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瓷画中,有许多品种的画法很特别,甚至有些怪异。当你有心要去解读它们的画意时,一定要注意:画中的特别和怪异之处,正是画师们在强调的地方,往往能发现真正的画意所在!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本文选择的这组瓷画,是明代产量很大的一个品种。它的画面很简单:一只甲虫,似乎倒立在地面上,或树桩上;甲虫的旁边有一些植物的叶子;天空中有一轮太阳。这画面是不是有点怪异?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种瓷画时,或许以为它可能是画师们的随意之作。但是当你把一组这种瓷画放在一起看时就会产生好奇:画师为什么要画这么多这样的图案?因为瓷器是一种商品,目的是要销售,越是产量大的瓷器,纹样越是要精心设计,而且其中必定含有某种特定的吉祥寓意,这样才能吸引顾客来买。对这样的瓷画,我们就要从画面中的怪异处入手,来找破解画意的突破口。
首先,画中的主体物象为何是甲虫?明清瓷画中画昆虫的不少,蝴蝶、蜜蜂、蜻蜓、蜘蛛、蚱蜢等等都很常见,但画甲虫的似乎仅此一例。其次,甲虫为何都把背上圆圆的甲壳朝向观画者,而正面、侧面等其他角度的甲虫却看不到?其三,每幅画中的甲虫为何都只画一只?将这几点放在一起思考,可以得出结论:画师们明显是在强调“甲虫”、“一只”,简称“一甲”。于是进一步的思考就成了猜測“一甲”表示什么的问题。
“一甲”在明代社会是个高大上的名词,它专指科举考试最后殿试时录取的前三名。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一甲”。所以,图中一只甲虫的寓意极可能是表示科举中的“一甲”。
光有“一甲”,显然不是画意的全部,应该还有其他的说法。那么,在“一甲”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呢?此时我们可关注画面中的另一个一致之处:所有画面中的植物叶子,都成组地排列成扇状,每一片叶子又都是一头尖的狭长条形状。这不是随意画的,而是在刻意表示竹叶。竹叶在明代瓷画中常用来表示“祝愿”之意,因为“竹”与“祝”是谐音。以竹叶陪衬“一甲”,就有了祝愿科举高中“一甲”的意思。
到这里,我们大概已经猜到百分之六十的画意了,可算及格。但画中还有画意有待进一步揭示。
继续细审画面我们可以发现,画中甲虫的姿势相当统一,也相当特别:都是头朝下,双脚在上,如倒立一般。这又有什么寓意吗?有的。要理解这个姿势,还得结合画中的另一个元素:天上的太阳。从甲虫与太阳的关系看,甲虫的两条后腿绝大多数都是朝着太阳的。这其中隐藏着的一层含义是“蹬天”。太阳代表着“天”;甲虫后腿朝上,含“蹬”意。两者联系在一起,即“蹬天”。“蹬天”通过谐音转指,即是“登天”。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将“一甲”与“登天”相结合,此画的基本画意就是“一甲登天”!再联系竹叶之“祝”,整幅瓷画的画意应该是:祝愿在科举考试中一甲及第、一步登天!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幅明代瓷画的题名应是“一甲登天图”,属于科举题材。与其他科举题材瓷画如“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状元及第”等不同的是:“一甲登天图”不光是祝愿考生高中“一甲”,更进一步是要通过“一甲”达到“登天”的目标。这里蕴含的志向更远大,因而会更受民众的喜爱。难怪它的画面虽然简单,却在明代瓷片中有着很大的存世量。
本文选择的这组瓷画,是明代产量很大的一个品种。它的画面很简单:一只甲虫,似乎倒立在地面上,或树桩上;甲虫的旁边有一些植物的叶子;天空中有一轮太阳。这画面是不是有点怪异?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种瓷画时,或许以为它可能是画师们的随意之作。但是当你把一组这种瓷画放在一起看时就会产生好奇:画师为什么要画这么多这样的图案?因为瓷器是一种商品,目的是要销售,越是产量大的瓷器,纹样越是要精心设计,而且其中必定含有某种特定的吉祥寓意,这样才能吸引顾客来买。对这样的瓷画,我们就要从画面中的怪异处入手,来找破解画意的突破口。
首先,画中的主体物象为何是甲虫?明清瓷画中画昆虫的不少,蝴蝶、蜜蜂、蜻蜓、蜘蛛、蚱蜢等等都很常见,但画甲虫的似乎仅此一例。其次,甲虫为何都把背上圆圆的甲壳朝向观画者,而正面、侧面等其他角度的甲虫却看不到?其三,每幅画中的甲虫为何都只画一只?将这几点放在一起思考,可以得出结论:画师们明显是在强调“甲虫”、“一只”,简称“一甲”。于是进一步的思考就成了猜測“一甲”表示什么的问题。
“一甲”在明代社会是个高大上的名词,它专指科举考试最后殿试时录取的前三名。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一甲”。所以,图中一只甲虫的寓意极可能是表示科举中的“一甲”。
光有“一甲”,显然不是画意的全部,应该还有其他的说法。那么,在“一甲”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呢?此时我们可关注画面中的另一个一致之处:所有画面中的植物叶子,都成组地排列成扇状,每一片叶子又都是一头尖的狭长条形状。这不是随意画的,而是在刻意表示竹叶。竹叶在明代瓷画中常用来表示“祝愿”之意,因为“竹”与“祝”是谐音。以竹叶陪衬“一甲”,就有了祝愿科举高中“一甲”的意思。
到这里,我们大概已经猜到百分之六十的画意了,可算及格。但画中还有画意有待进一步揭示。
继续细审画面我们可以发现,画中甲虫的姿势相当统一,也相当特别:都是头朝下,双脚在上,如倒立一般。这又有什么寓意吗?有的。要理解这个姿势,还得结合画中的另一个元素:天上的太阳。从甲虫与太阳的关系看,甲虫的两条后腿绝大多数都是朝着太阳的。这其中隐藏着的一层含义是“蹬天”。太阳代表着“天”;甲虫后腿朝上,含“蹬”意。两者联系在一起,即“蹬天”。“蹬天”通过谐音转指,即是“登天”。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将“一甲”与“登天”相结合,此画的基本画意就是“一甲登天”!再联系竹叶之“祝”,整幅瓷画的画意应该是:祝愿在科举考试中一甲及第、一步登天!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幅明代瓷画的题名应是“一甲登天图”,属于科举题材。与其他科举题材瓷画如“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状元及第”等不同的是:“一甲登天图”不光是祝愿考生高中“一甲”,更进一步是要通过“一甲”达到“登天”的目标。这里蕴含的志向更远大,因而会更受民众的喜爱。难怪它的画面虽然简单,却在明代瓷片中有着很大的存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