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分析《贝奥武夫》反映的主题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cs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史诗主题的分析与讨论长久以来都存在因人而异的情况,史诗《贝奥武夫》也不例外。本文意在从以下三个角度探索《贝奥武夫》所反映的主题:贝奥武夫的行为反映出的人的本性与魔的本性;其为公平正义而战;及基督教中关于人性与神性大讨论。
  关键词:魔;人;神;行为;公平正义;基督教
  《贝奥武夫》被公认为是英国文学史的起点以及最重要的作品,同时也是古日耳曼部落遗留并保下来的最伟大的史诗巨作。对《贝奥武夫》艺术生命力的探索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曾说过:“《贝奥武夫》从不同的角度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人类议题的长期思考,为人们打开了通向人类心灵深处的一扇窗。”
  一、贝奥武夫的行为反映出的人的本性与魔的本性
  作为史诗中的英雄,贝奥武夫是“行善者”的终极代表。作为日耳曼民族的保护者,贝奥武夫以自己的英勇神武,怀揣着孜孜不倦的热情,与邪恶作斗争。他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成为这部史诗中所阐述的荣誉与高贵的准则,这也恰好强烈反映出人性。很明显,对于贝奥武夫的臣民们来说,他的行为就是神圣的,就代表着人性。与其说贝奥武夫的崇高地位与声望是从赫赫战功中得来的,不如说是从面对强大邪恶势力的挑战时,他勇于面对并接受挑战,哪怕要冒着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的危险中得来的。正是由于这种信念,当妖怪格兰戴在霍格国王设宴款待众人再次捉食战士时,就发生了他与格兰戴的格斗。正是因为他坚定地职责感与正义感,最后他打败了妖怪格兰戴及格兰戴的母亲。
  二、贝奥武夫为公平正义而战
  整部史诗被分为两部分,由三场战斗构成:第一场战斗是他与妖怪格兰戴;第二场战斗是他与格兰戴的母亲;最后一场战斗是他与巨龙的搏斗。在战斗中,人、神与魔之间发生摩擦,并且造成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而这一切激烈冲突的源头就是不同的价值观。日耳曼人认为,杀死怪兽便可获得荣誉。然而基督教徒认为,人类只有来世才能获得荣耀。在基督文化中,“怪物”被认为是先天不足,堕落以及厄运的象征,并且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格兰戴极不喜欢人类,人类吟唱的歌曲传达给他的意思就是他的祖先是被人歧视的坏人,这也是他发怒的潜在根本原因。在这点上,格兰戴就不足以被称为人类,但是事实上,他是本身带有一定程度人性的妖怪。
  贝奥武夫天生勇猛,在战斗中无往不胜,举止绅士,从不趁人之危。如果对手喝醉酒,他不会挥刀舞剑向他刺去,而是克制住自己。作为一个战士,他注意控制自己所拥有的上帝赐予的力量和强大的的自然力量。贝奥武夫没有让他的人民失望,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已是一位垂暮老人,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与巨龙决斗。他做了他认为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他下定决心就像人民期盼的那样,无论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践行自己的职责。他的所言所行,使他不仅仅成为斯堪纳的那维亚人的表率,更是现代读者眼中的英雄。
  三、基督教中关于人性与神性的大讨论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贝奥武夫》是一部宗教作品,这部史诗反映出了体系完善的基督传统。但是,许多学者认为,这只是一部带有一些基督元素的异教史诗。史诗本身就揭示了异教与基督教两者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在我看来,人性与神性就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另外,上帝的神性也许事实上就是魔怪的法力加上人类的理性。在某种程度上,人、神与魔之间的复杂关系就注定了英雄与妖怪之间的战斗永远都不会停止。在人性中存在着恶的一面,但是,人性的理智会引领着人类穿过黑暗,走向善的一面,更加接近神性。人类最终会发现自己得到了重生。
  从传统的艺术角度来看,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就是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神(基督教)。毫无疑问,贝奥武夫提供了理解荣誉的重要新视角,同时打开了通往人类心灵深处的一扇窗。贝奥武夫引发了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人与魔、人与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言而总之,本文通过这种形式的对比,专注于人性的讨论。史诗主要注重于刻画出英雄贝奥武夫的形象来反映在日耳曼民族心里和基督教中荣誉的价值,以及人类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贝奥武甫夫的版本从没有更改,但是对于这部巨作的思考与分析非但没有随着时间而停止,反而更加轰轰烈烈。这部作品当之无愧有其艺术存在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肖明翰. 《贝奥武甫》中基督教和日耳曼两大传统的并存与融合[J].外国文学评论, 2005(2).
  [2] 冯象译.贝奥武甫[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2.
  [3] 刘乃银. 时间与空间: 《贝奥武甫》的结构透视[J].国外文学, 1995(2):69.
  [4] Ji-hui Wang. The concept of kingship in Anglo-Saxon and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eowulf and Xuanhe Yishi [M]. 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6:81-84;91.
  [5] Angelia Greiner. Beowulf: novel guide [M].Teacher’s discovery, 2006.
  作者简介:宋丹阳(1993–),女,汉族, 内蒙古人, 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译方向。
其他文献
在我心中,泸沽湖是一个关于绿色关于爱情的梦,多少年来,她就在山高水长的远方诱惑着我,叫我的心情一刻也无法安宁.
摘 要:初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的《亲爱的生活》的后,就觉得这部小说感情细腻,打动人心,那“长满青草的山坡,门前清澈的小河”仿佛也是我的故乡。本文试从文学的本源问题作为阐释视角来解读小说,主要有三点理解:第一,文学以人为本,人是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二,文学来源于生活活动;第三,这种生活与人之间是一种诗意的情感关系。  关键词:《亲爱的生活》;文学本源;人;生活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著
三农问题是事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问题,土地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个体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的相关进程.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归根结底足利益博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详细论述,阐明了一体化教学的定义、特征、实现的途径、意义,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指明了当前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大学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教学设施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大学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
期刊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理念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单双号分组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实质、核心和首要目标.建国后,我党历届领导集体都针对当时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对我国工业化建设进行了全面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