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哌嗪类抗组胺药物与变应性鼻抗组胺药主要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及荨麻疹等变应性疾病.临床应用的抗组胺药物中,哌嗪类药物占有很大比例.在第
【机 构】
: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辽宁锦州,121001;辽宁医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哌嗪类抗组胺药物与变应性鼻抗组胺药主要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及荨麻疹等变应性疾病.临床应用的抗组胺药物中,哌嗪类药物占有很大比例.在第1代哌嗪类抗组胺药物中,代表药物为羟嗪及去氢羟嗪,因其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及抗胆碱能效应等副作用的发现,逐渐广泛被第2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在第2代哌嗪类抗组胺药物中,以西替利嗪为典型代表,其不经过肝脏代谢,无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广泛应用.随着对药物的不断开发研制,第2代新型哌嗪类抗组胺药物左西替利嗪于21世纪初上市,因临床疗效好及安全性高的特点逐步用于临床.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吗啡用于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镇痛药配方为吗啡5 mg+氟哌利多2.5 mg+1%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共计100 ml;B组镇痛药配方为舒芬太尼50μg代替A组配方中的吗啡.设置负荷剂量为5 ml,背景剂量为3ml/h,PCEA
目的研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引起的先天性肾积水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先天性肾积水中的表达定位。方法分别留取肾积水患儿5例、对照组2例组织标本,先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再用胶体金做示踪物对病变组织进行免疫电镜观察,观察标记物所在位置,了解其在不同组织表达的差异性。结果透射电镜:积水肾实质细胞核间隙局部增宽,滤过膜的基质局部变薄、裂孔膜部分缺如、细胞核核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超声检查情况,评价超声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价值,探讨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声像分型.方法 对32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和60例愈合良好的声像图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32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超声影像有其特异性.根据声像图表现和切口愈合的病理变化过程,归纳为三型:实性非均质型、混合型和类囊肿型.结论 剖宫产术后的超声检查能及时为临
目的检测血浆miR-655表达水平,探讨miR-655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73例乳腺癌患者、25例乳腺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miR-655表达水平。分析miR-655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用miR-655指标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患者的血浆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