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0861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将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研究,参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FEVl、FVC、FEV1/FVC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l、FVC、FEV1/FVC各项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参照组为81.4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明显观察组更高(p<0.05)。結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沙丁胺;布地奈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为临床常见肺部疾病,疾病特点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1]。CPPD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发病率在9.12%-10.03%左右。目前临床对COPD发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给予相关治疗,会对患者呼吸、循环等系统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将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成效,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数据收集时间在2015年7月-2017年2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攻7例,以双盲法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n=44)与参照组(n=43)。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7~63岁,平均(52.48±5.89)岁,病程3~14年,平均(8.64±1.37)年。参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8-64岁,平均(52.51±5.88)岁,病程3~15年,平均(8.66±1.38)年。两组资料经比较后,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中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过往无支气管哮喘史;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恶性肿瘤者;合并糖尿病等疾病者;近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合并心肝等器官疾病者;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祛痰、止咳、平喘、氨茶碱、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剂量1Omg/次,1日1次,行静滴,持续治疗3至5天。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0.5ml+布地奈德1mg/2ml,混合后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器行雾化吸入治疗,1日治疗2次,每次雾化吸人时间在10至15分钟,治疗结束后漱口处理,持续治疗lW。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疗效标准[2]: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为依据,显效:患者治疗后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哕音、痰量明显减少,痰液稀薄;好转:患者治疗后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哕音减少,但痰液较多;无效:患者治疗后,均未达到前两项标准,甚至出现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8.0,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分析如表1所列,两组治疗前FEVl、FVC、FEV1/FVC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l、FVC、FEV1/FVC各项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如表2所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参照组为81.4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明显观察组更高(p<0.05)。
  3 讨论
  COPD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发病机制主要为气道、肺血管、肺实质慢性炎症。COPD患者临床特点为气流受限,其肺通气功能会显著下降,急性时期会出现气道炎症反应加重的现象,临床改变与哮喘相似,会出现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数量增多,造成气流受限于气道重塑,进而引发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正症状[3]。及时给予合理手段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对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肺通气功能意义重大。
  王周勇[4]研究表示,使用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快速康复。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进步,雾化吸入治疗逐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并取得较好效果,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布地奈德为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药物,其具有抗过敏、抗炎的效果,其抗炎效果为地塞米松的900倍。作用机制为对气道高反应、肥大细胞产生过程进行抑制,使腺体分泌大幅下降,增强β受体剂作用,进而起到改善肺功能的作用[5]。沙丁胺醇为一种β受体剂,其作用机制为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使纤毛运动增强,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6]。此外,沙丁胺醇还可减少微血管渗出,对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等炎性介质释放过程进行抑制,进而起到抗炎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使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后,患者肺气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显著改善。提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COPD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OPD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肺通气功能,促进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宜,黄晓颖.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5):1347-1349
  [2]侯艳,李继东,薛庆亮,等.布地奈德分别联合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两种吸入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2):123-125.
  [3]蒋慧,朱林萍,邵乐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12-1314.
  [4]王周勇,魏萌涛,麦天勇.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71-72.
  [5]张遂甫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J].临床医学,2012,32(11):26-28.
  [6]杨国华,宋红霞.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153-15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低js等离于刀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156例医院收治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选入选1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术式。观察组则采取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VAS评分以及术后并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擘习。本文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理论结合门店运营与管理课程的整
目的研究分析乳果糖口服液在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经治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所治病例数共计为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
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经贸英语因其独特的重要性需要人们在使用时额外注意。本文分析研究了经贸英语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以便更好的促进商务沟通,从而加深国际间的经贸
自198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脱位患者5例.报告如下.
本文介绍了Zigbee作为一种在无线局域网、蓝牙技术兴起之后的另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无线网络技术的技术特征,以及Zigbee技术在工业领域、汽车制造、
主动脉夹层(AD)是临床急危重症,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收治AD患者29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
肺栓塞(PT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肺循环所致.其发病率较高,常规尸解发现率为25%~30%.近年来此病有进行性增多的趋势.虽然诊断技术有所改进,但误诊率仍在70%左右,
研究了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A17G在800℃下的低周疲劳性能,得到其循环应力-应弯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回归至Manson-offin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对疲劳断口进行了宏观及微观分析,发现裂纹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