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原则及对策探析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具有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其特殊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带来了诸多难题。文章在分析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现状,提出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可实施的对策。
其他文献
为满足微机保护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需要,专门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连接实物平台和仿真平台的接口交换装置。该装置采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具有32路开入、16路开出、6路模出
<正>今年10月初,笔者作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团成员,应韩国天台宗金刚大学的邀请,从韩国南部城市釜山开始,一路北上抵达汉城,先后参观了釜山三光寺、忠北救仁寺、
期刊
<正>2018年12月24日,山西润盈年会系列活动——2018润盈生物市场工作会议暨技术研讨会在山西运城鸿桥商务酒店召开。公司各区域经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人经销商代表参加。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也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设计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为了设计出高效率的问题,在问题设计中,教师要通过得出的问题知晓学生学习的内容
在城郊结合部,出现了大量的"亦农亦居"的混合型村庄。该文利用汕头市S村和Y村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类村庄居民构成情况。结果表明,这类村庄呈现出村民与外来人口混居、农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