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学生忽视小科目学习的影响分析及应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与大学生有所不同,中等职业学校更注重培养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普遍重视动手能力,中职护理学校的学生存在同样的岗位需求,如必须持有护士资格证方能走上护理岗位。为具备此项硬件,护理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只注重与资格考试有关的专业科目(如内、外、妇、儿和基础护理等),忽视其他诸如微生物、傳染病、心理学、护理法规等小科目的学习。护理是医院的重点工作,针对病患的护理不仅体现在打针吃药,更有与病情相关的病因病理的知识宣教和健康指导,以及患者精神心理的护理要求,涉及面广。为使护理工作更准确全面地进行,中职学校有必要对这种现象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小科目学习 影响 应对
  1.对小科目忽视的影响
  1.1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护理中要充分满足病人对疾病及医疗信息的认知需求,帮助病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消除焦虑,正确评估病情,增强病人在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主动性,进行有效的护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护士学习较全面的医学知识,掌握最新的医疗信息,及时正确地满足病人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他。”[1]如对皮肤病性病不甚了解,就有可能出现对真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的错误指导,工作中必然时时有“捉襟见肘”之感。
  1.2不能适应护理模式的变化。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在服务内容上,把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护理作为一个整体。护理模式的变化使护理工作的职能得到拓宽和延伸,在这种模式下,护理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常规的护理技能,还要掌握人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病人“身、心、社”的护理需求;不但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而且要善于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病人法律意识增强,使得护理工作不再被动地执行医嘱,机械性地打针、发药,亦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法规,学会自我保护。心理、人际、法规等知识的欠缺,易导致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甚至是医患纠纷。
  2.对小科不重视的应对策略
  2.1从思想上取消对学习主次的划分。
  2.1.1学生思想教育。新生一入学就注重全面学习、促进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将来工作中不仅用到护考的几门课程,疾病是从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到临床表现、病情变化的一个整体,各科是相互关联的。学校和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如用工作实例加以说明:一名护士对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护理操作非常熟练,若该病人同时患有疥疮,而护理人员不了解疥疮的传染性和传染途径,就有可能在血压测量时使其他病人因与血压计接触发生传染。
  2.1.2学校营造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的大氛围。护士资格证通过率不仅影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而且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2],但学校在强调护士资格证考试的重要性、提高通过率的同时,应加强对其他科目的重视,如增多对非护考科目的听课次数,举办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非护考科目的重视度;以班为单位开展未来规划讨论会,探讨美好前景,提高学习积极性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带学生提早进入医院见习,亲身体会实际工作中各科的相互联系性。
  2.2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学习者是主动的,有目标导向的,具有学习责任心的个性特点的”[3]。中职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形象大于抽象,情感大于理智,他们喜欢新颖、有变化的东西,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只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对他们的过多批评和指责让他们信心受挫,对学习失去兴趣。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的根本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把时间、精力和智慧投入学习,让学生成为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的学习主体[4],建议把课本中单调的理论描述转换表达方式,让无生气的文字活跃起来,如应用模型、动画、讲述有关历史典故、案例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多带学生进实验室,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如皮肤过敏源测定的斑贴试验、螨虫的检查等,让学生亲自参与,使学生既感有趣又学到知识。
  2.3转变家长潜在认识。
  学校多与家长沟通,在学生教育上达成共识,使家长既关心爱护学生,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切不可因对孩子忽视而使学生认为学习可以打折扣。正确引导孩子认识学习,不可溺爱[5],亦不可过分“望子成龙”。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因此,中职学生除了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这个目标外,还需要学好其他相关课程,实现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样才能更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6.
  [2]牛秀美,张华荣,赵君环.中职护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
  [3]Robert J.Stemberg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形成人的全面素质的过程,这其中主要的是心理素质。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情绪失控、承受力差、厌学,等等。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作为班主任,多年教育经验证明,如果能准确把握心灵这把钥匙
摘 要: 中学音乐作为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与改革对于增强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及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多元音乐文化背景的出现及发展,中学音乐教育更应该融入多样化的文化元素,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多元化音乐文化背景,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 多元化 音乐文化 中学音乐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元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此种环境的
摘 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将来都可能成为世界上的“杰出人物”,而这块玉能否放出光芒,就看父母如何进行雕琢。教育孩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下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以成就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呢?作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缕醇香捧与君,甜了友谊醉了心,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凤山铁观音”。一曲由名家阎肃作词、毛阿敏演唱的《铁观音》,倾倒天下闻香客,凤山芳名满神州。天赐神树,人间佳茗。灵山丽水,观音之源。高山风骨,天地芳魂,大自然的钟灵造化,孕育出世界名茶安溪铁观音的非凡。中国茶都安溪,一个香飘万里的地方。凤山之上,金凤展翅;茶海之中,乌龙翱翔。凤山为我香,勇立国饮冠。凤山金牌,观音神韵。  “有茶就有歌,有歌就有茶
当代高竞争、高压力的环境下,心理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在各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中,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持久的。本文重点分析的是由于夫妻离异、夫妻分居、配偶死亡、甚至未婚先孕等原因,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一、具体影响及原因分析  (一)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
摘 要: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各用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同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企业和人才市场的需要,符合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必须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根据财会专业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提升财会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本文通过分析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近几年来,随着高考制度不断改革与深入,为愈来愈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社会和各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愈发迫切。但从教育现状来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设备仪器落后老旧、生源不理想、专业和时代脱轨等,最主要的還在于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尚未更新。新课程改革以来,就将以人为本的学
摘 要: 良好的性格是万事成功的基础,小学期间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加强小学生性格的养成,培养小学生的性格,这就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小学生性格的养成做出相应的努力,只有协调起来做事才会更显示出社会对学生的关爱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下一代优秀的接班人。  关键词: 小学生 良好性格 培养方式  性格是人生实现价值比较稳定的综合评价标准。只有具备很好的性格才能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才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