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就个人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品质以及加强情感教学进行初步实践,并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 多媒体;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给传统历史课教学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尝试,笔者充分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下面笔者就多媒体在历史课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新课导入,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定然不佳。若能较好地运用音像媒体导入新课,即能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课是非常抽象的一课,如按照常规上课,学生将没有任何兴趣。在讲授这一课时,课前笔者先在教室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烘托课前的气氛,然后提出问题:“‘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事件?‘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对这位‘老人’有如此高的评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然后再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抽象生涩的知识变得形象活泼,学生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2 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图文并茂等诸多优点,可把抽象变为具体,把隐形化为显形,拓宽教学时空难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师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点和难点。
  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时,用Flash动画制作一幅秦、韩、赵、魏、楚、燕、齐七国割据称雄的动态地图,七国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雄壮的背景音乐,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形象地展现“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这就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史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大大优化。
  3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品质
  在知识更新日益飞速,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品质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也应该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多媒体历史课堂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设计诸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分析”以及“相近相关问题的比较”等问题,对这些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学生总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个性化的回答正是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多媒体交互性的运用过程中,学生的这种个性化回答能得到认定与修正,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是多渠道的立体表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最佳水平,让学生从要学——愿学——乐学,顺利进入能学——学会——会学,全面、高质量地优化学习效果,使学生终身受用。
  另外,多媒体历史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念的间接反映,历史思维能力则是人们了解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进程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挖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这是思维训练的重点。信息时代的科技日新月异,给学生创设了学习、发现、创造的广阔天地。要巧用多媒体技术,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宏观为微观,化抽象为具体,启发鼓励学生走出静态历史时空,走向动态历史时空,对未知大事进行自主创新的思索,对已知结论大胆质疑问难,不为前人观点左右,进行发散与求异思维,独立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情感教学
  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其作用一定优于教师的口述。
  由于电影剪辑、电视录像、历史革命歌曲录音带(碟)等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例如,在讲“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时,单单说“屠杀我同胞30万”,很难在学生心灵上产生强烈震撼,再加上学生对这段时期的历史认识含混不清,就会使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蹂躏没有深刻的印象,而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如果在讲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效果则会好得多。授课时,放一组日本士兵屠杀中国同胞的图片,或者播放一段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纪录片,再配以低沉的音乐和悲愤的解说,就会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那狞笑的嘴脸、挥刀砍向我同胞的动作,还有我死难同胞的颗颗头颅和万人坑等,短短几分钟就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强烈的震撼。
  总之,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在各教学环节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加深记忆,还能对学生起到必要的思想教育,使历史课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以最终达到历史课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确诊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41例排除脑出血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
倒垂线是大坝位移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常与引张线和正垂装置配合使用,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本文对石泉大坝坝顶左岸倒垂孔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目的:探讨护士和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及其评价指标。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20名护士和2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薪酬、职业发展、福利、奖励和人际关系方面护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全部睑缺损的方法。方法:预构颞浅血管岛状复合组织瓣转移再造眼睑。结果:利用此方法修复先天性睑缺损3例,肿瘤切除后缺损1例,获得良好效果。结论:预构复合组织瓣
摘要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可重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知识管理视野下的SCORM规范,结合J2EE分布式环境框架,设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库。  关键词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库;SCORM 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06
21世纪,随着电化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进入教育领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英语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创设声、色、光、电俱全的教学情景,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的时间,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地提高英语课的教学效率。  1 实行人机对话,以电脑为师,学习和操练英语课文对话  传统教学中,学生操练英语实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在课堂中
摘要 构建团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团队学习与效果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团队构成和团队过程两个影响因素探讨构建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 团队学习;团队构成;团队过程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5-0028-02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eam-learning Mode//Liu Jin
目的:比较Bio-oss和PepGen P15 Flow(简称P15)两种植骨材料在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下颌前牙区单牙缺失且牙槽骨宽度不足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
摘要 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使学生间的依存关系得以良好的协调,其核心是班干部。这些臂带“横杠”的干部,在小学生面前是现实的、具体的、鲜明的榜样,这种形象也最易感染和激励全班学生。同时,这支强健、得力的干部队伍,既能给班主任千头万绪的工作带来方便,也能给班级注入活力,树立中高年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笔者逐渐摸索出培养和锻炼班干部的办法。  关键词 班集体
针对330 MW汽轮机调节系统抗燃油改造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