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坏死与致盲性眼病的关系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uoqiangs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性坏死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区别于凋亡和自噬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1、RIPK3和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介导。程序性坏死可由死亡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激活而引发。近年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在多种致盲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探讨程序性坏死的相关分子机制,就程序性坏死与多种致盲性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和青光眼的关系以及程序性坏死的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8,54:234-240)

其他文献
0引言在校园网络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实际需要、管理意识偏差和网络运营意识的不足,普遍都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倾向。随着网络规模的急剧膨胀,学校网络在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数字化信息的最重要传输载体,如何保证学校网络软件能正常地运行不受各种网络黑客及病毒的侵害成了不可回避的一个紧迫课题。1网络风险分析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一系列眼部症状,青光眼相关视觉功能检查结果与偏头痛有关。尽管偏头痛患者间歇期无症状,但青光眼相关检查(视野、电生理、眼底成像)仍存在异常。多数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往往忽视眼部问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合并偏头痛人数较多,尤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本文针对偏头痛对青光眼临床检测评估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
0引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更新升级、网络功能的开放,出现了很多蠕虫、木马、脚本病毒、宏病毒,后门病毒等[1]恶意传播代码及病毒,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破坏操作系统和重要数据、泄密、网络瘫痪等破坏性问题,影响老师讲课、干扰学生练习、上交作业和教师科研的开展。为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应用,对病毒进行有效防御和防治[3]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实验
【摘 要】在有机合成化学发展过程中,许多天然有机物的发现,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成功和变化多样的有机合成反应和技术的出现与完善,使有机合成化学已发展到系统逻辑的推理的阶段,而不是一味地类比于无机合成化学。人类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社会实践活动或是科学研究,都是按照美学规律进行的。  【关键词】有机合成 路线设计 美学原则  在有机合成化学发展过程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以及有机化
0引言高校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我国高校都进行信息化建设,但各个高校信息化水平不一样,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需要,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教育部都要求高校信息透明,高校信息化建设依靠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促使高校信息化建设成为可能,高校信息化建设对计算机网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恒通)是新中国城市客车制造先驱者和推进者.为了践行环保节能主张,公司决定在九寨沟景区推行纯电动旅游客车,并选择西门子作为客车动力总成系
0引言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校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到校园的教学科研和日常运行,小到师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依赖网络。但网络安全建设却相对滞后。为此,我们要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并且应用到数字化校园的实际建设中去。1数字化校园关键实现技术
目的克隆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特异性抗体M2的三个靶抗原:支链2-氧酸脱氢酶(BCOADC)、丙酮酸脱氢酶(PDC)及2-氧戊二酸脱氢酶(OGDC)的部分基因片段.表达BCOADC、PDC、OGDC的抗原多肽片段,并将其连接形成三联体(BPO),用于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方法针对三个靶抗原表位设计引物,通过反转录PCR方法,从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中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pQE
0 引言rn中国刑警学院校园网络始建于1999年,历经多次升级改造,2015年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校园全覆盖.校园网主干为双核心双万兆互联,主要区域采用万兆上联,其余为双千
目的 观察兔视网膜下非活动载片植入后视网膜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7只,随机分为手术组、伪手术组及对照组,3组分别为12、12、3只兔.手术组和伪手术组再分为手术后7、15、30、60 d亚组,每组随机分配3只兔,手术组为非活动载片植入,伪手术组非活动载片植入随即取出.于手术后7、15、30、60 d处死动物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于饲养30 d后处死动物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