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跑道机场地面容量评估技术研究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航空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为航空运输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行压力,机场拥堵及航班延误问题日益严重。科学、准确的评估机场地面容量可以有效提高机场地面工作的运行效率及机场的吞吐量,是目前航空运输业中最为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就平行跑道机场地面评估问题做出理论研究,并就可能出现的跑道穿越对4种构型的平行跑道的容量进行建模深入分析。
  关键词:平行跑道;容量评估因素;机场地面优化;跑道穿越
  跑道容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跑道相关体系能够接受与输送飞机数量的最大运行能力。当需要连续进行作业时,在一定时间内一个跑道体系所能处理飞行航班次数的最大量。通过相关资料和长期实践表明影响跑道容量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点。
  1 影响跑道容量的主要因素
  (1)跑道的相关配置及跑道相关系统的运行方式。
  (2)关于航空区域的划分、进出跑道的程序。
  (3)地面管制人员的管制方案及跑道占用规则。
  (4)机场的监控设备、导航设备及辅助着陆系统。
  (5)自然气象的影响,如强对流、闪电、能见度、风速及其他恶劣气象条件。
  (6)飞机的起飞流量与接收容量所占的百分比。
  (7)飞机型号不同其起飞及降落所需的跑道长度也有不同。
  2 有关对机场常用跑道容量评估的模型方法
  跑道的容量直接体现在飞机起降架次的数量,对提升机场的整体运行效率有着关键性作用。关于常用跑道容量评估常用的评估方法有3种。
  (1)运用数学理论计算容量。通过利用相关的参数,建立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跑道的准确容量。但此法主要针对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对于外界影响因素考虑较少,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天气情况或其他意外影响。
  (2)通过统计分析历往的数据进行评估。通过整理机场以往相关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机场跑道的容量。在我国航空业发展初期,曾广泛用此法进行跑道容量分析,但其缺点是无法与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结合,所得出的数据在单位时间内飞机的进出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3)计算机仿真建模。可利用计算机编程建立跑道仿真模型,其实际系统的运行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能够得出被仿真系统的相关参数及客观容量数据,也这是目前航空业中使用最为通用的方法。
  3 关于平行跑道容量的评估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跑道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或中心线沿线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15度的非交叉型跑道定义为平行跑道。根据我国民用航空局在2005年颁发的123号总局令《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将对平行跑道在起降过程中所需的跑道间距及其运行模式最初分析,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多数机场多跑道的相关模式,就下文中4种典型平行跑道关于飞机起降容量做出具体分析研究。
  (1)跑道之间间距为近距,作业模式为一起一降。两条跑道的中心线的间距小于726m且入口处为水平分布即可称之为近距。由于飞机起飞时间相对降落较快,所以离航站区较远的跑道一般用于降落,离航站区较近的跑道用于起飞。假设跑道在航站区内的滑行距离预留充足,且模式属于近距平行跑道,以下为有关跑道容量评估计算模型的假设:一是到达飞机具有优先权,二是出发飞机插缝放行。
  如果选择离航站区距离较远的跑道用于飞机降落跑道,则跑道到达目的的——航空器的时间间隔是到达航空器跑道所占用的时间、到达起飞航空器跑道所占用的时间以及两架航空器之间缓冲所占用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出现降落跑道上面已经有航空器正在穿越跑道或者是进行绕行运动等现象,则起飞用的跑道应该禁止航空器通过。起飞航空器的间隔时间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例如控制起飞跑道上的航空器放行问题的判断因子、起飞跑道上将要进行起飞运动的航空器和即将着陆在着陆跑道的到达航空器之间的时间间隔等诸多因素。
  (2)跑道间距是中等距离时,运行模式为起降隔离模式。
  中等距离的意思是指跑道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超过762m,别的条件和近距离模型等同。飞机的独立平行离场运动以及隔离运动都可以借助于该跑道完成。我们可以先假设,离航站区比较远的跑道作为降落跑道,另外一条跑道当作起飞跑道。起飞以及降落之间的活动各不发生冲突。除此以外,隔离运行和起降航班都配有对应的尾流间隔。对跑道容量进行评估时,要提前考虑到跑道穿越运动。
  (3)跑道间距是远距离间距时,运行模式是起降混合模式。远距离间距跑道指的是两条跑道的中心线间距超过920m,別的条件和近距离模型等同。笔者查阅了大量这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发现相关平行仪表进近是被允许在远距跑道上面构建模型的。在该模型中,可以先假设到达航班和起飞航班之于跑道有相同的优先权,两条跑道的运行模式都是混合运行。连续进行起飞或者是降落运动的航班如果行驶在同一条跑道上面,必须要配置对应的尾流间隔。当在同一跑道上进行起飞和降落运动并且待降落航班距离跑道入口距离不超过7000m时,要禁止起飞航班从等待起飞位置处进行滑出起飞。如果有两条跑道上同时出现降落航班,则二者在进近过程中的斜距间隔距离必须要保持在6000m以上。
  (4)跑道位于航站区的两侧,运行模式是起降独立运行模式。起降独立运行模型中,两条跑道的中心线距离是1500m,航空器可以在此跑道上进行起飞和降落运动。该跑道的作用等同于两条彼此独立的单跑道,航空器在该模型跑道上面可以进行独立平行仪表进近运动。和上面几种情况相同,当航空器在同一条跑道上进行起飞和降落运动时,必须要配有对应的尾流间隔装备。当在同一跑道进行升降交替运动时,并且降落航班距离跑道入口处的距离不超过7000m时,同远距跑道模型要求一样,要禁止起飞航班从等待位置滑出起飞。
  参考文献
  [1]任武玲.机场平行跑道容量评估模型研究[J].商,2016,(28):271.
  [2]李华融.多跑道机场容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甘肃空管分局)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建构信息安全保障专业知识体系的核心,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工程课程的知识延伸课程,是培养学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的必修课,为学员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改革探索,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本校信息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建设《信息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质量。方法:选择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科于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取的165例实习学生作为研究主体,依据学生入科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学生为84例,乙组学生为81例。甲组教学查房方法以学生主讲,而乙组教学查房方法以教师主讲。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诊断的正确率、护理措施的正确率以及撰写病历的优良率。结果:甲组学生护理诊断准确率为80.98%,护理措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互联网交流平台应用于辅助诊断学教学的经验,分析其优势及局限,并提出解决对策,使其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交流平台;诊断学;利弊及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医药学院教学研究改革项目(2015JG08)  R446-4  一、目前教育现状  诊断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其授课内容包括问诊、 症状学、 体格检查、 实验室
摘要: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居尤为重要的地位,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对象,针对其特点,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为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一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辅助教学为辅的综合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对该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网络强国”战略条件下,如何做好党建工作,尤其是在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如何依托网络技术做到规范、精细,适应时代的需求,满足不断发展的青年学生的需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值得研究。  关键词:网络;高校;党建工作  此文为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2014jyxm682成果  D26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
摘 要:普通电梯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货运电梯和客运电梯,为保障电梯的使用安全,需对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故此,针对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分析,完成对电梯的火灾报警系统、安全标志、接收到火灾信号后的反应展开解读,旨在保障电梯使用安全,规避风险。  关键词:普通电梯;消防功能;火灾报警  电梯是现代建筑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基础。而电梯在实际的应用中,可能会受到火灾的影响,导致电梯
R-4;G712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对口腔医学教育的全面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本人通过多元式教学方法在专科口腔内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形成了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一、 多媒体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在口腔专科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口腔专业教学简单地重复既往教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