承包商,而在这一过程中评标办法的选取与制定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评标不仅是招标投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定标的基础,如何选择适合的评标办法,意义重大。目前各行业在应用和研究的评标办法很多,但适用于工程类项目且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评标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排位法、模糊评估法等。
1 综合评估法的介绍
综合评估法适用于大型的、有一定技术难度和特殊专业要求的工程项目,其评价指标无法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用打分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所以又称为综合打分法。
综合评估法最重要的评审内容包含技术和报价两部分。在制定评标办法过程中,首先要按对技术和报价的权重(分别为C1和C2)进行分配,若技术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较高,则技术权重应比报价权重高。据统计,技术权重:报价权重=1:1时,最终排名第一的单位同时是报价排名第一者的情况占80%以上。技术部分需再制定详细的评价因素,包含单位的业绩和信誉、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文档信息管理等,并将这些评标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 ci,每一评价因素按百分制计,得分为ti。报价部分也是按百分制计,通常采用最低报价、次低报价、平均报价、平均报价乘以系数等方式或这些方式组合来确定评标基准价,计算投标报价与评标基准价的偏离率,按偏离率的大小进行打分,得到报价得分P。综合得分将技术部分得分和报价得分按加权求和,即S=C■∑c■t■+C■P。得分越高评标结果越好,从而选出最优的承包商。
综合评分法的优势在于,对各项评审因素进行了量化打分,并综合评估了投标人的技术、报价等各项因素。但在实际操作中,商务与技术的权重比例分配以及技术方面各评标因素的权重比例分配的科学性难以衡定,专家的评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会出现差异较大甚至不一致的现象。
2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介绍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一般适用于小型的、具有通用技术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没有特殊要求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
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人,招标人需制定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报价调整方式。在评标过程中,评标专家首先按要求的标准判断投标单位在技术方面能否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投标单位中基于经济的原则选择经调整的最低价者中标。
采用这种评标办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且操作简单,节省评标时间,提高评标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要求和报价调整方式很难定义得非常明确和全面,专家的理解也因人而异,评标结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也容易被投标单位以低价中标,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各种纠纷。
以上两种方法是在评标中最常使用的,招标实施的20多年中评标办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其中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还有排位法、模糊综合评估法等。
3 排位法的介绍
排位法适用于技术难度不大的工程项目。
排位法也是一种综合评估法,采用的是S=PF的数学模型。评审分为两部分,投标报价和技术。投标报价即为P。技术方面需要制定具体的评审因素(其得分用t1、t2、t3…表示),并赋予相应的权重(用C1、C2、C3…表示),评标专家针对几项评审因素对所有单位进行排名。如所有评标专家对某家投标单位的排名分别分t■■、t■■、t■■…这项评审因素的得分应为t■=∑■■t■■n,依此类推。而F=1∑C■t■。投标单位的S值越小的,评标结果最好。
排位法的优势是操作简单,评标专家只需对投标文件的技术标进行排名,而无需详细打分,但这同时也存在评标结果会受评标专家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如出现两家单位报价差别不大,而技术方面也各有千秋时,这种评标办法会略显粗糙。
4 模糊綜合评估法的介绍
模糊综合评估法本质上是综合评估法的一种,但是采用了相互比较的方式来打分,适合技术复杂、难度较大,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如核电行业的核岛土建工程、核岛安装工程可尝试此方法。
在制定评标办法时,首先设置一级评价因素,主要包含技术和报价两部分,并设置权重(分别为C1和C2)。技术部分可下设二级评审因素,如单位的业绩和信誉、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文档信息管理等,同时设置权重ci。如有必要也可设置三级评审因素,计算方法相同(在此例中不再设置三级评审因素)。评审从二级评审因素开始,针对第一项评审因素,均以最符合招标文件的投标文件为基准,其得分为1,其他投标单位根据其与基准的偏离,得分ti为[0,1]。投标报价方面,以经调整的最低投标价为基准价,其得分为1,其他投标单位的得分P为基准价/其投标报价。投标单位的综合得分为S=C■×∑c■t■+C■×P,得分越高者评标结果越好。
模数综合评标法更符合评标专家打分的思路和习惯,能够更好地引导评标专家进行打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综合评估法存在的共性问题,即评审因素及权重分配设置的科学性。
在技术难度和项目估算金额两个维度上,以上四种评标办法适用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 结束语
在不断创新的评标办法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如性价比法、基于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的评标办法等。但是性价比法更适用于设备类招标项目,如将工程项目中技术的评审因素都换算成货币,不仅计算量大,且目前尚无科学的换算方法。而基于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的评标办法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应用中因计算复杂,且需借助专用的软件,其可操作性比较差。
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即使选择了较为合适的评标办法,也需要注重评标细则的制定,如评审因素的列举及各因素之间权重的设置,均需根据项目情况进行慎重考虑和选择,否则评标结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文健.关于对工程招标评标办法的浅谈[J].大众科技,2007,9(97):220-221.
[2]吴伟.用合理的评标办法引导有序竞争——对用评标办法遏制围标串标的思考[N].中国建设报,2010,5.
[3]王象进.浅谈评标办法的选取与制定[R].2010,6.
[4]高子正.主要评标办法的特点、要点和难点[J].中国招标,2010,6(25).
[5]一种新颖的评标办法——排位法[J].中国招标,2009,6(22).
[6]钱忠宝.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标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J].中国招标,2008,1(4).
[7]谢颖,黄文杰.基于模糊聚类和灰色关联度的项目管理评标方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