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泻下药,味苦、性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逐瘀通经等功效。大黄的来源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1],现代药理学研究[2]证明,大黄中的α-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等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大黄素具有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