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班级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想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熟知的道理。古人也曰:“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的第一次运动会,我和同学们一起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我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二、创设良好的班风
有了班级凝聚力做前提,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设良好的班风。班内的同学们要团结,但成为胡朋狗党、酒肉朋友固然不可,班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班级发展的方向。
1. 制订班纪班规,让每个学生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班规的制订应是学生自发主动的,要体现出班级的民主性,每位同学都应当参与其中。只有同学们都参与了,大家才能遵守维护班规,才不会让班规流于形式。当然了,这其中也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引。好的班规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班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 班主任为人师表,促进班风的形成。
为了创设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开学初,应勤到位,不迟到,给学生树立正面形象。对于班规,班主任首先遵守。如果违反,当自罚。这样做有助于树立班规的威严,更有利于今后的教育和管理。
3. 培养管理骨干,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
班主任不是时刻都在班里的,同时鉴于头顶教师的光环,有的班内情况作为老师很难了解到,这里就需要班干部的帮助。班干部的作用,不在于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而是调节师生矛盾,促进班级和谐,帮助老师了解班内动向,防患于未然。所以,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的班干部队伍非常重要,班干部在班内起到的作用是班主任所不可替代的。
三、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记得汪广仁曾经说过:“没有情绪的班级,是平庸的班级;拒绝情绪的班级,是悲哀的班级;扼杀情绪的班级,是残酷的班级。”高一的学生还未成年,年轻气盛,必然会对一些班级事务有情绪。在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要坦然接受,正确对待。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扼杀镇压。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班内矛盾,影响班风;处理好了,则会促进班内团结,有利班级良性的积极的发展。
1. 营造班级教育的和谐心理氛围。
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同学们的情绪。作为教师,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捧出高尚的教育爱心,赋予积极的教育情感,增强教育的艺术效果。要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
2. 班级管理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引导。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让学生努力控制自己的情感。要帮助学生发挥情绪调节功能,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这里,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比如激将法、神态表情法(即利用表情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榜样示范法等。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关注一些班内的特殊群体,例如父母离异的同学、初中经常惹事的同学、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同学等。
“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除了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细”观察学生,还要用“严”震住学生。当然,对学生的爱应是“严而有度,爱而有方”,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做到、做好这三点,我想班级建设问题也就解决了。
(作者邮编:402289;详细地址:重庆市江津区白镇马岗路2号重庆工商学校;电话:023-47341441;邮箱:904790445@qq.com)
一、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想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熟知的道理。古人也曰:“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的第一次运动会,我和同学们一起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我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二、创设良好的班风
有了班级凝聚力做前提,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设良好的班风。班内的同学们要团结,但成为胡朋狗党、酒肉朋友固然不可,班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班级发展的方向。
1. 制订班纪班规,让每个学生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班规的制订应是学生自发主动的,要体现出班级的民主性,每位同学都应当参与其中。只有同学们都参与了,大家才能遵守维护班规,才不会让班规流于形式。当然了,这其中也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引。好的班规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班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 班主任为人师表,促进班风的形成。
为了创设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开学初,应勤到位,不迟到,给学生树立正面形象。对于班规,班主任首先遵守。如果违反,当自罚。这样做有助于树立班规的威严,更有利于今后的教育和管理。
3. 培养管理骨干,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
班主任不是时刻都在班里的,同时鉴于头顶教师的光环,有的班内情况作为老师很难了解到,这里就需要班干部的帮助。班干部的作用,不在于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而是调节师生矛盾,促进班级和谐,帮助老师了解班内动向,防患于未然。所以,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的班干部队伍非常重要,班干部在班内起到的作用是班主任所不可替代的。
三、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记得汪广仁曾经说过:“没有情绪的班级,是平庸的班级;拒绝情绪的班级,是悲哀的班级;扼杀情绪的班级,是残酷的班级。”高一的学生还未成年,年轻气盛,必然会对一些班级事务有情绪。在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要坦然接受,正确对待。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扼杀镇压。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班内矛盾,影响班风;处理好了,则会促进班内团结,有利班级良性的积极的发展。
1. 营造班级教育的和谐心理氛围。
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同学们的情绪。作为教师,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捧出高尚的教育爱心,赋予积极的教育情感,增强教育的艺术效果。要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
2. 班级管理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引导。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让学生努力控制自己的情感。要帮助学生发挥情绪调节功能,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这里,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比如激将法、神态表情法(即利用表情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榜样示范法等。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关注一些班内的特殊群体,例如父母离异的同学、初中经常惹事的同学、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同学等。
“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除了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细”观察学生,还要用“严”震住学生。当然,对学生的爱应是“严而有度,爱而有方”,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做到、做好这三点,我想班级建设问题也就解决了。
(作者邮编:402289;详细地址:重庆市江津区白镇马岗路2号重庆工商学校;电话:023-47341441;邮箱:9047904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