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案例库建设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kamps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12年起,国家支持开发了2883门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但高校师生的使用满意度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这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不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案例的情境化不够。本研究团队以其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这门课为例,通过4个学期的教学,生成了多个专业的优秀教学资源案例,构建了教学设计、微课、数字故事、学生教学实践等案例库,之后总结了三种应用模式并开展了3学期的教学试验及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在利用该门共享课开展教学时,合理使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案例库并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也有益于帮助本科师范生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
  关键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案例库;生成性教学;情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其他文献
正如兰华老师所说,当数学课遇到“互联网 ”后,课堂确实有了新的节奏,作为一名兼教数学和信息技术的老师,我对此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但是,是不是只有益处而毫无问题呢?数学思维是理性且强调逻辑性的,如果是过于感性的内容,容易削弱学生的想象力,甚至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让课堂尴尬不已。  那么,究竟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应合理地使用必要的技术,对信息化手段进行合理的筛选,让技术成为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19世纪以前,放眼世界各国,似乎还没有一部小说能超过这本旷世经典。即使在21世纪,要我选择五本世界最杰出的小说,我一定会包括《红楼梦》,可能还列在很前面。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最深刻的投射,那么《红楼梦》在我们民族心灵的构成中,应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先祖原是汉族,后被后金军俘虏
2016年7月13—16日,我们三人组成的小团队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并荣获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兴奋之余,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微课程设计有哪些可取之处?我们的团队合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的思绪再次回到了比赛现场。  头脑风暴聚智慧  7月14日上午8点,比赛现场公布赛题,初中数学的赛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
当前,高中网络基础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理论知识过多、实践操作过少以及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分析该课程的特性,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选取最为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 网络基础的内容与特点  此模块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运用因特网,加深对网络基础理论以及基本原理的认知与应用。学生在应用因特网之前,首先要对因特网
在数字时代,数据既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构造、存储、计算相应数据的能力的发展。从应用角度看,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习惯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可以说,“程序驱动”的数字化工具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而且改变着我们的认知结构与思维品质。因而,在“算法与程序实现”模块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学习
读到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地理老师陆纪燕的文章,产生了一个好奇:地理学科为什么青睐微课程教学法?  从马莉莉的《微课程教学法促进地理深度学习发生》、陈霞的《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初中地理课堂深度学习探究》、卢小琴的《翻转课堂:地理学科教学引入微项目学习的意义》和尹志强的《微課程教学法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再到陆纪燕的《微课程教学法与地理实践力培养》,《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2020年已经发表五篇地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是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小学美术教育责无旁贷。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作用,有利于教师根据本地区、本校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实施教育教学。  笔者虽然从事了30多年美术教学工作,但一直
主持人语:自2019年9月采用新课标新教材开展教学以来,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辽宁等5个省(市)大多完成了必修模块的教学,部分省(市)还进行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20年,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课标进行了修订,颁布了最新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更加明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内容模块的结构,增强了教学应用的方向感。当下,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已经
皖南秋  一  收割过的田地,残留稻禾的香气  旷野一片宁静,有如老人的智慧  西风渡江,吹过疏疏的黑白村舍  徽州呵,变得更灰,更水墨意味……  二  雨。空江。寒雁。黃昏像一幅云幕  芦苇沉沉垂着。翠竹如泣如诉  夏花春草的记忆,已埋在落叶下面  惆怅无端。我如此迷恋这褐色的梦土  三  秋天的林子,绚丽,静穆  鹅黄,紫红,树叶缓缓旋落  有的委身流水,杳杳失去了踪影  有的回归泥土,默默等
摘要:本研究将STEM理念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践中,采用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方式,以《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为研究对象,经过探索和实践,增强了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其实践创新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达到了提升STEM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STEM教育;局域网组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5-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