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由于其原创性而更容易做出特色,本文通过对定位相似的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的比较分析,探讨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的运营之道。其中,评论队伍的培育、时效性、互动性、冲突性和策划尤为重要。
【关键词】原创 网络评论 新闻评论
目前,很多网站都开辟了评论频道。按内容的来源分,有集纳式评论频道(评论主要来自于传统媒体)、原创性评论频道(评论主要来自于网友投稿)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评论频道。
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精英话语垄断的格局,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发声”的渠道,也由于内容的原创性而更容易打造自身特色。《红辣椒评论》是红网的评论频道,已发展较为成熟的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人气。而《麻辣烫评论》是四川在线的评论频道,定位是打造四川最大原创评论基地。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探讨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如何打造特色,形成品牌。
一、《红辣椒评论》
《红辣椒评论》创办于2001年5月,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新闻网站红网的评论频道。取名红辣椒,既反映了湖南人爱吃辣椒的地域特色,也暗示着“敢言敢评”的栏目风格。
1、创办宗旨
《红辣椒评论》在创办之初以“声音的广场”为理念,公开告知所有受众(作者与读者)发稿是不付稿费的,网站只是提供一个观点展示的平台,提供一个宣泄公众情绪的场所,让不同的观点都有一席之地,让那些也许不是很成熟的观点有一个展示的空间,改变言论话语权几乎完全被精英们占据的现状,鼓励所有的民众都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2、栏目设置
(1)话题PK。该栏目围绕某一主题,以辩论的形式,鼓励网友发表言论。各方发言人数、票数、主题访问量都有实时统计,通过数据可以了解该主题的关注度以及网友对这一主题的态度。
(2)马上评论。该栏目注重评论的时效性,基本上做到了当天新闻当天评论。
(3)焦点周刊。该栏目相当于评论频道一周内容的总结和回顾,网络评论更新较快,这种回顾能帮助受众梳理一周的要闻,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辑的态度取向。
(4)幽默一刀。该栏目是以漫画形式表明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漫画型评论是文字评论的一种补充,丰富了评论形式。
(5)分类评论。此部分设置了6个根据评论领域或评论风格划分的小栏目。
综上所述,《红辣椒评论》的栏目设置较为丰富,栏目各有侧重,注重原创性。
3、页面设计
《红辣椒评论》的页面十分简洁,红色是主打色,各栏目名称栏均以红色为背景或者用红色标志和线条加以衬托,主打版块“马上评论”的文章标题以大字体、红色加粗进行处理,十分抢眼。焦点周刊上方的红辣椒logo别具特色,页面整体风格与“红辣椒”相呼应。
整个页面呈模块化,各栏目区域十分清晰,线条简洁。内容呈竖式三列结构,从左至右分为三栏,但也并非一成不变。页面从上至下也分为三个部分,相互呼应,简单而不呆板。
4、议题选择
总的说来,议题多为社会热点,从题材来看,对政治、经济、教育领域关注较多;从性质来看,多属于舆论监督;从内容来看,有理有据,评论标题也十分有力,体现了作者较好的评论功底。
5、评论队伍
经过十年的发展,《红辣椒评论》已有1000多名评论员。为了发展评论员队伍,《红辣椒评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评论队伍的发展。例如频道一直坚守一个原则,就是同一话题的评论文章会尽量采用新作者的、初学者的,给他们以信心,也能培养评论员队伍。
二、《麻辣烫评论》
《麻辣烫评论》是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网站四川在线创办的评论频道,创办者希望“烹饪”出具有“麻辣味”的新闻评论。
1、创办宗旨
《麻辣烫评论》是四川在线重点打造的综合性评论频道,力图打造四川最大原创评论基地和最有影响力的观点集散平台。以独特的麻辣味和草根气息为特色,重视草根智慧、平民思想,将其视为时评取之不竭,经久不衰的源泉。
2、栏目设置
(1)麻辣烫评论。此栏目置于页面上方,是主打栏目。刊登热点评论、重要评论。
(2)天府声音。该栏目聚焦与四川有关的新闻评论,立足本地,突出地域性。
(3)评论专集。该栏目选取社会热点、时政要闻进行专题解读,集纳同一主题的评论文章。
(4)原创评论。该栏目不分主题,按时间顺序刊登网友的评论,评论数量大,更新快。
(5)排行榜。《麻辣烫评论》设置了阅读排行榜、点击榜、发稿榜和评论热词,以榜单的形式突出热点文章和热点话题。
(6)图评天下。以漫画形式表明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总的来说,《麻辣烫评论》的栏目设置较为全面,形式丰富,但主打栏目缺乏鲜明的个性。
3、页面设计
《麻辣烫评论》的页面以深红色为主打色,与四川麻辣烫的红油颜色是相对应的。页面上方的导航条以深红色为背景色,各栏目的名称也是深红色,风格统一。页面左上方有“麻辣烫评论”的logo,类似于报纸的内报头,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页面上方是图片、专题和主打栏目《麻辣烫评论》,页面下方是图评天下。中间采取竖三栏的形式安排各栏目,页面布局较为规整。
4、议题选择
在议题方面,《麻辣烫评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偏重四川的时政新闻。
5、评论队伍
目前在《麻辣烫评论》设有作者文集的评论员有360位,每月、每年度根据评论员发表的文章数量、题材、关注度进行打分,分别评出月优秀评论员和年度优秀评论员,并予以奖励或者获得首页推荐,成为特约评论员。
三、对两者的比较
《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同属地方新闻网站,体现“辣”的特征,但在具体栏目设置及操作方面,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红辣椒评论》的栏目设置具有鲜明的个性,如“辣言辣语”、“话题PK”、“马上评论”等等,《麻辣烫评论》的栏目设置比较中规中矩,特别是与频道名称同名的主打栏目“麻辣烫评论”的定位不够清晰。
《红辣椒评论》的“话题PK”丰富了版面的冲突性,“马上评论”突出了评论的时效性,这是《麻辣烫评论》所欠缺的。而《麻辣烫评论》设立“天府声音”,重视本地新闻评论,设置议题关注本地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红辣椒评论》没有关注湖南本地的栏目,也鲜见与湖南相关的专题。
在版式方面,两者的页面均以红色为主打色,但《红辣椒评论》是鲜红色,而《麻辣烫评论》是暗红色,《红辣椒评论》的页面稍显活泼。《红辣椒评论》的版块比较清晰,受众能较便捷地找到感兴趣的栏目和文章,而《麻辣烫评论》的版面则不够清晰,特别“评论专集”和“麻辣烫评论”,虽然占据了页面最显要的位置,但是由于不突出,没有达到有效呈现内容的效果。
在与受众互动方面,《红辣椒评论》设立了“观点PK”栏目,也在红网论坛开设“时评聊吧”,为网友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麻辣烫评论》则没有此类的栏目。
两者均重视评论队伍的建设,《红辣椒评论》重视新作者,每年进行佳作评选,而《麻辣烫评论》每月、每年都评出优秀评论员,并设立排行榜、首页推荐等鼓励作者。
总体来说,《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都重视原创,《红辣椒评论》由于多年的经营已拥有良好的口碑,属于发展比较成熟的原创性评论频道,在时效性、冲突性、互动性、评论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做得较好,但在专题策划、本土新闻评论方面有所欠缺。《麻辣烫评论》属于“后来者”,定位于打造西部最大原创评论基地,侧重本省评论和时政方面,注重专题策划,但为了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在版面呈现、图片更新等方面还需加强。
四、打造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的特色
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由于内容的原创性,更容易形成自身特色。《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力图打造具有“辣”味的新闻评论,在栏目设置、页面呈现、具体操作方面又各有特色,为其他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鉴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性以及原创的特点,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论队伍的培育
由于内容的原创性,评论内容全部来自于网友投稿,所以评论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所以如何吸引作者,怎样培养作者,是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面临的重要问题。
2、时效性和互动性
网络新闻评论比报纸和广电评论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更具优势,所以原创性网络新闻频道应注意如何把这两个优势发挥好。特别是在互动性的开发上,可利用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开设互动栏目、论坛讨论、借助微博等其他载体等。
3、注重冲突性
网络新闻评论具有更大的评论空间,所以有条件充分展示不同观点的言论。原创性网络新闻频道由于发言的相对自由和便捷,应鼓励受众和作者对话题进行充分讨论,展现一定的冲突性,既丰富了内容,也活跃了版面。
4、加强策划
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的文章来源于作者投稿,编辑应加强策划,引导作者对热点、重点议题的探讨,并对相关评论进行集纳,以提高深度。
总的来说,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应充分结合网络和原创的优势,有的放矢,精心经营,打造具有影响力、有特色的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
参考文献
①马少华、刘洪珍,《新闻评论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②张会会,《我国新闻网站网络评论栏目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③霍军,《地方新闻网站评论频道的构建》[J].《采写编》,2010(2)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原创 网络评论 新闻评论
目前,很多网站都开辟了评论频道。按内容的来源分,有集纳式评论频道(评论主要来自于传统媒体)、原创性评论频道(评论主要来自于网友投稿)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评论频道。
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精英话语垄断的格局,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发声”的渠道,也由于内容的原创性而更容易打造自身特色。《红辣椒评论》是红网的评论频道,已发展较为成熟的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人气。而《麻辣烫评论》是四川在线的评论频道,定位是打造四川最大原创评论基地。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探讨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如何打造特色,形成品牌。
一、《红辣椒评论》
《红辣椒评论》创办于2001年5月,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新闻网站红网的评论频道。取名红辣椒,既反映了湖南人爱吃辣椒的地域特色,也暗示着“敢言敢评”的栏目风格。
1、创办宗旨
《红辣椒评论》在创办之初以“声音的广场”为理念,公开告知所有受众(作者与读者)发稿是不付稿费的,网站只是提供一个观点展示的平台,提供一个宣泄公众情绪的场所,让不同的观点都有一席之地,让那些也许不是很成熟的观点有一个展示的空间,改变言论话语权几乎完全被精英们占据的现状,鼓励所有的民众都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2、栏目设置
(1)话题PK。该栏目围绕某一主题,以辩论的形式,鼓励网友发表言论。各方发言人数、票数、主题访问量都有实时统计,通过数据可以了解该主题的关注度以及网友对这一主题的态度。
(2)马上评论。该栏目注重评论的时效性,基本上做到了当天新闻当天评论。
(3)焦点周刊。该栏目相当于评论频道一周内容的总结和回顾,网络评论更新较快,这种回顾能帮助受众梳理一周的要闻,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辑的态度取向。
(4)幽默一刀。该栏目是以漫画形式表明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漫画型评论是文字评论的一种补充,丰富了评论形式。
(5)分类评论。此部分设置了6个根据评论领域或评论风格划分的小栏目。
综上所述,《红辣椒评论》的栏目设置较为丰富,栏目各有侧重,注重原创性。
3、页面设计
《红辣椒评论》的页面十分简洁,红色是主打色,各栏目名称栏均以红色为背景或者用红色标志和线条加以衬托,主打版块“马上评论”的文章标题以大字体、红色加粗进行处理,十分抢眼。焦点周刊上方的红辣椒logo别具特色,页面整体风格与“红辣椒”相呼应。
整个页面呈模块化,各栏目区域十分清晰,线条简洁。内容呈竖式三列结构,从左至右分为三栏,但也并非一成不变。页面从上至下也分为三个部分,相互呼应,简单而不呆板。
4、议题选择
总的说来,议题多为社会热点,从题材来看,对政治、经济、教育领域关注较多;从性质来看,多属于舆论监督;从内容来看,有理有据,评论标题也十分有力,体现了作者较好的评论功底。
5、评论队伍
经过十年的发展,《红辣椒评论》已有1000多名评论员。为了发展评论员队伍,《红辣椒评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评论队伍的发展。例如频道一直坚守一个原则,就是同一话题的评论文章会尽量采用新作者的、初学者的,给他们以信心,也能培养评论员队伍。
二、《麻辣烫评论》
《麻辣烫评论》是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网站四川在线创办的评论频道,创办者希望“烹饪”出具有“麻辣味”的新闻评论。
1、创办宗旨
《麻辣烫评论》是四川在线重点打造的综合性评论频道,力图打造四川最大原创评论基地和最有影响力的观点集散平台。以独特的麻辣味和草根气息为特色,重视草根智慧、平民思想,将其视为时评取之不竭,经久不衰的源泉。
2、栏目设置
(1)麻辣烫评论。此栏目置于页面上方,是主打栏目。刊登热点评论、重要评论。
(2)天府声音。该栏目聚焦与四川有关的新闻评论,立足本地,突出地域性。
(3)评论专集。该栏目选取社会热点、时政要闻进行专题解读,集纳同一主题的评论文章。
(4)原创评论。该栏目不分主题,按时间顺序刊登网友的评论,评论数量大,更新快。
(5)排行榜。《麻辣烫评论》设置了阅读排行榜、点击榜、发稿榜和评论热词,以榜单的形式突出热点文章和热点话题。
(6)图评天下。以漫画形式表明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总的来说,《麻辣烫评论》的栏目设置较为全面,形式丰富,但主打栏目缺乏鲜明的个性。
3、页面设计
《麻辣烫评论》的页面以深红色为主打色,与四川麻辣烫的红油颜色是相对应的。页面上方的导航条以深红色为背景色,各栏目的名称也是深红色,风格统一。页面左上方有“麻辣烫评论”的logo,类似于报纸的内报头,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页面上方是图片、专题和主打栏目《麻辣烫评论》,页面下方是图评天下。中间采取竖三栏的形式安排各栏目,页面布局较为规整。
4、议题选择
在议题方面,《麻辣烫评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偏重四川的时政新闻。
5、评论队伍
目前在《麻辣烫评论》设有作者文集的评论员有360位,每月、每年度根据评论员发表的文章数量、题材、关注度进行打分,分别评出月优秀评论员和年度优秀评论员,并予以奖励或者获得首页推荐,成为特约评论员。
三、对两者的比较
《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同属地方新闻网站,体现“辣”的特征,但在具体栏目设置及操作方面,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红辣椒评论》的栏目设置具有鲜明的个性,如“辣言辣语”、“话题PK”、“马上评论”等等,《麻辣烫评论》的栏目设置比较中规中矩,特别是与频道名称同名的主打栏目“麻辣烫评论”的定位不够清晰。
《红辣椒评论》的“话题PK”丰富了版面的冲突性,“马上评论”突出了评论的时效性,这是《麻辣烫评论》所欠缺的。而《麻辣烫评论》设立“天府声音”,重视本地新闻评论,设置议题关注本地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红辣椒评论》没有关注湖南本地的栏目,也鲜见与湖南相关的专题。
在版式方面,两者的页面均以红色为主打色,但《红辣椒评论》是鲜红色,而《麻辣烫评论》是暗红色,《红辣椒评论》的页面稍显活泼。《红辣椒评论》的版块比较清晰,受众能较便捷地找到感兴趣的栏目和文章,而《麻辣烫评论》的版面则不够清晰,特别“评论专集”和“麻辣烫评论”,虽然占据了页面最显要的位置,但是由于不突出,没有达到有效呈现内容的效果。
在与受众互动方面,《红辣椒评论》设立了“观点PK”栏目,也在红网论坛开设“时评聊吧”,为网友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麻辣烫评论》则没有此类的栏目。
两者均重视评论队伍的建设,《红辣椒评论》重视新作者,每年进行佳作评选,而《麻辣烫评论》每月、每年都评出优秀评论员,并设立排行榜、首页推荐等鼓励作者。
总体来说,《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都重视原创,《红辣椒评论》由于多年的经营已拥有良好的口碑,属于发展比较成熟的原创性评论频道,在时效性、冲突性、互动性、评论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做得较好,但在专题策划、本土新闻评论方面有所欠缺。《麻辣烫评论》属于“后来者”,定位于打造西部最大原创评论基地,侧重本省评论和时政方面,注重专题策划,但为了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在版面呈现、图片更新等方面还需加强。
四、打造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的特色
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由于内容的原创性,更容易形成自身特色。《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力图打造具有“辣”味的新闻评论,在栏目设置、页面呈现、具体操作方面又各有特色,为其他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鉴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性以及原创的特点,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论队伍的培育
由于内容的原创性,评论内容全部来自于网友投稿,所以评论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所以如何吸引作者,怎样培养作者,是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面临的重要问题。
2、时效性和互动性
网络新闻评论比报纸和广电评论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更具优势,所以原创性网络新闻频道应注意如何把这两个优势发挥好。特别是在互动性的开发上,可利用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开设互动栏目、论坛讨论、借助微博等其他载体等。
3、注重冲突性
网络新闻评论具有更大的评论空间,所以有条件充分展示不同观点的言论。原创性网络新闻频道由于发言的相对自由和便捷,应鼓励受众和作者对话题进行充分讨论,展现一定的冲突性,既丰富了内容,也活跃了版面。
4、加强策划
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的文章来源于作者投稿,编辑应加强策划,引导作者对热点、重点议题的探讨,并对相关评论进行集纳,以提高深度。
总的来说,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应充分结合网络和原创的优势,有的放矢,精心经营,打造具有影响力、有特色的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
参考文献
①马少华、刘洪珍,《新闻评论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②张会会,《我国新闻网站网络评论栏目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③霍军,《地方新闻网站评论频道的构建》[J].《采写编》,2010(2)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