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5-nm CMOS工艺的W波段两路电流合成型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三级差分共源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65-nm CMOS工艺的W波段功率放大器,并利用两路电流型功率合成结构进行功率合成以提升输出功率.为了同时实现单差分转换、阻抗匹配、直流供电,匹配网络采用变压器结构.仿真结果显示,在1 V的电源电压下,该功率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为12.7~15.7 dB,3-dB带宽为84~104 GHz,饱和输出功率为14.6 dBm,峰值功率附加效率为9.7%.该功率放大器具有良好的大信号性能,且芯片的核心面积仅为0.115 mm 2.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设计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实时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在图像预处理阶段,使用矩形感兴趣区域精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在HSV颜色模型中对黄色车道进行增强,再综合运用高斯滤波、形态学图像处理和自适应阈值来提高车道线特征;在车道检测阶段,使用类车道特征的梯形掩膜对由Canny算子获得的车道边缘特征进行细化,采用累计概率霍夫变换提取车道特征,并应用角度限制和随机抽样一次算法对车道线特征
NBC算法采用改进的第二类广义Feistel结构,硬件成本低、便于侧信道防护.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实现NBC算法,采用流水线技术提高NBC的运行频率、采用有限状态机技术提高NBC的运行稳定性、采用分时钟输入数据的方法提供整个硬件系统的复用性,减少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输入端口的占用量.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得到了综合速度快(<40 s)、占用逻辑资源块少(<859)、系统运行频率高(>245.58 MHz)的高速电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逐步向毫米波频段(FR2)部署,以及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需求,高性能的毫米波收发前端集成电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硅基器件工艺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为低成本、高性能的硅基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基础.本文对近年来的毫米波通信和雷达的硅基收发前端集成电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本文设计了一种带宽3.3~40 GHz的新型超宽带高增益对踵Vivaldi天线,该天线介质板两侧采用相同的辐射结构,由一个微带线和两条指数型槽线构成.在天线辐射方向添加一块梯形结构介质板,将天线正反两面的表面电流限制在天线辐射方向,既可以矫正E面方向图的增益峰值偏移角度,也可以提升天线辐射强度.实测结果显示,3.3~40 GHz带宽内的驻波比均小于2,倍频带宽大于12,增益为1.0~12.6 dB.该天线的E面方向图对称性好,天线的交叉极化比小,且易于设计、成本低廉,在超带宽、高增益的天线领域具有较高应用
电视机里不断地传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无疑又是爷爷在看戏曲节目了。爷爷一边看一边还跟着电视里唱。每当听到爷爷精神抖擞地唱戏,我心中不禁跟着快乐起来。  可是,有一天,我却听不到爷爷那咿咿呀呀的唱戏声了。因为腿部受伤,他无法走动,只能整日坐在椅子上。我经常看见爷爷独自一人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停地用手揉着自己的腿。每次看到我,他脸上总是会露出“我很好,别担心”的表情,但我明白爷爷心中的痛苦。  曾經站在学
基于InGaP/GaAs HBT工艺设计了一款工作频段为2.5~2.7 GHz的高效率低谐波失真的功率放大器.该功放通过在输出匹配网络中引入多个LC谐振网络组合有效抑制了在负载处的高次谐波能量,进而提高了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在4.5 V的供电电压下,可以在2.5~2.7 GHz工作频率范围内实现37.6 dB的高增益输出,饱和输出功率可达32 dBm以及对应大于36%的功率附加效率(PAE),二次和三次谐波都小于-60 dBc.
集成电路被誉为“工业粮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主要推动力。其中,射频集成电路是现代通信、雷达以及传感等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当前,国内射频集成电路的整体研发实力有待提升,高端射频集成电路市场仍然由国外厂商主导,自给率偏低,从而制约着无线通信和雷达等产业的发展。因此,射频集成电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一种中心抽头差分电感模型,可以有效地替代电磁仿真文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并不影响电路仿真结果.将提出的中心抽头差分电感模型应用于振荡器电路,并对模型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电感模型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S参数,并能与测试结果保持一致.
传统视觉问答技术仅采用简单的位置注意力,缺乏语义注意力,从而引起问题推理错误.本文采用双重注意力机制从图像获取位置信息和语义信息,以外积形式进行融合,获得文本也采用双重注意力融合实体和对应关系的信息,帮助理解问题.双重注意力动态方式可以实现关系融合、动态学习,改变传统静态学习方式.以多标签分类器实现答案推理,减少传统二分类带来的偶然性.将视觉问答技术模型在数据集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提
两个月的暑假过去了,新的学期到来了,十二星座会如何迎接他们的开学第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