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假丝酵母菌不同菌株荚膜厚度对动物致病性影响的对比(英文)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jeffk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作者前期实验发现多株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具有荚膜结构,荚膜与该菌的毒力是否有关?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对动物的致病差异,验证荚膜是否是该菌的毒力因子,并分析不同菌株对动物致病性与荚膜厚度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5/06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选用BALB/c小鼠120只,健康成年家兔72只。白假丝酵母菌:中央标准菌株(菌号:CCCMC1a),国际标准菌株(菌号:ATCC14053),分离培养的4株临床菌株暂行自编菌号为C1-1,C1-2,C1-3,C1-4。方法:将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CCCMC1a,ATCC14053,C1-1,C1-2,C1-3,C1-4组,每组小鼠20只,家兔12只。将实验菌种沙保氏琼脂36h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配成菌悬液,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5mL/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只。注射后6h开始观察动物的反应,记录动物发病时间、死亡时间及死亡率。主要观察指标:①家兔肾组织印片及小鼠腹腔液涂片观察。②Hiss荚膜染色镜检,显微测微计测量荚膜层厚度(n=40),比较各菌株荚膜层厚度均值。结果:①与C1-1,C1-3,CCCMC1a,ATCC14053相比,C1-2和C1-4对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②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在家兔及小白鼠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菌株和动物种属不同而存在差异(P<0.05~0.01)。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较小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宽厚;C1-1,C1-2,C1-3,C1-4组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及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分别比同种属CCCMC1a,ATCC14053组宽厚,其中C1-2,C1-4组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及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最为宽厚。结论:白假丝酵母菌C1-2和C1-4菌株对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它们的荚膜比其他菌株更宽厚。初步验证了荚膜可能是白假丝酵母菌的毒力因子,荚膜的宽厚与动物致病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文献
表演观念谈刘立滨一关于表演观念(演剧观念),人们有着各不相同的认识和理解,并给予不同的对待。有的认为,表演艺术是创造活人的艺术,是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学科。表演观念对于表演艺术
文章主要依据霍夫斯塔德文化维度理论中的五个构面以及宗教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机制,并从企业文化建构、跨文化训练与跨文化团队、组织结构设计三个方面提出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作为公共物品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成本的降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
“语言的意思是可以理解的,而意境的含义却是很长的”。“意是言语之外的,让人思考”,意境具有高度概括的特性,与形容对象有着重要的关系。正所谓“意则期多,字则期少”,亦即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相互交流的方式有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电话交流,而是希望可以进行异地和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降低交流成
<正>为进一步总结2017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党的十九大献礼,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联合开展了2017年大中专学
据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民营企业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这些民营企业大多都存在着大量员工流失的问题,员工流失的成本也没有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我国中
2018年9月25日至26日,由意大利都灵大学传播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共同举办的西方文论中国问题高层论坛“中国当代艺术
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指静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分,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祖国医学对其无病名记载,根据其症状归于中医学之心悸、怔忡、晕厥、
目的研究单囊二腔前列腺灌注导管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途径的抗生素治疗:(1)导管组87例,经单囊二腔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