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建化学特色课堂的几点设想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化学特色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引领课堂;从实验创新中激趣,激活课堂;从情感教学中坚持,感动课堂;从对比实验中求真,精致课堂。
  关键词:生活化学;创新激趣;情感教学;对比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7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3年12月有幸被推荐参加2013年苏州市第三十一届中学化学教学年会,作为新进苏州的化学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这是学习的好机会,来之不易。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通过全过程的学习的参与,自己得到了许多成长,现在把自己的一点随想撰写成文和大家分享,言有不当之处还请多交流指正。
  在活动中听了三位名师的课堂,受益很多。第一节是王老师的课,激情中彰显创新特色,化学实验的魅力吸引了所有听课老师;第二节是严老师的课,化学实验也可变“废”为宝,多角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第三节是周老师的课,生活化学成为学生认识新知主角,化学的生活意义在无声中渗透。通过三位名师课堂的引领,我认为创设化学特色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引领课堂
  走进周老师的课堂,讲台上摆放着许多生活中常用品,铁锅,衣服衬,干电池,暖宝宝等,台下坐着济济一堂的学生和老师。在这寒冷的冬天,周老师却脱下了厚厚的外衣,才开始正式上课,第一个问题就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觉冷呢?你们知道我的秘密在哪里?这就是这小小的暖宝宝给我带来了温暖,现场剪开暖宝宝,展示里面成分,解读说明书,还用磁石验证铁粉的存在,同展示使用前的和使用后的样品,对比二者颜色上差异,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为什么要撕破包装才能发热呢?指导分小组,各组交流讨论,设计铁生锈的条件探究的实验方案,并由小组进行交流展示,并要求小组成果通过图示的形式把实验设计内容表现出来,再由小组成员进行解读,老师点评适时奖励,形成共识,最后通过老师事前的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确认识铁生锈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对铁生锈知识要点有了全面了解。引导学生对铁锈认识教学更是精彩,一手拿起铁锅,高高举起,一手握紧锤子,在铁锅上敲打,红色的铁锈纷纷落下,此时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刚刚看到的铁锈有什么认识呢?请和你小组成员交流一下,这样铁锅还能炒菜吗?你家的铁锅为什么没有像这样呢?接下来小组交流防锈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图片展示生活的自行车,实物展示老师准备的各种小物件,也可要求学生从教室内寻找防锈的知识,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平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最后引导思考这些作过贡献的生活金属制品怎么办?很自然地又回归到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回收再利用,整堂课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学生兴趣一直很高,理解接受和课堂反馈都让所有听课老师十分惊叹,惊叹同时更有思考。面对现在学生生活的常识太缺乏,很多时候没有真实的体验,就像不知道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气体,家里食盐是什么颜色,怎么向汤里放盐一样,面对这样的学生,空洞的教学语言,不一定能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我们何不把这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带进课堂,让他们体会生活中化学知识,课堂中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过程,思维上既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又能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因此化学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让我们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构建课堂教学内容,降低学生认知上难度,这样,化学对某些学生而言也就不会成为“难懂天书”了。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不断研析课标和教材的同时更要研究生活,因为贴近生活的导入,有利于降低学生认知陌生度,加大课堂真实体验,学习会更有信心,课堂效益会更好。
  二、 从实验创新中激趣,激活课堂
  走在王老师课堂的窗外,就发现学生课桌上摆放着一排排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装置,很是惊奇,教学十多年还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实验在班级中大规模的阵势。一是本实验安全性,二是实验后的尾气处理,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带着疑问我走进了王老师的课堂,认真听课,真正地感受到实验创新的妙趣。一是实验导入的创新,结合最新最流行“达人秀”节目,按照达人海选——从常见的得氧物质中找到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三种还原性强物质,达人培训——由学生两人一组对选择的气体进行模拟培训,重点在研究实验操作步骤和感受实验原理的分析,T台展示——请小组成员进行表达交流强化巩固实验原理和步骤,最后得到利用甲烷还原氧化铁比较安全,然后由老师按照步骤利用甲烷进行还原氧化铁,在实验中,装置又改进了,把发生装置设计成注射器的样式,在完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利用双注射器原理很轻松地排尽装置中少量的空气,利用注射器很好地收集尾气,巧用注射器缓冲反应前后压强变化,安全性可以说得到充分的解决,操作上节省了很多课堂时间,实验演示的效果很好,实验结束再进行产物铁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利用分拆装置直接走到学生当中进行后续实验,课堂教学显得更直观,更有序,操作上简便了很多。王老师至始至终利用实验改进和创新调动着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处在高度兴奋状态中获得新知。创新是教学的活力所在,更是老师能力体现,化学实验的创新不仅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更能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所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手脑都动起来,课堂当然精彩。通过实验创新激活化学课堂,点燃学习热情,是我们所有化学老师应有的思考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 从情感教学中坚持,感动课堂
  严老师是省特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了情感,从平实语言中感受到那种真挚情感因素,在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实验出现了意外,直玻璃管漏了,严老师重新进行了实验,在坚持中,体现了高超的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充分利用失败的实验,引导思考实验的注意点和操作要点,体现了科学严谨实验态度。就在所有听课者都紧张的同时,教者仍不慌不忙地完成每一操作要点,直到实验成功。可以说这一节是教者执着的科学研究精神感动了听者,科学严谨探究过程吸引了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实验现象点燃了,心投入求知,老师全身心在思考着下一步怎么办,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求知更有效,听者有收获。整堂课充分体现教者高超教学艺术,深厚课堂应变能力。
  四、 从对比实验中求真,精致课堂
  三个名师在其课堂中都设计了精彩的实验,运用自如。在化学课中都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都成为化学课堂的主线和灵魂,多用对比实验让科学更有说服力。在严老师课堂中,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黑色物质成分的探究,对比四氧化三铁和还原铁粉分别和盐酸反应,铁粉反应有气泡产生,而四氧化三铁没有,从而确定还原物质中含有铁粉,另一方面也否定了用磁铁验铁的不科学性。在周老师课中更是不断利用对比手法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在科学面前不得不接受事实,获取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在学生设计过程中也体现了对比设计的方法和能力,让听课者眼前一亮。
  对比实验让课堂传知更直观,学生接受的难度大大降低,科学研究的成果更有说服力。但在实验过程中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实验运用的是横向比较,最好在是同时展示,过程中如果存在先后,那么对比效果就会打折扣,如果实验是纵向比较的,最好要保留前面成果,这样才能让对比效果最大化,学生视觉冲击才最大,获取知识才最直接,更有说服力;二是精心设计巧用现有实验成果和后面实验进行对比,及时利用好课堂教学得到的现有资源,合理分析多角度思考,以最少实验浪费,避免一次实验所造成的浪费,以创造最大课堂教与学效益;三是利用好化学实验的后处理,其实许多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下一节课课堂复习导学的最好资源,是一大教学财富,我们要好好利用,让我们教学更有效,让课堂更精致。
  名师课堂让我们学习了很多,引领了当前化学课堂改革创新的新方向,课堂中亮点百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名师的大家风范是我学习的榜样,坚持走特色之路,走创新之路,实验永远应是是化学课堂的主角,化学课堂的活力来源生活,我们要处处留心生活,研究生活中化学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多设计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使我们的课堂更精致。
其他文献
摘要:以“燃烧条件探究”、“烧不坏的纸巾”、“烧杯罩灭烛火”、“酒精雾化燃烧”、“面粉粉尘爆炸”等五个系列实验串成教学主线,在每一个实验中又能运用系列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教学主线明晰,问题驱动有效,教学特色鲜明。  关键词:燃烧;活动探究;问题驱动;教学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6-006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
孕育茶香的古镇  社旗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历史文化名城南阳的下辖县,楚文化和汉文化在此交融,社旗曾是历史上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拥有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明清建筑群。  通往社旗的道路有些崎岖,颠簸中,越野车前方忽然现出一道城墙,古朴,巍峨,带着历史的沧桑,让我一下想起了平遥、想起了西安。据说社旗的这座城墙环城十六里、高三丈六,原来的古城更设有九座城门,马道、烽火台一应俱全。很难想象一个如此偏僻的地方竟
说来好像很矫情:粥,不是稀饭。粥确实不是稀饭,更不是泡饭;稀饭和泡饭还与饭有同质关系,粥则是另一种烹调。我不好煲汤,煮久了的东西,其实营养尽失。    有些食品需要重吃,比如窝头。北方城里有点年纪的人都吃过统购统销或深挖洞广积粮时代的玉米白面,这种玉米面,包括白面、米、黄豆等等从粮库出来的粮食,都是当年新粮顶出来的陈粮。陈了几年?不知道。我在上个世纪的1982年在北京买过一次肉,注意了一下肉皮上的
相传女娲补天时,从天上掉下了五彩彩泥,地球上从此便多了一座高平厚重形似瓦屋的奇山。它乃道教圣地。几十座寺庙,香火不断,朝圣者终年不绝。  一座山,可以有很多个“面”。因着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成为夏季避暑胜地或热爱大自然之人的原始森林猎奇探险区。因着它良好的气候条件可以让人肆意欣赏到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想象在海拔2830的山上看到成片殷虹的杜鹃花,心霎时跟着怒放。也因着它的原始、古朴、神奇,虽说比
摘要:以学科观念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沪教版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为例,从素材组织、问题设计、知识理解、情感态度观的角度,解析基于学科观念为本的复习课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学科观念;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10-0046-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
摘要:证据推理是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根据“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设计实验一论证实验一收集证据一论证推理一形成结论”的思路进行探究实验教学,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加强对证据的关注和推理,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科学探究;证据推理;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2-0085-03 中图分类号:G633.
伊丽莎白号这样的邮轮承载了我们对邮轮旅行的所有期待和梦想,奢华舒适的房间、绝佳的游泳池、观景台、精美的食物、颇有情调的酒吧、会所、热情洋溢的夜总会歌舞表演、健身房以及SPA一应俱全。  在伊丽莎白号上,关于今天或往昔船舰的绘画、冠达邮轮知名乘客的照片、各式船模和手工艺品,随处可见。    我正站在客舱的镜子前,一边打量妻子的肩膀,一边忙着打我的黑色蝴蝶结。这是我们出海第一天,也是头一个正装晚会。 
摘要:以“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为例,选择合适的真实情境,将零散的、无支撑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不断进行证据推理,达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及提升能力的目的,实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真实问题情境;证据推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1-0010-05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you and I loved decorating2 the living room and tree. We loved Christmas. After decorating, we would bake cakes. “Make enough mince pies, because Santa likes them,” you would
路虎·揽胜极光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2011年11月8日,路虎·揽胜极光新车上市暨首位车主交车仪式在北京大山子艺术区798时态空间和上海Vision Space同时启动。在仪式上,世界顶级奢华品牌、全球豪华SUV领导者路虎(Land Rover)宣布旗下揽胜系列全新力作——揽胜极光正式登陆中国汽车市场,从即日起这款完美融合创新设计与先锋科技的SUV即可交付车主使用,带给车主极致奢尚和卓越性能的驾乘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