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之花”照亮地球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_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茫茫的太空中,几年之后很可能将盛开一朵朵“太空之花”。它们就像是太空中的向日葵,始终迎着灼热的太阳,收集着来自太阳的光和热。这些“太空之花”并非奇异的外星生物,而是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的新型卫星,它们可将收集来的太阳能输送到地球上为人们照亮。
  夜幕降临之时,孩子们有时会问:“太阳公公哪里去了呢?”父母们则会说:“太阳公公回家睡觉了。”其实,太阳是个不会休息的大火球,一直不知疲倦地燃烧着自己,向太空中散发出光和热。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不同的区域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即使在白天,由于厚厚大气层的阻挡,阳光抵达地球表面时也减弱了不少;遇到阴雨天,我们更是与阳光无缘。
  在地表利用太阳能,会遇到夜晚和阴雨天的麻烦。然而,如果远离地球大气层,进入没有遮挡的太空中,就可以一天24小时接受到阳光的照耀了。基于这个原因,不少科学家多年来致力于太空太阳能的研究,希望有一天人类能够高效收集太阳能。最近,美国航宇局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内有了重要的突破。他们设计出一种特别的卫星,可以发射到太空中高效收集太阳能。
  负责这项研究的是太空太阳能专家约翰-曼金斯,将新设计的太阳能发电卫星称之为“太空之花”。曼金斯曾经参与过多款太空太阳能发电站的设计,部被美国航宇局的创新部门所否定,这次参与设计的“太空之花”则获得通过。这款卫星看上去像是一朵盛开的喇叭花,也像是一只漂亮的高脚酒杯。“太空之花”的正式名称是“随机性大型相位阵列太阳能卫星”(SPS—ALPHA)。这款太空太阳能发电产品其实不是一颗大卫星,而是一组小卫星。这些卫星按照合理的组合排列在太空中,形成漂亮的“太空花园”。每颗“太阳之花”不是很大,直径约10米,质量预计为50~200千克。
  “太空之花”的“花朵”由成千上万个可控的高分子薄膜镜组成,镜面会根据太阳的方位改变镜面方向。“花朵”上的镜子负责收集阳光,然后全部反射到“花托”部位的圆盘状发电系统上。圆盘的正面是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以把镜子反射的阳光转化为电能。根据发电阵列中“花朵”数量的差异,发电功率也有所不同。每朵“太空之花”可以产生数万瓦的电能,一组太空太阳能发电阵列则可产生数千万乃至数十亿瓦的电能。根据研究人员的估算,这种太空太阳能发电方式要比现有各种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高上数倍。
  在“太空之花”圆盘状发电系统的背面,也就是向着地球一面,安装有多个微波发射器,可以把电能转化为高能微波,并发射给地面上的接收站。接收站可把微波再次转化为电能,然后传输给千家万户。除了“太空之花”外,此前有不少研究人员提出了太空太阳能发电的设想,但都因造价过高和存在一些技术疑点而搁浅。在近年来已经提出的多种太空太阳能发电站中,把能源传输到地球大多是采用微波的方式。也有科学家提出可采用激光的方式,但是激光传输能源的方式很可能危及其他飞行器的安全。
  在未来的外星探测尤其是近+年内就可能实施的火星探测过程中,如何为太空飞行器“加油”一直是个大问题。研究人员表示,“太空之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太空之花”除了用于把太阳能传输到地面外,还可用作“太空加油站”,为附近或路过的一些空间探测器提供能源。按照研究人员的设想,“太空之花”可以根据需要密布在太空的不同位置中,甚至可以发射到其他星球附近,作为星际飞行器的“加油站”。
  美国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制“太空之花”,他们希望在2016年就开始在近地轨道建设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并在25年内完全建成。一些太阳能专家表示,“太阳之花”的可行性较高,如果它能按照计划的时间表投产,很可能是世界上首款太空太阳能发电产品。
其他文献
摘 要:“苏南”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地区。苏南城市化历史进程表明:苏南地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两种,内在机制主要是工业化、要素集聚与制度变迁三大因素,归根结底是要素的高级化,而外在机制则是政府的行政推动。  关键词: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1-00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当今,部分企业在发展中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剧了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等社会矛盾,企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企业作为社会的基础、市场的主体,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
理查德·尼克松曾任美国的第37任总统,他就任的1969年正是阿波罗计划“瓜熟蒂落”的阶段。同年7月16日,美国发射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阿波罗1l号飞船,随后尼克松参与了航天员成功登上月球和安全返回的有关活动。7月20日,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时,尼克松在白宫与他们通话,祝贺人类首次登月成功;7月24日,他又前往太平洋迎接凯旋的航天员,在航宇局局长佩因博士和阿波罗8号指令长博尔曼上校的陪同
超额和全额累进税率在中国的税率设计与实践中普遍存在,税收筹划也经常对它们进行筹划从而达到节税①的目的。通过对累进税率进行数学分析与研究,寻求累进税率税收筹划中更为原
2011年12月28日,俄罗斯联盟2-1a/“弗雷盖特”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美国全球星公司的第三组6颗第二代低轨通信卫星。这次发射由有阿里安航天公司参股的法俄合资斯
"黑金刚"空天快车、"苍穹"临近空间悬浮平台、"暮光之眼"仿生蜻蜓、"火刃"高性能单人陆空两用飞行器、"海空卫士"碟形飞行器、"呼吸翼"微型飞行器、"引擎1号"垂直起降家用飞行器等一幅幅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