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一个月了。在过去的那些悲怆的日子里,灾难的惨烈,撕裂着每一个人的心。我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让无数生命从废墟下获得新生。我们,为逝去的同胞悲伤落泪,更为劫后余生者的坚强而感佩。他们的一个瞬间、一句话、一个动作,对所有活着的人都是一种激励。
北川县长: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
经大忠喊出这句话时,并没觉得它会振聋发聩———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县礼堂正在举行青年创业大会,500多人济济一堂。当地下传来强烈震动,礼堂发生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坐在主席台上的经大忠“想也没有想”,就用麦克风最后的扩音,喊出了这句话———“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300名中小学生涌向仅有的两扇小门,而在场的北川县百名干部,没一个转过身去,没一个挪动脚步。8分钟后,所有学生娃全部撤走,经大忠才带着干部们跑出濒临倒塌的礼堂……
坚强的“警花”
两个小时前,蒋敏和远在北川县的两岁女儿通电话时,女儿这样说:“妈妈,我想你!”
两个小时后,地震发生,她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电话打不通。“我不敢想太多,而且当时的情况也容不得我想太多。”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蒋敏和战友们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滚滚洪流中。
13日凌晨6时6许,蒋敏的手机终于响了,电话是舅舅打来的,刚听了两句,蒋敏泪如雨下,舅舅哽咽着说,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蒋敏在北川的家人有10人已经确认死亡……
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看着蒋敏在抗震救灾一线一天天忙碌憔悴,领导和同事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回到一线。17日凌晨,因为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晕厥过去。医生发现她的血压非常低。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但一醒过来,她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让给受灾群众吧。”
患病民警:8天,生死相护500群众
两个极其平凡的民警,被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阻隔在深山,他们以头上顶着的国徽的力量,忠实履行“以人为本”的神圣天职,其事迹可歌可泣。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两个都拖着患病之躯,却如母鹰般展翅守护着500个惊恐的生命;尤其令人心痛的是,在饿了6天后,他们却把食品分发给500个村民,两人仅仅分食了一包方便面……
累倒在手术台前的救灾英雄
地震发生后,大量伤员陆续被送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这作为一名外科专家,有着46年党龄的川大华西医院退休教授,尽管已经74岁高龄,张泮林教授担任了此次急救小组专家组组长,不停奔波在手术台间,会诊、指导甚至亲自手术。 两天一夜的连续手术,他终于累倒在手术台边,心脏停止跳动近1分钟。
爸爸,我新配的眼镜掉了,要再配了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王林方正在服务站里上班。地震过后,他首先就想到了正在学校里上课的女儿。拔腿就往只有5分钟路的新建小学跑。
14时50分左右,站在校园里的王林方惊呆了。乖女儿平时上课的教学楼化作一座近10米高的废墟,楼板像抹布那样一根根地垂吊在墙面上。漫天的尘灰中,教室的黑板上还留着老师的板书。但是女儿和她的同学们全部消失了。
几位和他一起赶到现场的家长都吓愣了。听到孩子们的微弱叫声,王林方是最早醒来的一个,“我想不管是谁的娃被压着,我们都先努力一下吧”。于是他跑上废墟就开始扒。没有工具,这位父亲就用双手扒。
他扒开几块散砖后发现了一只小手臂,那手臂上只露出一个袖子,他却立即觉得如此熟悉:这不就是女儿王亚迪的衣服嘛!他赶紧拨开尘土,赫然发现果然是自己的女儿,头朝下趴在一张被挤压变形的书桌旁,“长长的头发披散开来,盖住了小脑袋”。幸运的是书桌抵挡了一块巨大的水泥板,没有直接压在小亚迪的身上。
他急忙叫唤女儿,小亚迪从惊恐中醒转过来,第一句话竟然是“爸爸,我新配的眼镜掉了,要再配了,还有我的书包压在下面。”王林方又惊又喜,“配多少副都行,好女儿。”这位反应奇快的父亲,成为新建小学的家长里最让人羡慕的一个。
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 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不救人,我会感到很惭愧
“我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们都赶忙往楼下跑。”这个高挑清秀的男孩说。跑下了楼梯,穿过了楼边升旗台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可转头一望,他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想也没多想的他转头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不幸的事发生了:三四米的砖墙哗啦一下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逃生后拼命救人
康洁今年11岁,是映秀中心小学6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她和同学们正在位于6楼的教室里上课。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大家都变得不知所措,就在教学楼即将倒塌的瞬间,康洁选择了最危险的逃生方式——跳楼,“就那么白白地死在教室里,还不如拿性命去拼一回。”
教学楼前面是操场,后面是菜地。“操场上是水泥地,摔下去肯定死;菜地里都是黄土泥巴,跳下去还有一点希望。”康洁直接从6楼跳下,“我就飞下去了,当时还想着让屁股着地。”菜地里的烂泥救了康洁的命,她只有腿被划伤。“刚刚跳下来,一秒钟,房子塌了,很多老师都被压在地上。”说起地震时的情景,康洁的声音颤抖。
康洁脱险后并没有离开。她冲进倒塌的教学楼,搜寻被困的老师和同学,“好多老师受伤了,我拼命把他们往外拖,也不知救了几个”。他们最后被救援人员带到安全区域。
对于自己在灾难面前表现的冷静和勇敢,康洁说,她经常上网学知识,“不要看我人小,洪水我都经历了好多次了”。就这样,11年的特殊经历铸就了她勇敢坚强的一面。
妈妈,快起来,我们一起跑!
张丽蓉带着儿子正准备出门,这时候,居民楼摇晃起来。砖头、水泥块不停往下掉。“宁伤自己,不能伤我儿子。”张丽蓉怕砖头、水泥块伤着儿子,马上用自己的身子掩护儿子,任凭砖头砸在自己身上……最大的不幸发生了,上面掉下的一堆瓦砾掩埋了张丽蓉的双腿。张完全动弹不得。“儿子,快冲。”张丽蓉歇斯底里地吼叫起来。“不嘛,妈妈,快起来,我们一起跑。”在尘土飞扬、瓦砾横飞的环境下,俊毅发疯似的开始刨起妈妈腿边的瓦砾来,在儿子的亲情感召下,张丽蓉奋力站起来,母子俩相互搀扶,终于冲出居民楼。一会儿,身后的居民楼倒下了,一股灰尘升腾起来。
别截肢我还要挣钱养爸妈
提起黄思雨,华西医院儿科的几名护士抹起了眼泪。“从没见过这么坚强,这么懂事的孩子。”一位护士说,映秀小学5年级学生黄思雨是13日下午被救援部队用直升机送到医院的,当时她右腿损伤,医院当即决定做截肢手术,这位小姑娘哭着央求,“不要动手术,我还要挣钱养爸爸妈妈呢”。
叔叔,我是不是最勇敢的
5月15日上午,救援人员在北川县曲山小学发现7名被埋学生。其中,12岁的女孩李月由于左腿被楼板死死地压住,小腿部分已经变成黑色,而在她的后面还有几个孩子等待着救援。
救援持续24小时后,专家确定月月的腿已经坏死,只能进行截肢手术救援。截肢手术开始前,救援人员用布条蒙上了月月的双眼。20分钟后,月月的腿被截肢,被抬出了废墟。她身后的同学也先后被顺利救出。在被救援人员抬出废墟的最后一刻,坚强的月月问道:“叔叔,我是不是最勇敢的?”
丈夫舍身为妻挡飞石
在汶川绵池镇一个灾后处理现场,一名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含泪讲述了不久前清理一处灾难现场的情形:在一块大石下,一名中年男子呈弓趴姿势保护着身下的一中年女子,而女子则紧紧地抱住男子,两人的尸体已无法分开,只好一起入殓。如果有来生,也许他们还会是一对夫妻,因为爱所以爱,彼此不分开。据说这是一对名字很普通,长得也很普通的夫妻。男的叫朱能,女的叫兰六妹。
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叔叔,我在。”5月14日下午2点,北川县曲山小学的废墟前,一个微弱的童声传进了救援人员朱云能的耳朵。朱云能马上找到了救援队员。撬棍、铁锹悉数派上用场,但由于垮塌的楼层堆积太厚,十多名队员的搜救工作无济于事。救援队员只得动用液压组合破拆器,严密的乱阵中逐渐被撑开一条缝隙,缝隙越来越宽,队员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是血,躺在几名孩子的尸体上。就在大家将救援的手伸向他时,孩子却坚决拒绝:“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我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邓清清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老师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同时被埋哭求“救老公”
地震发生时,21岁的谭显松正在洗澡,天旋地转、猛烈摇晃让他意识到地震发生了。他赶紧叫未婚妻殷妞妞拿来衣服,准备穿上就带着妞妞往外逃。浴室门打开了,妞妞拿衣服的手已经伸进了浴室,可就在这时,房子垮了,两人被埋地下。
片刻的惊慌后,两人互相呼喊着对方的名字。那时,没有哭泣、没有绝望,只有一句又一句互相鼓励的话。“老公,你要紧吗?一定要活着出去哦。”“妞妞,我们一定能活着走出去,你不能放弃哦。”过了约20分钟,妞妞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于是大喊救命——“来人啊,快救救我老公!”
妞妞的喊声吸引了救援人员的注意,但他们发现,妞妞埋得浅一些,显松却埋得较深而且左手被石梁压得死死的。救援人员选择先救妞妞,但妞妞不同意,“我没事,救老公啊!”她哭了,声音撕心裂肺,却没能“打动”救援人员。
活着,要做个好官
一块水泥块掉下来,砸在他头上,昏迷过去。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头低脚高,躺在几块巨大的水泥板形成的夹缝中,身边的空隙只有手掌宽。熊吉才摸一摸自己脸,还有感觉,“我没死!”被埋128小时后熊吉获救后,说:“在里面的时候才更明白,什么金钱、名利都是空的。我的单位是社保局,本来就是为老百姓救命生计存在的。庆幸我能活着出来,就要做个好官。”
12岁女孩拽断自己胳膊为同学让路
有位名叫白乐潇的12岁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
在救援途中降生
从废墟中被救出后,王珂的手一直没离开肚子,“乖娃子,莫怕呦,土地公公生气喽。”她对着肚子唱着儿歌。怀孕的她被战士抬上担架,四名年轻的战士,都没经历过女人生产。但他们明显感觉到孕妇的痛苦。战士康礼突然感觉腿部一痛,孕妇的抓狂,在他左小腿上留下了四道血痕,战士李继先的右裤脚被撕破,战士徐新春差点被拽倒。吴昆虎叫来三名战友,把军服扎连在腰间,四面站立,背对孕妇,形成一道屏障,医生就地接生。一声婴儿的啼哭,刺破了青山绿野的宁静,山路上产下儿子。
救完了别的孩子她和儿子被压在梁下
5月12日14时28分,地下发出巨大的震动,房屋不停地晃动,几十名幼儿在尘土飞扬的教室里惊慌失措地哭喊。“地震了!快带孩子出去!”张红梅一边大声喊着黄小琴老师,一边冲进教室,抱起孩子就往外冲。儿子看着母亲来来去去,哭喊着:“妈妈,我在这,抱我!”“儿子,马上!马上!”张红梅一边回应着儿子的呼唤,一边飞快地在教室与操场间来回奔跑,抱出一个又一个孩子。
在随后赶来的三位家长帮助下,几十个孩子全部被救到了园外空地上。教室里还剩下了三个孩子,张红梅、黄小琴和一位家长再次冲进教室!张红梅抱着儿子走在最后,不幸就在此刻发生了。随着一声巨响,教室坍塌了,尘土四处弥漫……
大家哭喊着冲向废墟,用手刨了好半天,可一切都晚了,一根重达几百斤的台梁重重地压在张老师的头上,二楼垮塌下来的砖块无情地压住她的身子和她怀里的孩子,两条鲜活的生命已经离去。
少年手绘“生命地图”救人
绵竹清平乡少年孟兴双,地震时他正在桐乡县洪口村。地震发生后,为找到家中的父母,他翻山越岭走了3天才回到清平乡。他找到了父母,母亲平安无恙,但父亲的腿却不幸骨折。孟兴双要拯救父亲,就必须先找到救援人员,“但要救不能只救我父亲一人”。孟兴双一步一滑地往成都进发,在经过每一个“孤岛”时,他都用心地记下每个点受灾群众的人数和伤情,绘成了一张“生命地图”。这张地图上共标记了25名受灾群众的被困地点。
孟兴双在爬了三天三夜的山后终于赶到成都广汉机场,将这张“生命地图”交给了广汉机场抗震救灾人员。
兄弟俩轮换上千次背断腿母亲逃生
王正兴说,12日地震发生时,母亲母广琼正在北川县城曲山镇的家里为孩子们削水果。突然,众人发现房子剧烈摇晃起来,四处的玻璃纷纷爆裂,“发生地震了,快跑!”母亲大声吼道。全家人刚跑出家门,就全被晃倒在地。30秒钟后,王正兴在弥漫的灰尘中爬了起来,随后弟弟及弟媳也都聚在了一起。只受了点擦伤的他们听见四周到处都是慌乱的救命声,便开始营救能够救出的人。王正兴说,15分钟过去了,他突然听到母亲在不远处呼叫,他找到母亲后发现老人左腿已骨折,鲜血如注。弟媳立刻找来一张布把母亲伤口紧紧绑住后,他二话不说背起母亲就往外跑。
“丢下我吧,你们快跑,你们一定要活下去。”母亲在王正兴的耳边说道。“我们死也要把你背出去!”13日凌晨3点,前后辗转7公里,兄弟俩终于把母亲背回了县政府广场,两人才稍微放下心来。至此,兄弟俩已花了整整13个小时。13日清晨,救援部队把母广琼送到绵阳404医院救治,确诊左胫股骨折。
教师遗体仍指着逃生方向
男生唐章建还在睡眼朦胧中,就感到教室开始不停地晃动,张辉兵老师快步走到教室前门,拉开半掩着的门,用身体靠住门框。“我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听到张老师喊,‘都别慌,所有人快往外面跑。’我拼命往门口跑,在出门时回头看了一下张老师,他站在那儿面朝大家,右臂平伸护住房门和门框。房子在剧烈地抖动,他努力维持着平衡。”唐章建哽咽着说,那是他最后看到那张平淡、宁静的面孔。等到跑出几步后再次回头,那个健硕的身影就消失了。
留在手机上的短信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陷的民宅上,女子死亡姿势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她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死者的手机屏幕上是这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我怎么会死呢?
5月12日的地震,使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教学楼变成一片废墟,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初二学生李露的父母以为自己的女儿遇难时,却从废墟中听到孩子的声音。李成林和爱人一同哭笑着大叫,“孩子,你还没死”。李露很镇静地对他们说,“爸爸,我怎么会死呢?我还要挣很多钱,去加拿大留学啊。”那时,李露右手和右脚血肉模糊。
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14日13时左右,救援队员们在北川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发现了一名被困的小女孩。“快,这里有人。”十多名队员迅速赶了过来。“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面对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员们。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下半身沾满鲜血,从紧咬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受着巨痛的折磨。
“两只老虎跑得快……”工具简单,救援工作十分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获救后,孩子告诉队员,自己叫任思雨。
上百人尾随孕妇从楼道慢慢撤离
12日地震发生时,武汉汉口青年路招商银行大厦内上演感人一幕:只因前方有一位孕妇,后方众多逃生者放慢脚步,一路护送她慢慢下楼,这段平时只需六七分钟的路,本来急于逃生的众人却走了10多分钟。
奶奶用背拱起楼板救下小孙子
48岁的四川伤员母顺珍,来自绵竹天池乡楠木沟村,在地震时被几百公斤水泥板压住,为了保护10个月大的孙子,她拼命弓起背,撑住沉重的水泥板直到被人救起,幸运的是,她的脊梁没有压断,右下肢皮肤缺损,孙子毫发无伤。
北川县长: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
经大忠喊出这句话时,并没觉得它会振聋发聩———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县礼堂正在举行青年创业大会,500多人济济一堂。当地下传来强烈震动,礼堂发生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坐在主席台上的经大忠“想也没有想”,就用麦克风最后的扩音,喊出了这句话———“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300名中小学生涌向仅有的两扇小门,而在场的北川县百名干部,没一个转过身去,没一个挪动脚步。8分钟后,所有学生娃全部撤走,经大忠才带着干部们跑出濒临倒塌的礼堂……
坚强的“警花”
两个小时前,蒋敏和远在北川县的两岁女儿通电话时,女儿这样说:“妈妈,我想你!”
两个小时后,地震发生,她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电话打不通。“我不敢想太多,而且当时的情况也容不得我想太多。”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蒋敏和战友们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滚滚洪流中。
13日凌晨6时6许,蒋敏的手机终于响了,电话是舅舅打来的,刚听了两句,蒋敏泪如雨下,舅舅哽咽着说,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蒋敏在北川的家人有10人已经确认死亡……
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看着蒋敏在抗震救灾一线一天天忙碌憔悴,领导和同事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回到一线。17日凌晨,因为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晕厥过去。医生发现她的血压非常低。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但一醒过来,她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让给受灾群众吧。”
患病民警:8天,生死相护500群众
两个极其平凡的民警,被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阻隔在深山,他们以头上顶着的国徽的力量,忠实履行“以人为本”的神圣天职,其事迹可歌可泣。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两个都拖着患病之躯,却如母鹰般展翅守护着500个惊恐的生命;尤其令人心痛的是,在饿了6天后,他们却把食品分发给500个村民,两人仅仅分食了一包方便面……
累倒在手术台前的救灾英雄
地震发生后,大量伤员陆续被送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这作为一名外科专家,有着46年党龄的川大华西医院退休教授,尽管已经74岁高龄,张泮林教授担任了此次急救小组专家组组长,不停奔波在手术台间,会诊、指导甚至亲自手术。 两天一夜的连续手术,他终于累倒在手术台边,心脏停止跳动近1分钟。
爸爸,我新配的眼镜掉了,要再配了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王林方正在服务站里上班。地震过后,他首先就想到了正在学校里上课的女儿。拔腿就往只有5分钟路的新建小学跑。
14时50分左右,站在校园里的王林方惊呆了。乖女儿平时上课的教学楼化作一座近10米高的废墟,楼板像抹布那样一根根地垂吊在墙面上。漫天的尘灰中,教室的黑板上还留着老师的板书。但是女儿和她的同学们全部消失了。
几位和他一起赶到现场的家长都吓愣了。听到孩子们的微弱叫声,王林方是最早醒来的一个,“我想不管是谁的娃被压着,我们都先努力一下吧”。于是他跑上废墟就开始扒。没有工具,这位父亲就用双手扒。
他扒开几块散砖后发现了一只小手臂,那手臂上只露出一个袖子,他却立即觉得如此熟悉:这不就是女儿王亚迪的衣服嘛!他赶紧拨开尘土,赫然发现果然是自己的女儿,头朝下趴在一张被挤压变形的书桌旁,“长长的头发披散开来,盖住了小脑袋”。幸运的是书桌抵挡了一块巨大的水泥板,没有直接压在小亚迪的身上。
他急忙叫唤女儿,小亚迪从惊恐中醒转过来,第一句话竟然是“爸爸,我新配的眼镜掉了,要再配了,还有我的书包压在下面。”王林方又惊又喜,“配多少副都行,好女儿。”这位反应奇快的父亲,成为新建小学的家长里最让人羡慕的一个。
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 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不救人,我会感到很惭愧
“我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们都赶忙往楼下跑。”这个高挑清秀的男孩说。跑下了楼梯,穿过了楼边升旗台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可转头一望,他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想也没多想的他转头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不幸的事发生了:三四米的砖墙哗啦一下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逃生后拼命救人
康洁今年11岁,是映秀中心小学6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她和同学们正在位于6楼的教室里上课。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大家都变得不知所措,就在教学楼即将倒塌的瞬间,康洁选择了最危险的逃生方式——跳楼,“就那么白白地死在教室里,还不如拿性命去拼一回。”
教学楼前面是操场,后面是菜地。“操场上是水泥地,摔下去肯定死;菜地里都是黄土泥巴,跳下去还有一点希望。”康洁直接从6楼跳下,“我就飞下去了,当时还想着让屁股着地。”菜地里的烂泥救了康洁的命,她只有腿被划伤。“刚刚跳下来,一秒钟,房子塌了,很多老师都被压在地上。”说起地震时的情景,康洁的声音颤抖。
康洁脱险后并没有离开。她冲进倒塌的教学楼,搜寻被困的老师和同学,“好多老师受伤了,我拼命把他们往外拖,也不知救了几个”。他们最后被救援人员带到安全区域。
对于自己在灾难面前表现的冷静和勇敢,康洁说,她经常上网学知识,“不要看我人小,洪水我都经历了好多次了”。就这样,11年的特殊经历铸就了她勇敢坚强的一面。
妈妈,快起来,我们一起跑!
张丽蓉带着儿子正准备出门,这时候,居民楼摇晃起来。砖头、水泥块不停往下掉。“宁伤自己,不能伤我儿子。”张丽蓉怕砖头、水泥块伤着儿子,马上用自己的身子掩护儿子,任凭砖头砸在自己身上……最大的不幸发生了,上面掉下的一堆瓦砾掩埋了张丽蓉的双腿。张完全动弹不得。“儿子,快冲。”张丽蓉歇斯底里地吼叫起来。“不嘛,妈妈,快起来,我们一起跑。”在尘土飞扬、瓦砾横飞的环境下,俊毅发疯似的开始刨起妈妈腿边的瓦砾来,在儿子的亲情感召下,张丽蓉奋力站起来,母子俩相互搀扶,终于冲出居民楼。一会儿,身后的居民楼倒下了,一股灰尘升腾起来。
别截肢我还要挣钱养爸妈
提起黄思雨,华西医院儿科的几名护士抹起了眼泪。“从没见过这么坚强,这么懂事的孩子。”一位护士说,映秀小学5年级学生黄思雨是13日下午被救援部队用直升机送到医院的,当时她右腿损伤,医院当即决定做截肢手术,这位小姑娘哭着央求,“不要动手术,我还要挣钱养爸爸妈妈呢”。
叔叔,我是不是最勇敢的
5月15日上午,救援人员在北川县曲山小学发现7名被埋学生。其中,12岁的女孩李月由于左腿被楼板死死地压住,小腿部分已经变成黑色,而在她的后面还有几个孩子等待着救援。
救援持续24小时后,专家确定月月的腿已经坏死,只能进行截肢手术救援。截肢手术开始前,救援人员用布条蒙上了月月的双眼。20分钟后,月月的腿被截肢,被抬出了废墟。她身后的同学也先后被顺利救出。在被救援人员抬出废墟的最后一刻,坚强的月月问道:“叔叔,我是不是最勇敢的?”
丈夫舍身为妻挡飞石
在汶川绵池镇一个灾后处理现场,一名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含泪讲述了不久前清理一处灾难现场的情形:在一块大石下,一名中年男子呈弓趴姿势保护着身下的一中年女子,而女子则紧紧地抱住男子,两人的尸体已无法分开,只好一起入殓。如果有来生,也许他们还会是一对夫妻,因为爱所以爱,彼此不分开。据说这是一对名字很普通,长得也很普通的夫妻。男的叫朱能,女的叫兰六妹。
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叔叔,我在。”5月14日下午2点,北川县曲山小学的废墟前,一个微弱的童声传进了救援人员朱云能的耳朵。朱云能马上找到了救援队员。撬棍、铁锹悉数派上用场,但由于垮塌的楼层堆积太厚,十多名队员的搜救工作无济于事。救援队员只得动用液压组合破拆器,严密的乱阵中逐渐被撑开一条缝隙,缝隙越来越宽,队员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是血,躺在几名孩子的尸体上。就在大家将救援的手伸向他时,孩子却坚决拒绝:“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我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邓清清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老师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同时被埋哭求“救老公”
地震发生时,21岁的谭显松正在洗澡,天旋地转、猛烈摇晃让他意识到地震发生了。他赶紧叫未婚妻殷妞妞拿来衣服,准备穿上就带着妞妞往外逃。浴室门打开了,妞妞拿衣服的手已经伸进了浴室,可就在这时,房子垮了,两人被埋地下。
片刻的惊慌后,两人互相呼喊着对方的名字。那时,没有哭泣、没有绝望,只有一句又一句互相鼓励的话。“老公,你要紧吗?一定要活着出去哦。”“妞妞,我们一定能活着走出去,你不能放弃哦。”过了约20分钟,妞妞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于是大喊救命——“来人啊,快救救我老公!”
妞妞的喊声吸引了救援人员的注意,但他们发现,妞妞埋得浅一些,显松却埋得较深而且左手被石梁压得死死的。救援人员选择先救妞妞,但妞妞不同意,“我没事,救老公啊!”她哭了,声音撕心裂肺,却没能“打动”救援人员。
活着,要做个好官
一块水泥块掉下来,砸在他头上,昏迷过去。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头低脚高,躺在几块巨大的水泥板形成的夹缝中,身边的空隙只有手掌宽。熊吉才摸一摸自己脸,还有感觉,“我没死!”被埋128小时后熊吉获救后,说:“在里面的时候才更明白,什么金钱、名利都是空的。我的单位是社保局,本来就是为老百姓救命生计存在的。庆幸我能活着出来,就要做个好官。”
12岁女孩拽断自己胳膊为同学让路
有位名叫白乐潇的12岁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
在救援途中降生
从废墟中被救出后,王珂的手一直没离开肚子,“乖娃子,莫怕呦,土地公公生气喽。”她对着肚子唱着儿歌。怀孕的她被战士抬上担架,四名年轻的战士,都没经历过女人生产。但他们明显感觉到孕妇的痛苦。战士康礼突然感觉腿部一痛,孕妇的抓狂,在他左小腿上留下了四道血痕,战士李继先的右裤脚被撕破,战士徐新春差点被拽倒。吴昆虎叫来三名战友,把军服扎连在腰间,四面站立,背对孕妇,形成一道屏障,医生就地接生。一声婴儿的啼哭,刺破了青山绿野的宁静,山路上产下儿子。
救完了别的孩子她和儿子被压在梁下
5月12日14时28分,地下发出巨大的震动,房屋不停地晃动,几十名幼儿在尘土飞扬的教室里惊慌失措地哭喊。“地震了!快带孩子出去!”张红梅一边大声喊着黄小琴老师,一边冲进教室,抱起孩子就往外冲。儿子看着母亲来来去去,哭喊着:“妈妈,我在这,抱我!”“儿子,马上!马上!”张红梅一边回应着儿子的呼唤,一边飞快地在教室与操场间来回奔跑,抱出一个又一个孩子。
在随后赶来的三位家长帮助下,几十个孩子全部被救到了园外空地上。教室里还剩下了三个孩子,张红梅、黄小琴和一位家长再次冲进教室!张红梅抱着儿子走在最后,不幸就在此刻发生了。随着一声巨响,教室坍塌了,尘土四处弥漫……
大家哭喊着冲向废墟,用手刨了好半天,可一切都晚了,一根重达几百斤的台梁重重地压在张老师的头上,二楼垮塌下来的砖块无情地压住她的身子和她怀里的孩子,两条鲜活的生命已经离去。
少年手绘“生命地图”救人
绵竹清平乡少年孟兴双,地震时他正在桐乡县洪口村。地震发生后,为找到家中的父母,他翻山越岭走了3天才回到清平乡。他找到了父母,母亲平安无恙,但父亲的腿却不幸骨折。孟兴双要拯救父亲,就必须先找到救援人员,“但要救不能只救我父亲一人”。孟兴双一步一滑地往成都进发,在经过每一个“孤岛”时,他都用心地记下每个点受灾群众的人数和伤情,绘成了一张“生命地图”。这张地图上共标记了25名受灾群众的被困地点。
孟兴双在爬了三天三夜的山后终于赶到成都广汉机场,将这张“生命地图”交给了广汉机场抗震救灾人员。
兄弟俩轮换上千次背断腿母亲逃生
王正兴说,12日地震发生时,母亲母广琼正在北川县城曲山镇的家里为孩子们削水果。突然,众人发现房子剧烈摇晃起来,四处的玻璃纷纷爆裂,“发生地震了,快跑!”母亲大声吼道。全家人刚跑出家门,就全被晃倒在地。30秒钟后,王正兴在弥漫的灰尘中爬了起来,随后弟弟及弟媳也都聚在了一起。只受了点擦伤的他们听见四周到处都是慌乱的救命声,便开始营救能够救出的人。王正兴说,15分钟过去了,他突然听到母亲在不远处呼叫,他找到母亲后发现老人左腿已骨折,鲜血如注。弟媳立刻找来一张布把母亲伤口紧紧绑住后,他二话不说背起母亲就往外跑。
“丢下我吧,你们快跑,你们一定要活下去。”母亲在王正兴的耳边说道。“我们死也要把你背出去!”13日凌晨3点,前后辗转7公里,兄弟俩终于把母亲背回了县政府广场,两人才稍微放下心来。至此,兄弟俩已花了整整13个小时。13日清晨,救援部队把母广琼送到绵阳404医院救治,确诊左胫股骨折。
教师遗体仍指着逃生方向
男生唐章建还在睡眼朦胧中,就感到教室开始不停地晃动,张辉兵老师快步走到教室前门,拉开半掩着的门,用身体靠住门框。“我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听到张老师喊,‘都别慌,所有人快往外面跑。’我拼命往门口跑,在出门时回头看了一下张老师,他站在那儿面朝大家,右臂平伸护住房门和门框。房子在剧烈地抖动,他努力维持着平衡。”唐章建哽咽着说,那是他最后看到那张平淡、宁静的面孔。等到跑出几步后再次回头,那个健硕的身影就消失了。
留在手机上的短信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陷的民宅上,女子死亡姿势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她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死者的手机屏幕上是这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我怎么会死呢?
5月12日的地震,使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教学楼变成一片废墟,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初二学生李露的父母以为自己的女儿遇难时,却从废墟中听到孩子的声音。李成林和爱人一同哭笑着大叫,“孩子,你还没死”。李露很镇静地对他们说,“爸爸,我怎么会死呢?我还要挣很多钱,去加拿大留学啊。”那时,李露右手和右脚血肉模糊。
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14日13时左右,救援队员们在北川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发现了一名被困的小女孩。“快,这里有人。”十多名队员迅速赶了过来。“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面对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员们。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下半身沾满鲜血,从紧咬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受着巨痛的折磨。
“两只老虎跑得快……”工具简单,救援工作十分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获救后,孩子告诉队员,自己叫任思雨。
上百人尾随孕妇从楼道慢慢撤离
12日地震发生时,武汉汉口青年路招商银行大厦内上演感人一幕:只因前方有一位孕妇,后方众多逃生者放慢脚步,一路护送她慢慢下楼,这段平时只需六七分钟的路,本来急于逃生的众人却走了10多分钟。
奶奶用背拱起楼板救下小孙子
48岁的四川伤员母顺珍,来自绵竹天池乡楠木沟村,在地震时被几百公斤水泥板压住,为了保护10个月大的孙子,她拼命弓起背,撑住沉重的水泥板直到被人救起,幸运的是,她的脊梁没有压断,右下肢皮肤缺损,孙子毫发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