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小麦产业新模式思考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重庆地区小麦是主要小春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因受比较效益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小麦面积一直呈下降的趋势,从 1997年的55.4万hm2下降到2016年底的不足6.7万hm2。分析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有必要改革小麦传统的栽培模式,并且还需创新小麦产业链条,建议“推行轻简化农机具栽培技术模式,解除劳动力制约;推行耕作制度创新模式,获得更好经济效益;创新小麦产业链条,走特色之路”。
  关键词 小麦产业;现状及问题;新模式;对策建议;重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3.012
  知网出版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508.2143.013.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5-8 21:43:00
  中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属全世界最大,产量也是全世界最多(约占世界产量的29%)。中国因人口众多,小麦消费量也是世界第一,小麦在当前我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中,占到了43%左右。米、面是当前重庆地区人们的主食,小麦常年消费量在160万t以上[1]。
  1 现状及主要问题
  西南麦区(云、贵、川、渝,总人口2.01亿)是我国小麦生产五大优势区之一,优质中筋和弱筋小麦生产优势生态区,小麦曾为主要作物。随着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资价格上涨,种植小麦的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使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下降,近些年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小,种植技术越来越粗放。
  1.1 小麦种植面积严重减少
  我国小麦面积比20年前减少了近667万hm2,近7年稳定在2 400万hm2左右。
  小麦是重庆地区主要小春粮食作物,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面积和总产量在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四大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因受比较效益的影响,自80年代末以来,小麦面积一直呈下降的趋势,从 1997年的55.4万hm2下降到2016年底的不足6.7万hm2。
  1.2 小麦种植基本没有经济效益
  目前种植小麦的最低生产成本约为680元(按667 m2计算),包括:种子费35 元;化肥与农家肥60元;农药25 元;投入劳动力需7个左右,平均以80元/工计达560元。
  小麦的丰收产量按235 kg·667 m-2计,销售价格以3元/kg计,产值只有705 元。
  通过以上计算大致得出,农民劳苦一季后,每667 m2的收益仅为25元。如果遭遇自然灾害,甚至可能入不敷出,从而形成了“种粮不如打工,种麦不如撂荒”的局面[2]。
  1.3 小麦产品的供需矛盾较突出
  面粉是人们主要口粮之一,在消费结构中面食占比20%以上,据重庆市消费年报统计,全市常年人均面粉消费量约50 kg。重庆的大量粮食企业每年必须到省外或国外进口大量的优质面粉,仅酉阳县的一個粮油集团每年外调的面粉就超过5 000 t,每年3—5月重庆粮油批发市场外调的面粉达2万t。若重庆市缩减的小麦面积恢复1/3,全市粮食总量将增加50万t,这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4 本地小麦品种优势不明显,表现出品质不优、抗病性差
  现在重庆地区种小麦的农民都在偏远乡镇,交通和信息相对落后,从事农业的群体大多在50~75岁,农民的科技意识薄。据我们在小麦高产创建县核心示范片调查,农户种几年才有换种的习惯,一直要到种性退化、抗逆能力减弱、产量低才换。品种选择上,部分品种品质差、抗病弱,不利于增产增效。加上重庆独特的高湿、寡日等气候,小麦为中筋或弱筋,品质不如北方,加工出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1.5 小麦生长期间自然灾害较多
  重庆地区是特殊生态区,易形成特殊气候影响农作物生产。如2013年持续的秋季连绵阴雨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整地质量差而推迟播种;2014和2016年在抽穗、扬花时出现低温、阴雨、寡日照天气影响正常灌浆结实,同时锈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为害偏重,造成籽粒不饱满,小麦产量低。
  1.6 鸟害严重,挫伤种植小麦积极性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各种鸟的数量比过去增长很多,鸟害对农作物种植影响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小麦种植影响尤其突出。严重的鸟害会致小面积小麦颗粒无收,农民不愿意独户种植小麦,如果不能进行大面积种植,共同防止鸟害,就会放弃种植小麦。
  1.7 产业链延伸不够,商品化程度低
  小麦作为传统农产品,农村曾有较多的小作坊加工面粉及本地面条。随着农村小麦种植面积锐减,现小作坊越来越少,少量小麦较难用于加工本地面粉或面条,农民收获小麦后,多用于来喂家畜。种粮大户种植小麦后因没有加工链,只有低价处理,不愿意再种。如永川区大安镇大户李刚、秀山县清溪场镇大户杨国种植2年小麦后,苦于没有小麦加工链,放弃种小麦而改种其他。
  2 传统小麦栽培模式需待改革
  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新形势表现在:农业资源约束,供给面临挑战;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居民收入上升,消费需求升级;对外开放,产品竞争压力加大。
  重庆地区小麦种植面积严重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的栽培模式因用工太多导致效益差。有必要改革小麦传统的栽培模式。
  3 重庆地区小麦产业新模式思考
  重庆地区小麦生产要有较大的发展,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需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并且还需创新小麦产业链条,才能扭转困局。
  3.1 推行轻简化农机具栽培技术模式,解除劳动力制约
  重庆多为丘陵山区,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田管理缺乏劳力,故应推行适合丘陵山区轻便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小麦机播(或撒播)、机收;推广农机具和简易高效的栽培技术,推行轻简化栽培,并配套科学配方施肥、综合病害防控技术指导服务,从而节约劳动力,有利于解决劳动力从事农业与务工的矛盾,实现节本增效。   3.2 推行耕作制度创新模式,获得更好经济效益
  传统小麦都种植在坡台旱地,与玉米、红苕、大豆等间套作,为获得全年糧经效益,给玉米让路,小麦种植预留行大,播幅窄,影响产量的提高。建议推行新的耕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3.2.1 实行“菜-麦-玉-薯”周年模式
  前期种菜,套作小麦,菜收获后种玉米,小麦收获后种甘薯。菜(榨菜或儿菜)、小麦实行订单模式,玉米、甘薯可用来喂畜禽。这种周年模式已在梁平区(县)柏家镇推广多年,既可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2.2 实行“麦-菜玉米-夏大豆”周年模式
  前期种小麦,套作菜玉米,小麦收获后种大豆。小麦实行订单模式,菜玉米上市销售,经济效益好,夏大豆实行订单,能给农户或种植大户增收。
  3.2.3 实行“麦-夏高粱”轮作模式
  采用轻简化栽培模式,小麦或高粱在机耕后实行拌种撒播,成熟后机收,产品通过产业链延伸,加工成特色面条或酒,提高附加值。这种模式适合大户或家庭农场,已在潼南区米心镇、群力镇推广。
  以上几种模式,其中的作物种类可以根据情况加以调整,实现有效组合,充分利用资源,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3.3 创新小麦产业链条,走特色之路
  小麦加工难的问题成为当前小麦产业发展的另一瓶颈。为了提高小麦加工转化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建议进行小麦专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拓展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特色小麦产业化经营。引入成型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条件成熟的地方,种粮户可以成立小麦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便于集中成片种植优质、特色专用小麦,面条加工企业收购当地小麦,做成地方特色的面粉、面条,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这有利于统一种植、集中技术服务,可加强管理,提升产品品质,达到真正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如巫山县福田镇永华面业,通过带领当地农民种植地方小麦,收购后加工成有特色的石磨绿色面条,畅销重庆,致富了一方百姓。
  参考文献:
  [1] 卢建文,李伯群. 重庆小麦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4,8(8):49-51.
  [2] 徐发明,黄川.浅谈达川区小麦生产现状问题与高产栽培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11):30-31.
  (责任编辑:丁志祥)
其他文献
樟脑酚(camphorae phenol,CP)为樟脑和苯酚的合剂,是口腔科最常见的消毒药物之一。 1.用途:樟脑酚具有较强的镇痛和较弱的防腐消毒作用,其消毒作用比苯酚弱,而渗透性则较强。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的最常见原因[1]。中国AD患者人数超过570万,AD发病率为6.3例/年[2]。目前,诊断AD仍基于神经心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养殖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动物养殖中,一旦发生疫情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损失,还会威胁到养殖户人身安全,所以防疫检疫工作占据着
白马招觉院是西安地区建寺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佛教初传汉地的东汉永平时期,因此极具历史与宗教意义。在历经了千年风雨之后,如今的白马招觉院已经难以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洪江市相思湖生态旅游项目即将破土动工,这是我市推进"旅游兴市"发展战略的一件大好事、喜事。在此,我代表
摘 要 传统意义上铁观音制作具有独特的操作流程,这样能够保持茶叶较为自然的花果香氣味。由此,传统花果香铁观音制作工艺,在当前茶叶工艺制作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发展作用。基于此,对传统花果香铁观音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以为传统形式的花果香铁观音的工艺制作提供方法指导。  关键词 传统花果香;铁观音;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
随着近年来灌区改造工程的不断建设,辽宁省内灌区渠道衬砌结构形式也在逐渐地多样化,采用的衬砌材料也在与时俱进。基于此,总结了几种适用于北方寒区的渠道防渗抗冻胀技术,选
摘 要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满足人们日常增长的物质生活要求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影响着小麦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基于此,以小麦的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病虫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2
摘 要 刺黑竹笋作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蔬菜,不但有着鲜甜脆嫩的特征,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的价值,因此在市场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由于刺黑竹现在主要由农民自家种植,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加之刺黑竹种子资源稀少,刺黑竹产业发展及培育主要是靠分株移栽,人力成本较高,而且刺黑竹对于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刺黑竹的大面积种植。基于此,针对重庆市南川区刺黑竹发展状况对刺黑竹分株移栽栽培技术进行深
在以铜川市为代表的陕西渭北地区开展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养殖试验示范工作,采取池塘养殖和水库网箱养殖对比、单养与混养对比、人工浮性颗粒饲料喂养和天然水生物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