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是中国史上文化、科技、经济最为发达的朝代之一,其国际知名度仅次于汉唐。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G20峰会花落杭州,杭州人民无不为之骄傲。9个月后,杭州将被推上世界舞台,向全世界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杭州的历史人文、城市环境、文明秩序和公共服务,都将在G20峰会的视野下接受全世界的检验。如何在世界面前集中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的独有魅力?清波街道作为杭州最具人文情怀和历史底蕴的核心城区,在交流传播东方文明和确立市民公共意识上,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用经典厚重的人文历史去拥抱G20。历史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打好宋韵文化这张历史金名片,是杭州对接G20,展现东方文明的重要通道。
南宋文化是杭州独有的历史印记。南宋是中国史上文化、科技、经济最为发达的朝代之一,其国际知名度仅次于汉唐。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2015年,上城区委、区政府就以吴山地区为核心地块,拟打造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吴山宋韵小镇”,并申报了浙江省100个特色小镇。“吴山宋韵小镇”将通过挖掘南宋150年的历史变迁,对吴山地区的人文和景观资源进行整合,使之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线路,五大板块”历史旅游布局,让外国友人可以沿着旅游线路,通过观赏沿街的碑文、牌坊和古建古迹点去了解杭州特有的宋韵文化。同时,我们还以G20峰会为契机,推进一些“克难攻坚”项目的整治,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环境品质的提升,向外国友人展现一个环境整洁、设施完善、运行有序的城市现代文明。
非遗文化是民族特有的历史传承。“吴山宋韵小镇”还将整合集聚在清河坊的南宋官窑、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朱炳仁铜雕、小热昏等百年老字号和非遗文化项目,以文字、图片、实物、技艺展示、舞台表演、真人秀、产品展销等形式,形成特色的民族非遗文化走廊,让外国友人零距离触摸最真实的东方文明。
用和谐包容的东方文化去拥抱G20。相融的,共享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中国人倡导“和谐”,通常的国际大都市其外国人口比例是占10%以上的,杭州要转型为国际化都市更需要展现“和”文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即要向外国友人展示自己的文化,也要乐于接受各种外国文化,让外国人在这里生活不觉得孤立。
搭建开放型的文化舞台。2015年,我们以举办“清波文化节”的形式来营造一种开放、共享、和谐的文化氛围。3个月的时间,共组织开展了“非遗”保护传承论坛、南宋酒文化周、“墙门”故事会等文化活动14场,得到辖区单位职工、院校师生、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我们还在吴山广场启动了“吴山漂流书屋”,图书漂流文化最早出现在英国伦敦,让外国友人在杭州感受异域的文化漂流,这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化体验。
创建互动型的文化家园。社区是市民家门口的服务驿站,我们利用社区周边的文化资源,为居民提供文明礼仪培训及交流互动平台。2015年我们在每个社区成立了社区文化家园,每个社区文化家园都依托自身的文化资源,开设了不同的项目和课程,如有与西湖国学馆合作的国学大讲堂,有与云林书院合作的围棋班,有与中国美院合作的“美美讲堂”书法班、国画班等,也有与两岸咖啡合作的咖啡文化交流,与部分文创企业合作的红酒品鉴、插画、陶艺、刺绣等,这些活动不但吸引了很多居民,也吸引了很多外国留学生。我们也在考虑如何能将更多元的世界文化吸收到社区来,展示给我们的居民群众,达到国际文化大交流的目的。
用大气开放的公共意识去拥抱G20。有序的,共治的,就是世界的。文明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市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有序的、共治的文明社会,依赖市民的公共意识。
通过居民自治来引导公共意识。2015年,我们通过社区体制改革来推进社会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权限下放,将应由居民主导的公共事务还给居民,以此来扩大居民在政策层面的参与度,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将“政府需要”转变为“我们需要”。
通过协商民主来激发参与热情。我们搭建了“清波话坊”协商民主议事平台,把有关居民公共利益的事务交给居民自己协商解决。比如居民小区是否实行大封闭管理?公共部位违建拆后怎么利用?老旧小区管道天然气无法安装怎么办等民生问题,都通过“清波话坊”议事平台,组织居民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代表来公开讨论研究并予以立项解决。
通过树立榜样来倡导文明风尚。2015年我们开展了第三届清波地区“美丽心灵人物”评选,表彰了一批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心系群众的先进典型,以此来激发市民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热情,让市民的公共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为今后全民迎接G20峰会,全民共建文明城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G20峰会花落杭州,杭州人民无不为之骄傲。9个月后,杭州将被推上世界舞台,向全世界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杭州的历史人文、城市环境、文明秩序和公共服务,都将在G20峰会的视野下接受全世界的检验。如何在世界面前集中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的独有魅力?清波街道作为杭州最具人文情怀和历史底蕴的核心城区,在交流传播东方文明和确立市民公共意识上,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用经典厚重的人文历史去拥抱G20。历史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打好宋韵文化这张历史金名片,是杭州对接G20,展现东方文明的重要通道。
南宋文化是杭州独有的历史印记。南宋是中国史上文化、科技、经济最为发达的朝代之一,其国际知名度仅次于汉唐。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2015年,上城区委、区政府就以吴山地区为核心地块,拟打造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吴山宋韵小镇”,并申报了浙江省100个特色小镇。“吴山宋韵小镇”将通过挖掘南宋150年的历史变迁,对吴山地区的人文和景观资源进行整合,使之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线路,五大板块”历史旅游布局,让外国友人可以沿着旅游线路,通过观赏沿街的碑文、牌坊和古建古迹点去了解杭州特有的宋韵文化。同时,我们还以G20峰会为契机,推进一些“克难攻坚”项目的整治,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环境品质的提升,向外国友人展现一个环境整洁、设施完善、运行有序的城市现代文明。
非遗文化是民族特有的历史传承。“吴山宋韵小镇”还将整合集聚在清河坊的南宋官窑、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朱炳仁铜雕、小热昏等百年老字号和非遗文化项目,以文字、图片、实物、技艺展示、舞台表演、真人秀、产品展销等形式,形成特色的民族非遗文化走廊,让外国友人零距离触摸最真实的东方文明。
用和谐包容的东方文化去拥抱G20。相融的,共享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中国人倡导“和谐”,通常的国际大都市其外国人口比例是占10%以上的,杭州要转型为国际化都市更需要展现“和”文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即要向外国友人展示自己的文化,也要乐于接受各种外国文化,让外国人在这里生活不觉得孤立。
搭建开放型的文化舞台。2015年,我们以举办“清波文化节”的形式来营造一种开放、共享、和谐的文化氛围。3个月的时间,共组织开展了“非遗”保护传承论坛、南宋酒文化周、“墙门”故事会等文化活动14场,得到辖区单位职工、院校师生、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我们还在吴山广场启动了“吴山漂流书屋”,图书漂流文化最早出现在英国伦敦,让外国友人在杭州感受异域的文化漂流,这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化体验。
创建互动型的文化家园。社区是市民家门口的服务驿站,我们利用社区周边的文化资源,为居民提供文明礼仪培训及交流互动平台。2015年我们在每个社区成立了社区文化家园,每个社区文化家园都依托自身的文化资源,开设了不同的项目和课程,如有与西湖国学馆合作的国学大讲堂,有与云林书院合作的围棋班,有与中国美院合作的“美美讲堂”书法班、国画班等,也有与两岸咖啡合作的咖啡文化交流,与部分文创企业合作的红酒品鉴、插画、陶艺、刺绣等,这些活动不但吸引了很多居民,也吸引了很多外国留学生。我们也在考虑如何能将更多元的世界文化吸收到社区来,展示给我们的居民群众,达到国际文化大交流的目的。
用大气开放的公共意识去拥抱G20。有序的,共治的,就是世界的。文明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市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有序的、共治的文明社会,依赖市民的公共意识。
通过居民自治来引导公共意识。2015年,我们通过社区体制改革来推进社会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权限下放,将应由居民主导的公共事务还给居民,以此来扩大居民在政策层面的参与度,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将“政府需要”转变为“我们需要”。
通过协商民主来激发参与热情。我们搭建了“清波话坊”协商民主议事平台,把有关居民公共利益的事务交给居民自己协商解决。比如居民小区是否实行大封闭管理?公共部位违建拆后怎么利用?老旧小区管道天然气无法安装怎么办等民生问题,都通过“清波话坊”议事平台,组织居民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代表来公开讨论研究并予以立项解决。
通过树立榜样来倡导文明风尚。2015年我们开展了第三届清波地区“美丽心灵人物”评选,表彰了一批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心系群众的先进典型,以此来激发市民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热情,让市民的公共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为今后全民迎接G20峰会,全民共建文明城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