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Web2.0对机构知识库在设计理念、用户参与度及知识组织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利用Blog进行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管理和交流,利用RSS进行信息的推送和聚合,利用Wiki构建学科知识平台以及通过Tag进行信息的标引与组织。
全文查看链接
2.3 对知识组织方式的影响Web2.0的理念与技术对知识组织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互动,为形成学术交流圈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氛围,促进了机构成员隐性知识的显性化。Web2.0环境下,知识组织方式向更具个性化的自组织模式发展,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系统时刻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一直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学术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再只是网络资源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Blog、RSS、SNS、Tag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网络互动和知识分享中来。如Blog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交互流动;RSS将知识加以过滤、筛选和聚合,为用户提供多来源的“一站式”知识服务;SNS激发了用户的自我操作和相互交流能力;Tag技术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对资源进行自由细致的分类;Wiki运用集体的智慧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知识的组织者,并根据自己的智力判断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组织关注的对象从Web1.0环境下的“知识”向Web2.0环境下的“知识与人(用户)的关系”迁移。知识组织的过程不只是一种序化,还包含对信息价值的评估,知识组织的方法与新技术的结合更紧密,个性化推荐技术、机制也越来越重要[4]。总之,在Web2.0环境下,以自组织为中心,让人与人、内容与内容、群体与群体等充分“流动”和“互动”,使力量发挥到最大,实现了知识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