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建设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班级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想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熟知的道理。古人也曰:“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的第一次运动会,我和同学们一起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我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二、创设良好的班风
  有了班级凝聚力做前提,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设良好的班风。班内的同学们要团结,但成为胡朋狗党、酒肉朋友固然不可,班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班级发展的方向。
  1. 制订班纪班规,让每个学生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班规的制订应是学生自发主动的,要体现出班级的民主性,每位同学都应当参与其中。只有同学们都参与了,大家才能遵守维护班规,才不会让班规流于形式。当然了,这其中也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引。好的班规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班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 班主任为人师表,促进班风的形成。
  为了创设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开学初,应勤到位,不迟到,给学生树立正面形象。对于班规,班主任首先遵守。如果违反,当自罚。这样做有助于树立班规的威严,更有利于今后的教育和管理。
  3. 培养管理骨干,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
  班主任不是时刻都在班里的,同时鉴于头顶教师的光环,有的班内情况作为老师很难了解到,这里就需要班干部的帮助。班干部的作用,不在于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而是调节师生矛盾,促进班级和谐,帮助老师了解班内动向,防患于未然。所以,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的班干部队伍非常重要,班干部在班内起到的作用是班主任所不可替代的。
  三、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记得汪广仁曾经说过:“没有情绪的班级,是平庸的班级;拒绝情绪的班级,是悲哀的班级;扼杀情绪的班级,是残酷的班级。”高一的学生还未成年,年轻气盛,必然会对一些班级事务有情绪。在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要坦然接受,正确对待。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扼杀镇压。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班内矛盾,影响班风;处理好了,则会促进班内团结,有利班级良性的积极的发展。
  1. 营造班级教育的和谐心理氛围。
  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同学们的情绪。作为教师,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捧出高尚的教育爱心,赋予积极的教育情感,增强教育的艺术效果。要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
  2. 班级管理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引导。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让学生努力控制自己的情感。要帮助学生发挥情绪调节功能,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这里,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比如激将法、神态表情法(即利用表情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榜样示范法等。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关注一些班内的特殊群体,例如父母离异的同学、初中经常惹事的同学、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同学等。
  “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除了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细”观察学生,还要用“严”震住学生。当然,对学生的爱应是“严而有度,爱而有方”,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做到、做好这三点,我想班级建设问题也就解决了。
  (作者邮编:402289;详细地址:重庆市江津区白镇马岗路2号重庆工商学校;电话:023-47341441;邮箱:904790445@qq.com)
其他文献
山里面有一个巫婆村,村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巫婆,有好巫婆、坏巫婆、急巫婆、慢巫婆、馋巫婆、懒巫婆……  巫婆村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巫婆们拥有什么不可思议的魔法?嘘——2015年,让我们悄悄走进巫婆村,开启一场奇幻的探险之旅……  闹巫婆这阵子总是吵吵闹闹,她的邻居静巫婆只好把家远远地搬到了安静的河边。  可是没过多久,闹巫婆还是来了。远远看见闹巫婆,静巫婆赶紧关上门窗,假装不在家。不过,闹巫婆只是
从事教育工作几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感创建一个“班风好,学风良,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不仅有利于学生们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对他们身心的健康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创建一个学生愿学、教师乐教、锐意进取、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呢?下面将结合自己管理班级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角色魅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大家好!  徽州之域,集天地之灵气,黄山之邑,聚人文之精华,拓千年之基业,绘徽州之鸿图,振兴中华之腾飞。  回首徽州,大哉汪王,以身忠贞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伟大英雄形象,爱国亲民的伟大精神,勇毅果敢的刚烈品格,进取求新的魅力旨趣,大智、大勇、大仁、大镰的高尚品质,政清人和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江山所系的旷世忠魂,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高度,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值得华夏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贯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使课堂教学缺乏本应有的活力与灵动。而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我们的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教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应该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以下是我从研多年来的一些个人观点: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
一、知识分析  本部分知识承前:上学期分式计算等。启后:分式方程应用题的解答等。  a.解分式方程一般方法(程序类)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系数为1等。  b.去分母是新学知识点,又是重点,还是难点,一般方法有:  1.简单的公分母非常明显的,两边同乘其去分母类;  2.换元类(课本上删去);  3.利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的类型;  4.去分母前需要整理变形变化的类型。
《中国教育科学》编译部同仁并主编阁下:  顷收到《中国教育科学》2014/07杂志2册,非常感谢。  中国科教扶贫网立足秦巴面向国内外,联络团结全国朋友致力科教扶贫活动,与国内各地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建立互助信任关系,每两年出席全国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年会,关注农村教育发展,洽谈公益合作和交流。  为促成杂志社扩大交流,建议杂志开辟“教育公益”栏目,与全国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建立合作。本编辑室推荐著名公益评论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环节教与学,其主体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为主,教师成为双边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如何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这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由“要我学”向“我要学、我会学”的转变。为使这种
一天下午,大嘴鸭和鸡贝贝在认真地搭积木,鸡宝宝却不停地东翻翻、西找找,希望能找到一个新玩具。  忽然,鸡宝宝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盒子,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维修工具。他开心地欢呼起来:“哈哈,我们可以当修理师啦!”  “哇,好棒!”大嘴鸭和鸡贝贝分别拿起一样工具,准备修一修晃动的椅子。  “修椅子多无聊!我修点儿什么好呢?”鸡宝宝拿着一把螺丝刀转来转去。当看到墙上的插座时,他眼前一亮:“妈妈之前说过,这
如何有效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是一代代英语教学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难题。  听力测试评价目标为通过有关熟悉话题的对话或独白(短文),根据语音、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并从中提取信息。但学生在听力反应及理解时存在的困难有语言方面的困难和母语干扰的问题。  面对稍纵即逝的长的对话或语篇,听话者在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要记忆大量信息,有时会出现当时听得很明白,听完后做题时却又忘记的现象。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尽可能多
今天,院子里来了个身穿黄黑色条纹衣服的家伙。它支棱着两根粗粗的触角,在树枝上不停地走来走去,看起来烦躁得很。  蚂蚁小黑小心翼翼地问:“嘿,你怎么啦?”  “我想在這儿建个家,可是我忘了该怎么做了……”大黄蜂嗡嗡地挠着脑袋。  “来吧,看看我的家,说不定你会想起来呢。”小黑热心地说。  别看小黑的蚁穴在树缝里,里面的空间倒是挺大,有蚁后的王宫、育儿室,还有仓库和休息室。树缝里的蚁穴不仅可以防止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