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茶,那人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之于武夷山,是土壤、空气、植被的滋味被不断吸收后,终于有了一座山在味觉上的无数可能性;而茶之于武夷山人,是维持生计的工具,是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也是自己热爱且擅长的手艺。每一杯出自武夷山的茶,都是风土条件与人类工艺的合并。这世间若要多一泡好茶,茶也好,人也好,哪个都跑不掉。
  山场,茶人与山对话
  清明前绵雨不断,把武夷山的山色浸得湿润透亮。我们试图逃脱三坑两涧的路标指示,寻找另一条通往山场的隐秘小径,却像贸然闯入茶之国度的外来者,在极其相似的沟壑岩石间迷失方向,身在其中,却无法辨其所踪。
  如果能有幸跟着茶人走山,想必会是全然不同的体验。所谓“山场”,其实也类似茶田,意指茶叶的生长环境,是茶叶的内质基础。在武夷山,岩茶的山场共有大大小小上百个,被具体细分到了某山某坑某涧,每个茶人拥有各自不同的山场,像照料一亩土地那般,依循时节管理茶田。以正岩为例,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为采茶季,七八月要为山场翻土,十月则要松土除草,而如更新土壤等工作,则要在整个下半年陆续进行。曾有人戏言:“山场会越长越像它的主人。”茶人在这里付出了多少心力,都会如实反映在茶身上。
  所以当武夷山人谈论山场时,他口中的“慧苑坑”“悟源涧”“流香涧”绝不只是一个地理坐标,而是一部迷你的地方风物志。仅是面积76平方公里的正岩山场,土质气候就拥有复杂微妙的变化,致使同一个山场的坑涧气息和岗顶风味各有千秋。因此在正岩、半岩这样的大范围内,武夷山茶人又划分出大小不一的山场,不同的岩和峰,不同的坑和涧,再细分下去,还有阴面、阳面之分,每个山场都拥有具体地质环境中的小气候,生长在不同山场的茶,一定拥有与别处不同的、也许只有反射灵敏的味觉神经才会发现的独特韵味。
  武夷茶人有言,好山场的茶值得耐心去喝,用沸滚的水反复冲泡,茶香茶味会越泡越淡,但山场气息却越泡越清晰。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纳土壤、空气、植被的滋味,将山场气息融进自己的骨子里。无可复制的自然味道,使茶本身充满生命张力,而茶人做茶,便是与山、与风雨、与时节对话。对武夷山人而言,这并不是什么神秘天赋。一位经验老到的茶人,能够将不同山场的地质条件和植被分布谙熟于心,并根据每一年的气候状况,选择不同的做茶方式,是为“看青做青”。我们曾与龚兴隆师傅一同前往“水帘洞”,路上偶遇一条无名坑涧时,他随口说起这里在修建观光道之前,原本两侧岩群耸立、植被茂密,利于水汽下沉,因此坑底的茶都有一股独特气息,且水感较好。简单三言两语,就将这条坑涧的地理特征、植被气候以及茶树特性一一对应,令人叹服。
  除吸收自然的味道之外,岩茶在茶人手中经历繁复的制茶工序,还将产生另外一部分香气。如花香,其实可以通过低温长时间萎凋,使花香烃类物质生成。在茶青萎凋时,从花香、果香到蜜香的转化往往就在一瞬间,完全依靠茶人的直觉判断。这样的等待看似乏味,实则需要茶人调用自己所有的感官,追溯、辨识、预判出适合每支茶的香气。这是一种长期生活在山林中的人所独有的感官经验积累,所以武夷山茶人的味觉,一定与大自然相连。当深褐色茶汤入口时,他们能迅速品饮出自己熟悉的风土味道,甚至精确辨识到一花一木,像对待自己的母语般无需思索。正如回应山房应红的精辟总结:“武夷岩茶的成长史,也是武夷山茶人的成长史。”每一杯出自武夷山的茶,都是风土条件与人类工艺的合并,也是茶人与山反复对话后留下的诗集。
  制茶,生活当如是
  离清明没剩几天,桐木村终于云销雨霁,潘柳璐告诉我们:“可以做茶了。”于是一行三人跟着她的车,驶进福建与江西交界处的黝黝深山中。因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村自1979年起便不再对外开放,偏偏这里又是世界最早的红茶发源地,拥有独特的正山小种制作工艺,二者相加,更为这里晕染了几分传奇。
  潘柳璐家位于桐木村三港,是整个村的商贸中心。许是因为临近茶季,最近有不少年轻人都如归家候鸟般,陆陆续续回到村里。听说一起进村的还有江西来的一批采茶女工,趁着天晴,她们早早就受了委托,带着干粮和背篓赶往1000米海拔的深山,要到傍晚才会背着满篓茶青回来。我们抵达时天色尚早,虽然还没见着茶青,但迎面而来的招呼声已经都与茶有关。“今天你们家上山采吗?”又或是“你看今天能采多少?”问话人的语气,跟询问对方“今晚家里吃什么?”也差不了多少。听起来茶季采茶是件理所应当的事,但每每遇上这个时候,采茶依然是唯一重要的话题。
  依照经验,桐木的采茶季要清明后才正式开始,金骏眉、小赤甘、大赤甘、老枞依次采摘。和別处规整的茶山不同,桐木的茶树性子野,大多散落在乱石与泥土之间,而且深藏不漏,有时一株低矮不起眼的茶树可能就有近百年的高龄。原始森林的物种多样性使桐木的正山小种拥有独特气息,同时也增加了人工采摘的难度。今天采茶工上山,估计也只能采到为数不多的明前茶。但桐木人好像不太在意这一天的收成如何,偶有已经采到茶青的人坐在家门口不慌不忙地摇青,几个邻居热络地围在旁边,打趣着:“今天还能采这么多啊?”他也只是嘿嘿一笑,顺道就话起家常。用潘柳璐的话说,做明前茶,是为了拿来跟明后做的茶有个对比。这更像是为迎接之后长达数月的制茶季所做的一次热身,世代为茶的桐木人,早已憋足了一股劲,技痒难耐。
  夜幕四垂时,我们终于见到刚从挂墩摘下山的茶青,还带着深山的味道。潘柳璐收了十几家的茶青,称重记账,也才不过十来斤芽头。她打算今晚通宵,做出明前的最后一批金骏眉。三港的夜色清冷,只有一户人家搭了露天灶台,一锅锅煮着刚从山上挖回来的笋。当我们走进潘家的制茶房,顿时觉得又暖又香,茶青被潘父铺在竹筛上萎凋,一阵一阵发着清甜。见我们几个使劲吸着鼻子闻,他觉得有趣,自得道:“桐木的茶就是香吧?”
  潘父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隔天中午,我们如愿喝到这泡金骏眉,果真茶汤金黄、自带幽香。一边喝着,一边贪心地想:若是在五六月份做大茶的日子,或许还能见到桐木村松烟四起的景象。听说到了那时,桐木人会把一筐筐茶青运进做青的“青楼”里萎凋和烘干。整座三层高的木质房就像是一个巨大炉灶,通过烟道与柴灶相连,烧松木明火的热气进入焙茶房,茶胚在干燥过程中不断吸附松香,最终形成桐木正山小种特有的松脂味,而那,便是世界最初认识桐木时闻到的味道。   茶人,山中自有福分
  身边许多做茶的武夷山朋友,大多是夫妻档。女生带着山一样的灵气,脑海里总有无数关于茶的想法和计划;男生则有山一样的持稳,年复一年心无旁骛地认真做茶。茶人世家,要顾生意也要顾手艺,還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组合?
  应红和吴忠华师傅就是一对让人羡艳的眷侣。听说把应红娶进门的第二天,吴师傅就拉着她去仙店村看了一座山,很快,这里成为“回应山房”。白墙灰瓦、水榭楼台,不仅满足了应红“择一地而居,盖一座屋舍”的向往,也有吴师傅做茶所需要的一切。每次拜访回应山房时,车都要先行驶过一段狭长曲折的田埂,司机总是再三与我们确认地点,不敢相信有人住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如此迟疑地寻觅着,抵达山房时,真会有一种误入秘境的隔世之感。
  虽然把家和茶房都搬到山旮沓里,但回应山房做茶却最忌闭门造车,反而“斗茶”氛围很浓,不单喜欢自家人关起门来比试,还喜欢跑出去参加斗茶赛,跟别人家斗。在应红眼中,“茶人的江湖,就是斗茶”。每年秋末冬初,天心村的斗茶赛如期举办,像武林大会般召集天心村的制茶高人同台竞技。因天心村的山场就是正岩山场,所以这里的斗茶赛就是用最好的茶底比拼茶人功力,如紫禁之巅的决战,因为有门槛而显得更有水平。应家人从不避讳自己将胜负看得很重,在应红看来:“一个做茶人服输了,还做什么茶?”往往临近比赛的那两个月,夫妻俩就把自己关进做茶室和审评室,在上百款茶样里精挑细选,反复选样、拼配、调试,才终于选定参赛的茶叶。而应红的父亲应魁寿老师更是出了名的“好斗”,每一泡茶到他嘴里,唯一的审评标准就是“是否擅斗”,从工艺风格到滋味性格全关乎一个“斗”字。
  属于茶人之间的“斗技”,其实也带有“玩茶”的意味。像武夷山的商品大红袍,就不是一个树种,而是由不同茶种品种拼配而成,因此好的茶人也要是一名好的“设计师”,如同茶的月老,要让相互之间合适的茶搭伙过日子,达到香、水、韵的和谐。这样的趣味,被应红和吴师傅当成一种创作。自2013年开始,每年回应山房等级规格最高的那一份茶,就是他们为伴随女儿念念的成长而专属定制的“念念不忘”。以那一年的念念为灵感,吴师傅年复一年设计更新着这支茶的原料、工艺、风格和品种,把自己心目中的女儿描绘在茶里,将她的弱点和匮乏,视为成长的特点和必然。两岁之前,念念还很文静,笑起来带着春光明媚般的天真可爱,所以那两年的“念念不忘”基调明媚、气淡幽闲,甚至天气好的时候还能闻到婴儿身上粉粉的奶香;而四岁的她变得调皮,学会了张牙舞爪地耍赖,所以茶里加大了倒水坑肉桂的野蛮茶劲,但蛮劲过后,就是栀子花和鲜嫩橙花的清甜弥漫开来。应红说:“这就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多调皮捣蛋,在我们心里都能温柔地开出娇艳的鲜花。”
  聊起这些事的那个下午,我们坐在回应山房的庭院里,喝着应红泡的老枞水仙。再过不久,武夷山的茶季将至。茶人们不紧不慢,享受着最后一段悠闲的时光。此行路上有好些人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天生懂茶、爱茶,但最终,武夷山人有机会通过茶,在与山共处的生活中自愉自足,这是一种福分。
其他文献
“其地山川匼匝,民朴而勤,物产足以自给,陶埴且以致远。”取之于山的瓷土为德化人开辟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计与生活,如今他们依然领受山的馈赠,并持续创造出凝聚了山之精神的陶瓷,陶瓷亦是他们由山联想起的最柔和温润的存在。  此地同若干年前一样,被连绵起伏的山峰所环绕。历经上亿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地下蕴藏堆积着高岭土、瓷石、紫砂矿、白埴土、石灰石、鉀长石、粘土、石英石等丰富的优质瓷矿,采矿者循着矿脉从山腹横穿
期刊
尽管石鼓村也被称为陶艺村,但因为村落本身的分散,此处的个人柴烧工作室并没有呈现如洞上陶艺村那种明显的聚落。赖秀践的“一玄手造”柴烧工作室就隐于公路旁的小路拐角的一间乡间小屋内,她不久前才将工作室搬到石鼓村,院子的一侧是用于烧制陶器的无烟窑,当下赖秀践正在拉坯,尚未准备烧窑,“我一般是一年烧三次陶器,一次大概四五百个,都是自己做的日常器物,盘子、碟子、杯子等。”等到烧窑时,她也会“骗”一些朋友来帮忙
期刊
一到夏天,谁能抗拒海洋的邀请呢?当成束的日光被波浪切割成细碎的金屑,铺满整片海域时,光是凝视这样的画面,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更何况比起踏实的陆地,海洋的漫无边际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对自古以来的航海家们而言,当船舶驶出港口,他们的生活才真正开始:神秘的海岛,等待被发现的新大陆以及随时发生的冒险,为航海赋予了浪漫的底色。尽管当航行结束,船锚被抛上岸,一切的浪漫也随之戛然而止,但当他们逐步描摹出完
期刊
藏在长泰县内大山深处的古山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座宛如桃花源的古村落每年三四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成簇金黄的油菜花田成为了许多人专程前来的理由之一,毕竟开满田野的油菜花无愧于“花海”的美誉,与纯净蓝天映照下,春意更盛。  论对季节的敏感,植物显然要优于人,它们通过自身生长来感知四季更迭,人则借由观察它们来获悉时节。倘若说漫长的冬季是万物酣睡的季节,那么春天就是一株默默抽芽的桃树,弥漫
期刊
眼前的泰国并不仅是印象中贴着“便宜”“就近选择”标签的目的地。我们在这个声色丰杂的国家里发现不同,也试图理解土著视角,在旧货市场与二手商店里、在海洋贈与的礼遇和波澜里、在每一餐随性却美味的餐食里,证实了一种遵从内心的自在生活法则。  越来越多的人用珍惜、欣赏的态度对待这些带有别人印记的物品,毫不在意旧物一度被视为“穷人的选择”,而是将其重新定义为忠于自身审美,不被世俗消费观所绑架的消费方式,并引领
期刊
回首三月里的黄山太平湖村跑,你是否还记得竹影染青的山峦、掩映在云雾间的青瓦白墙、还有那揉进春日微风、带着山花香气馥郁而来的黄山太平湖新华乡。这次,我们将村跑之旅里的诗情、温柔和善意,在春风沉醉的三月中,向你们娓娓道来。  春天,是一年中最值得激赏的季节。它让生活于城市中季节感单薄的人们,能在与万物更迭的馈赠中交换情感,接受自然丰厚的馈赠——清晨听鸟叫晒太阳,顺时而食去山林里挖笋,就着湖鲜炖煮一锅汤
期刊
同事听说我要采访语涵时,都忍不住替我担心,“她总是会说出一些让大人意想不到的理论,你绝对想不到是一个11岁小姑娘说出来的,没准你会接不上她的话。”于是,没怎么和小朋友打过交道的我,抱着好奇又忐忑的心情开启了一场与00后小村卷的对谈。  在刚结束不久的黄山村跑中,我们发现语涵是个“有主见、爱思考的孩子”。她会和妈妈站在路边仔细讨论“这只鸡到底是公鸡还是母鸡”,并且举出一大段论据。当妈妈觉得城市孩子很
期刊
愉悦,是孙军一直追求的生活状态。她总说:“当你拥有爱好或真正想做的事,它一定会支撑你的生活,让你对未来不再茫然。”因此她不断地发掘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一切,比如参加村跑、尝试烘焙、成为一个“杯子控”以及成为厦门市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以此为契机也开启了她的“世界博物馆之旅”。    如今人们说起旅行,不再是单纯的游览风光,而是渴望能发现不一样的城市。体验当地的饮食、参观古建筑、参与民俗活动等,皆是人们试
期刊
一座村庄的红砖故事  自两年前起,史文沧正式带着砖雕技艺入驻厦门市翔安区黄厝村,他的工作室位于原黄厝学校内,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告诉他,这栋红砖建筑是村里特地请了泉州惠安的师傅来盖的,说来正巧是史文沧的老乡,所以老人们开玩笑说,这是当年的老师傅让他又带着红砖回到黄厝。和老师傅不同的是,史文沧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想要将红砖雕刻推广成为一种具有参与性的公共艺术活动,让这座仍留有红砖古厝的村庄,真正懂得珍惜
期刊
在太平湖村跑邂逅春光里绽放的人生  初次见到茉莉,便如相识已久的老朋友,充满太多欣喜。看过茉莉写的《亲爱的生活》这本书之后,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们。“愿你成为比先前更好的人,更加温柔且坚定,温暖且有力量。”。正所谓书如其人,人如其书,与茉莉的聊天中,茉莉用她特有的云淡风轻,温和地述说着,三儿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从玻璃窗透过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一帧幸福的电影胶片。  或许,茉莉与三儿的故事,一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