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揭示影响贲门腺癌手术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 1年8月52例外科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
【机 构】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盐城,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盐城,224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揭示影响贲门腺癌手术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 1年8月52例外科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生存风险分析.结果 1、2、3年生存率为73%、54%、46%.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TNM分期、Siewert classification、MSLN、静脉浸润与预后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逐步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T分期、N分期、MSLN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腹膜、肝脏是复发转移主要途径,腹膜转移与T分期、淋巴管浸润有关;而肝脏转移与MSLN有关.Kaplan-Meier法患者的生存曲线表明肝转移及腹膜转移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 规范化的淋巴结清扫是影响预后关键因素,D2手术应该是贲门癌手术根治的标准.
其他文献
1 概述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在美国的致死原因从1980年的第十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七位.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因为疾病本身的原因使得白细胞的质和量发生变化,以及放化疗后的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下降,从而使真菌感染成为一个主要的死亡原因。
消化性溃疡穿孔(Peptic ulcer perforation,PPU)仍是腹部外科十分常见的急腹症.文献强调手术治疗是PPU的标准治疗方法[1],及时手术是决定患者生存的因素之一[2],而非手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气道的炎性病症,以慢性进展和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反应参与本病的发病机制.调节性T细胞(
急腹症是指腹腔、盆腔、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的急性病理变化.普外科急腹症临床都有急性腹痛表现,具有病因复杂、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手术治疗等特点.因此,早期诊断
在CT引导下的介入手术是一项广为接受、广泛应用且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它包括诊断性介入手术和治疗性介入手术.但是,胸部的一些复杂部位,如纵隔、肺门、隆突下、心脏大血管附
目的 应用患者主观营养评估法(PG-SGA)评估胃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观察其对我国胃癌患者的适用性及分析与患者术后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87例可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应用PG-SGA进行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是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超家族成员之一,对白细胞牢固黏附和白细胞从血管中迁移到炎症组织部位起着关键
目的 系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采用腹腔镜手术对47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