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秆及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稻田红壤有机碳组分及CH4/CO2累积排放量的影响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确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稻田红壤有机碳组分及CH4和CO2累积排放量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稻田红壤固碳减排的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稻田红壤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按土重的1%等碳添加量设置了对照(CK)、稻秆(RS)及300 ℃、400 ℃和500 ℃下制备的稻秆生物炭(RSB300、RSB400、RSB500)五个处理,对比分析了稻秆及稻秆生物炭添加0、30 d与120 d时,稻田红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总有机碳(TOC)、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fcPOC)、游离态细颗粒有机碳(ffPOC)、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游离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fMOC)及闭蓄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oMOC)的变化差异,探讨了稻田红壤CH4和CO2累积排放量与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稻秆生物炭添加后稻田红壤中DOC、TOC、fcPOC、ffPOC、oPOC和fMOC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oPOC与oMOC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fcPOC与fMOC含量则显著降低(P < 0.05)。与CK处理相比,RS处理的稻田红壤中CH4和CO2的累积排放量均显著且持续增加;RSB处理的稻田红壤中CO2的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只有RSB300和RSB400处理的稻田红壤中CH4的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且在培养120 d时分别增加了188.5%和32.7% (P < 0.05)。相关分析表明,添加稻秆及稻秆生物炭的稻田红壤中CH4和CO2累积排放量虽与DOC、ffPOC和fcPOC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DOC和fcPOC含量起主导作用(P < 0.01)。添加稻秆生物炭可以有效提高稻田红壤中各有机碳组分的含量与稳定性,且500 ℃热解制备的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稻田红壤中CH4、CO2累积排放量抑制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72例,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86例。2组患者均在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治疗前后,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
2020年,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我国进一步将实现碳中和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高度。本文分析了丹麦哥本哈根、法国巴黎等城市碳中和实践,并结合我国低碳试点城市已开展的相关探索,从区域协同、健全规划建设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实现碳中和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学生的创造思维被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模式束缚,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的提高。“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围绕学生主动探索为中心,以“分组合作”为形式,在教师指导下,把教授知识、锻炼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能力三者统一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介绍了惠更斯推导向心加速度的方法,说明了落体运动也是一种降落,并给出了公式推导的新方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程设计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相应的,人教A版教材注重数学的整体性,强调“一般观念”的统领性,以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为线索构建每一章内容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完整经历“背景—概念—性质—联系—应用”的研究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四基”、发展“四能”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期刊
碳交易价格及其波动情况直观反映了碳交易市场的稳定水平,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构建GARCH类模型分析全国平均碳交易价格的波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碳交易价格波动出现集聚性,外部冲击对碳交易价格的影响虽然会消失,但有一定的持续性;碳交易价格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征;外部冲击对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坏消息对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依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