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揭示真相的伟大艺术——论《比利·巴德》中的文学主题

来源 :国外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曼·麦尔维尔的中篇小说《比利·巴德》免除了英美文学中惯常的道德训诫的负担,引经据典、迂回曲折地传达出这样一个寓意:文学,尤其是小说艺术,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称得上是一门“揭示真相的伟大艺术”(麦尔维尔评论莎士比亚作品的话)。它以多元的视角和真实的细节呈现由内而外地揭示了被历史话语、政治宣传以及神话、宗教、哲学和文学典籍所遮蔽的历史真相、文明真相和人生真相。本文从三个方面解读麦尔维尔如何用文学的形式揭示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文明真相和人生真相,以此构建他所期待的美国民族文学,并在文学中寄托他自己的精神信仰。 In the 19th century American novelist Herman Melville’s novella “Billy Bud” dispenses with the burden of customary moral precepts in Anglo-American literature, quoting the code and twists and turns to convey such an implication: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 novel Art, as a narrative, can be described as a “great art that reveals the truth” (as Melville remarks on Shakespeare’s work). With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real details, it reveals from the inside out the historical truth, the trut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truth of life which are obscured by historical discourse,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myths, religions, philosophies and literary books.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Melville reveals the historical truth, the trut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truth of life concealed in the form of literature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American national literature that 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and to place his own spiritual belief in literature.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龙。格子龙就是一条很不一样的龙——他一生下来,身上就长满了格子一样的花纹。  这天,格子龙正在一条美丽的小路上走着,忽然有人叫他。  啊,是黑龙王和白龙王!他们打算下棋,没有棋盘,叫格子龙帮忙。呵呵,格子龙身上长满了格子,他趴在地上,后背就成了最好的棋盘。  黑龙王和白龙王开始下棋了。背上好痒啊!格子龙强忍着,一动也不动。  第一盘黑龙王赢了,第二盘白龙王赢
汉诺威展览会议中心座落在联邦德国汉诺威市,它是通过有限招标建造而成的,主要采用悬挂式承重结构,形状各异、高低错落、外观造型活泼且新颖独特,该工程获方案设计一等奖。
从小到大,我似乎都与“胖”这个字有缘。胖既给我带来了快乐,也给我带来了烦恼。  小时候我长得非常可爱:圆圆的脑袋,胖墩墩的身体,再加上一个滚圆的肚子,似乎就是一个大气球。一笑起来,我的脸上就露出了两个小酒窝,大家都说我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胖宝宝。由于大家都喜爱我,所以我也胖得“理所当然”,于是,我的体重就这样日益增加,小小年纪,就挺了一个“将军肚”……  随着年龄的增长,胖让我越来越烦恼了,每次上体育
嘿!大家好,我是海洋巨无霸——蓝鲸。我像鱼不是鱼,那我是什么?告诉你,我是哺乳类动物。嘘!别被别人听到了!  最近,海里举行了一场鱼儿运动会,其中有个项目叫做:海底马拉松。“马拉松,天助我也,以我的体型想赢得这场比赛,简直是易如反掌。而且以我这身与鱼一模一样的外形,肯定能混进去。”于是,我瞒着家人,去报了名,报名处的螃蟹老师看了看我说:“就是体型有点大,通过。”“哦耶,通过了。”我说。  过了五天
“每个年代均有属于那个年代的使命,只要实现了,就将推动人类进步。”海涅于1831年在他的《旅行心影录II》中如此写道。同年,瑞士Jura地区Saint—Imier(圣耶米)山谷的Louis Rodolphe Agassiz牧师和儿子Auguste Agassiz看中了制表业,次年Auguste成为Comptoir Raiguel Jeune钟表公司里的合伙人,正式进入钟表业,这也成为浪琴最早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