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之间的87例胆囊炎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46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为腹腔镜组,41例实施开腹手术的胆囊炎患者为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有关数据。结果 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比少,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都比开腹组短(P<0.05),手术后开腹组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与腹腔镜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腹腔镜组没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开腹组共有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胆囊炎治疗创伤小、损伤机体内环境较小、出血量少、患者能较快恢复快等优点,只要由具有熟练手术操作水平的医师操作,就能够保证治疗效果。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开腹胆囊切除;胆囊炎
外科临床中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症,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后术治疗,近年来,由于腹腔镜具有创伤小、疤痕小的优点,日益被患者接受而在多个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开腹胆囊切除术作为技术成熟的一种外科传统技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可以说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特色,为给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87例患者分别通过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之间的87例胆囊炎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46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24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2.9岁;41例实施开腹手术的胆囊炎患者为开腹组,其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23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3.5岁。共有69例患者为水肿型炎症,占79.31%,11例患者为坏疽型炎症,占12.64%,7例患者为化脓型炎症,占8.05%。在年龄、性别、炎症类型等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上述患者都是确诊为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后进行急期手术或择期手术,并排除胆囊癌、血液系统疾病、伴严重内脏器官疾病的患者。
1.3 手术方法
1.3.1 腹腔镜组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46例都是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腔镜套管及视管在术前进行常规准备,依据术前诊断的病患程度可采取三孔法或四孔法实施腹腔镜手术。气腹针插人常规造气腹,对胆囊周围粘连组织进行分离,若胆囊具有较大张力可以对其进行减压,在助手配合下采用腹腔镜杆使胆囊三角露出,轻柔牵引胆囊,医生左右分别持吸引器与电凝钩,采取顺行法钳夹对胆囊进行切除。本组患者中有5例术中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之间关系暴露不好,所以对胆囊采取逆行切除术,从胆囊底部逐步将胆囊床分离,最后对胆囊管进行处理。采用小纱条紧贴胆囊床创面进行止血,用分离钳将胆囊送至脐孔,同时退镜,对创面进行检查确认没有出血后放出二氧化碳后关腹。
1.3.2 开腹组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41例都是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对胆囊采用肋缘斜切口进行切除,后术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防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确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腹腔镜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开腹组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比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腹腔镜组中没有发生胆漏、术后出血及切口感染的病例,只有1例患者出现由于胆囊发生三角粘连不能正常实施腹腔镜手术而转为开腹手术。开腹组共有2例产生并发症,发生率是4.8%,两组患者经对比具有较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腹腔镜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于具有出血量少、微创、术后恢复快等明显优点而逐渐成为胆囊结石的治疗金标准。腹腔镜早期通常没有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是由于胆囊炎急性炎症病发时,容易在胆囊壁产生粘连与充血水肿,手术中有较多的病例由于出血与手术不能顺利完成而中途转为开腹手术,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绝对或相对禁止采用腹腔镜手术。近年来,临床医疗水平进展较快,医疗器械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使适应腹腔镜手术的病症也不断增多,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术中腹腔镜组与对照组相比出血量显著减少,在平均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上都比对照组短,腹腔镜组没有出现并发症的病例,而开腹组却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两组患者经对比具有较显著的差异,结果显示实施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方案更为人性化,还能在损伤较小情况下实现令人满意的疗效,使患者明显减轻痛苦,而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 何铁军,邹晓平.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01).
[2] 乔培宇,郝琪伟,李胜,等.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及方式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8):632-633.
[3] 陈建尧,蔡秀军.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9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01).
[4] 张小红,黄秋林,贾晓巍,等.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2,8(2):86-87.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开腹胆囊切除;胆囊炎
外科临床中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症,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后术治疗,近年来,由于腹腔镜具有创伤小、疤痕小的优点,日益被患者接受而在多个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开腹胆囊切除术作为技术成熟的一种外科传统技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可以说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特色,为给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87例患者分别通过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之间的87例胆囊炎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46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24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2.9岁;41例实施开腹手术的胆囊炎患者为开腹组,其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23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3.5岁。共有69例患者为水肿型炎症,占79.31%,11例患者为坏疽型炎症,占12.64%,7例患者为化脓型炎症,占8.05%。在年龄、性别、炎症类型等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上述患者都是确诊为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后进行急期手术或择期手术,并排除胆囊癌、血液系统疾病、伴严重内脏器官疾病的患者。
1.3 手术方法
1.3.1 腹腔镜组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46例都是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腔镜套管及视管在术前进行常规准备,依据术前诊断的病患程度可采取三孔法或四孔法实施腹腔镜手术。气腹针插人常规造气腹,对胆囊周围粘连组织进行分离,若胆囊具有较大张力可以对其进行减压,在助手配合下采用腹腔镜杆使胆囊三角露出,轻柔牵引胆囊,医生左右分别持吸引器与电凝钩,采取顺行法钳夹对胆囊进行切除。本组患者中有5例术中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之间关系暴露不好,所以对胆囊采取逆行切除术,从胆囊底部逐步将胆囊床分离,最后对胆囊管进行处理。采用小纱条紧贴胆囊床创面进行止血,用分离钳将胆囊送至脐孔,同时退镜,对创面进行检查确认没有出血后放出二氧化碳后关腹。
1.3.2 开腹组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41例都是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对胆囊采用肋缘斜切口进行切除,后术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防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确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腹腔镜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开腹组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比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腹腔镜组中没有发生胆漏、术后出血及切口感染的病例,只有1例患者出现由于胆囊发生三角粘连不能正常实施腹腔镜手术而转为开腹手术。开腹组共有2例产生并发症,发生率是4.8%,两组患者经对比具有较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腹腔镜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于具有出血量少、微创、术后恢复快等明显优点而逐渐成为胆囊结石的治疗金标准。腹腔镜早期通常没有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是由于胆囊炎急性炎症病发时,容易在胆囊壁产生粘连与充血水肿,手术中有较多的病例由于出血与手术不能顺利完成而中途转为开腹手术,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绝对或相对禁止采用腹腔镜手术。近年来,临床医疗水平进展较快,医疗器械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使适应腹腔镜手术的病症也不断增多,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术中腹腔镜组与对照组相比出血量显著减少,在平均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上都比对照组短,腹腔镜组没有出现并发症的病例,而开腹组却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两组患者经对比具有较显著的差异,结果显示实施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方案更为人性化,还能在损伤较小情况下实现令人满意的疗效,使患者明显减轻痛苦,而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 何铁军,邹晓平.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01).
[2] 乔培宇,郝琪伟,李胜,等.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及方式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8):632-633.
[3] 陈建尧,蔡秀军.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9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01).
[4] 张小红,黄秋林,贾晓巍,等.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2,8(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