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美化城市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使命。随着城市的發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了政府和人们的重视。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1.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园林绿化养护不够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普遍比较重视规划以及前期建设,对后期的养护重视不够。建设部门过分追求城市绿地建设资金的投入,而忽视对现有绿地的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同时,由于市民的自觉护绿意识不足,毁坏绿地现象较多, 少量的资金更使得园林养护捉襟见肘。另外一些从事园林绿化设计的人员,植物学知识不扎实,过分注重硬质景观和平面构图,轻视植物种植设计, 导致了园林绿化养护困难,成本较高。还有园林绿化招标制度的管理缺失和不完善,建管交接制度不明确、管理投入少、管理责任不清等都导致了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的困难。
1.2园林绿化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城市绿化结构非常单调,没有能体现出植物多样性的特性。园林绿化景观单调,缺乏生机活力,树种单一,比例搭配不当,绿化树木基本都是单种成片,色彩极为单一,没有能正确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特性,搭配使用不同种类植物造景,美化效果明显不足。
1.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亟待健全。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不严,社会绿化问题较多,单位附属绿地、小区绿地,都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且由于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主要采取行政划拨和行政审批的方法,“人治”的现象比较严重。
2.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对策
2.1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
城市园林绿化一方面美化了城市环境、减少了污染,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盲目追求建设所谓的“森林城市”,引进了大量引进外来植物,铺张浪费,使城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遭到了破坏。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首先要加强科学规划。盲目的、无序的建设往往会带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城市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要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增加乔灌木地被种植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适当降低草坪比例,减少雕塑等建筑小品和大型喷泉的使用;要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建设林荫道路。要推广立体绿化,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第二,要保护现有绿化成果。要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反对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倾向。要保护原有树木,反对盲目地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树。第三,积极应用乡土植物。由于认识的偏差,近几年,城市园林绿化引进了许多外地物种,认为外面的就是好的,土生土长的反而被忽落。外来物种虽然丰富了城市绿化,但由于对其研究不够,导致外来物种的引进反而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要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第四,不断完善法律监督。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绿线管制制度。城市绿线必须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快修订、完善园林绿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将节约型园林绿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还要严格审查规划设计方案。要组织专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
2.2加强园林的绿化养护
加强园林的绿化养护就要转变园林建设主管单位领导的观念,使其重视园林绿化养护,合理划分园林绿化各阶段资金投入。另外要加强对设计师的培训。尤其是对相关植物的种植、养护方面知识的培训。园林绿化要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切实做到适地适树,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尽量满足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只有严格按照规范科学合理栽植,成活率才比较高,为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些都是涉及人员必须了解的。第三,加强绿化宣传教育。保护绿地红线和红线内的花草树木,对任何侵占和破坏行为要加以制止并及时报告绿化管理部门。经上级批准临时借用的绿地,监督限期内恢复原状。同时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监督,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第四,实现机械化生产。运用现代技术,广泛使用机械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对某些工种属于手工艺性质的劳动,不可用机械代替,必须保持手工操作特色。既要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保证园艺质量。
2.3实现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结构单一,植物多样性明显不足。因此,园林绿化首先要保住地域特色底线。选择的园林植物一定要有地域代表性,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风貌,体现出城市自身文化品味。要以本土植物为主,合理划分本土植物的使用量及其与外来植物的比例。第二,要与城市性质相协调。文化型城市在树种选择上主要考虑物种的景观效果及其对人的适宜性和友好性,工矿型城市在物种选择上主要需要考虑对特定污染物的忍耐能力和净化能力。第三,注意色彩的变化。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过分追求绿色和过多使用常绿植物,导致色彩单一,园林绿化要注意色彩的变化,绿色是很赏心悦目,但如果增添一些其他的颜色,相对的视觉效果会更好,因此,要合理的使用鸡爪槭、银杏、乌桕、卫矛和紫叶李等植物。第四,要注意立体空间的利用。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生态位,占据不同的空间。因此,将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我国有丰富的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可以用来进行墙体、坡面和走廊绿化的藤本植物有爬山虎、五叶地锦、金银花、葡萄、紫藤等多种;可以用来进行林间和坡面绿化的地被植物有蔓长春藤、迎春花、微型月季等。
2.4完善我国园林绿化法制建设
坚持“以法治绿”的原则,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走依法治绿之路。加强园林绿化规划编制,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管理对策,应建立完善的编制程序和管理制度。规范规划审批程序,完善审批监督机制,增加管理透明度。加强对绿化用地审批、审查的监督管理,确保绿化用地的物质空间,建立完善的批前监督、批后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建立稳定的管理机构,建立定期汇报制度以评估绿化建设情况。
【参考文献】
[1]魏敏.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5.
[2]王志金.太原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科技,2010,3.
[3]娄少英.浅谈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0,9.
[4]于学萍.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1.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园林绿化养护不够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普遍比较重视规划以及前期建设,对后期的养护重视不够。建设部门过分追求城市绿地建设资金的投入,而忽视对现有绿地的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同时,由于市民的自觉护绿意识不足,毁坏绿地现象较多, 少量的资金更使得园林养护捉襟见肘。另外一些从事园林绿化设计的人员,植物学知识不扎实,过分注重硬质景观和平面构图,轻视植物种植设计, 导致了园林绿化养护困难,成本较高。还有园林绿化招标制度的管理缺失和不完善,建管交接制度不明确、管理投入少、管理责任不清等都导致了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的困难。
1.2园林绿化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城市绿化结构非常单调,没有能体现出植物多样性的特性。园林绿化景观单调,缺乏生机活力,树种单一,比例搭配不当,绿化树木基本都是单种成片,色彩极为单一,没有能正确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特性,搭配使用不同种类植物造景,美化效果明显不足。
1.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亟待健全。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不严,社会绿化问题较多,单位附属绿地、小区绿地,都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且由于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主要采取行政划拨和行政审批的方法,“人治”的现象比较严重。
2.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对策
2.1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
城市园林绿化一方面美化了城市环境、减少了污染,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盲目追求建设所谓的“森林城市”,引进了大量引进外来植物,铺张浪费,使城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遭到了破坏。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首先要加强科学规划。盲目的、无序的建设往往会带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城市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要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增加乔灌木地被种植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适当降低草坪比例,减少雕塑等建筑小品和大型喷泉的使用;要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建设林荫道路。要推广立体绿化,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第二,要保护现有绿化成果。要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反对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倾向。要保护原有树木,反对盲目地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树。第三,积极应用乡土植物。由于认识的偏差,近几年,城市园林绿化引进了许多外地物种,认为外面的就是好的,土生土长的反而被忽落。外来物种虽然丰富了城市绿化,但由于对其研究不够,导致外来物种的引进反而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要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第四,不断完善法律监督。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绿线管制制度。城市绿线必须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快修订、完善园林绿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将节约型园林绿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还要严格审查规划设计方案。要组织专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
2.2加强园林的绿化养护
加强园林的绿化养护就要转变园林建设主管单位领导的观念,使其重视园林绿化养护,合理划分园林绿化各阶段资金投入。另外要加强对设计师的培训。尤其是对相关植物的种植、养护方面知识的培训。园林绿化要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切实做到适地适树,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尽量满足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只有严格按照规范科学合理栽植,成活率才比较高,为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些都是涉及人员必须了解的。第三,加强绿化宣传教育。保护绿地红线和红线内的花草树木,对任何侵占和破坏行为要加以制止并及时报告绿化管理部门。经上级批准临时借用的绿地,监督限期内恢复原状。同时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监督,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第四,实现机械化生产。运用现代技术,广泛使用机械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对某些工种属于手工艺性质的劳动,不可用机械代替,必须保持手工操作特色。既要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保证园艺质量。
2.3实现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结构单一,植物多样性明显不足。因此,园林绿化首先要保住地域特色底线。选择的园林植物一定要有地域代表性,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风貌,体现出城市自身文化品味。要以本土植物为主,合理划分本土植物的使用量及其与外来植物的比例。第二,要与城市性质相协调。文化型城市在树种选择上主要考虑物种的景观效果及其对人的适宜性和友好性,工矿型城市在物种选择上主要需要考虑对特定污染物的忍耐能力和净化能力。第三,注意色彩的变化。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过分追求绿色和过多使用常绿植物,导致色彩单一,园林绿化要注意色彩的变化,绿色是很赏心悦目,但如果增添一些其他的颜色,相对的视觉效果会更好,因此,要合理的使用鸡爪槭、银杏、乌桕、卫矛和紫叶李等植物。第四,要注意立体空间的利用。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生态位,占据不同的空间。因此,将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我国有丰富的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可以用来进行墙体、坡面和走廊绿化的藤本植物有爬山虎、五叶地锦、金银花、葡萄、紫藤等多种;可以用来进行林间和坡面绿化的地被植物有蔓长春藤、迎春花、微型月季等。
2.4完善我国园林绿化法制建设
坚持“以法治绿”的原则,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走依法治绿之路。加强园林绿化规划编制,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管理对策,应建立完善的编制程序和管理制度。规范规划审批程序,完善审批监督机制,增加管理透明度。加强对绿化用地审批、审查的监督管理,确保绿化用地的物质空间,建立完善的批前监督、批后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建立稳定的管理机构,建立定期汇报制度以评估绿化建设情况。
【参考文献】
[1]魏敏.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5.
[2]王志金.太原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科技,2010,3.
[3]娄少英.浅谈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0,9.
[4]于学萍.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