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酒精中异丙醇的产生及分离研究

来源 :检验检疫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in19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发酵酒精产生异丙醇的原因及规律及与乙醇分离的可能性,进而找到减少或排除酒精中异丙醇的工艺途径.[方法]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发酵酒精生产中不同发酵条件(菌种、时间)、不同原料以及成品管道内的异丙醇含量进行了跟踪,探讨了异丙醇/乙醇分离可能性.[结果]不同菌种、不同发酵时间未见异丙醇产生量发生变化;粮谷类和农副产品原料(发醇)未产生异丙醇,薯类原料则因不同产地而产生的异丙醇量不同;常规蒸馏后排废液中未检出异丙醇.[结论]异丙醇的产生量与发酵菌种、时间无关,与原料种类、即薯类原料及其种植地有关;
其他文献
介绍了保函及其作用,指出了保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保函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进一步规范、完善其运用的措施。
[目的]为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找到有效手段.[方法]通过对各类纺织品表面吸附功能的比较研究,对棉斜纹布、棉绒布、丝绸及涂层布等纺织面料进行测试研究,经过萃取时间、萃取
本文在研究进口商品供应链与检验检疫链,以及抽批成数抽样分布的基础上,根据概率和抽样统计检验原理设计抽批方案,较之百分比抽批方案更为科学合理,可供设计进口商品检验检疫查验
[目的] 从协同致病作用入手,分析并找出香港暴发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何以引起鸡群大量死亡的原因.[方法] 本文主要以1997年至2003年期间在香港暴发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大量家
文章对进出口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结合检验检疫的检验职能和监管工作模式,展望了医疗产品强制性认证的电磁兼容要求。
本文分析了进境牦牛毛传带疫病的风险,提出了加强对进境牦牛毛管理的意见。口蹄疫、牛瘟、小反炭疽、恶性卡他热等随进境牦牛毛传入我国的风险较大,一旦传入,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的
本研究通过体外增毒,再测定病毒的TCID50,然后将病毒培养物作系列稀释,比较了细胞传两代进行荧光抗体染色法与三种商品化的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包括IDEXX公司生产的BVDV抗原
近年来,进出口贸易量的剧增对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形成了巨大压力。海关统计显示: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继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
[目的] 对出入境人员中的HIV感染者进行病毒基因型测定,监测国内外流行的HIV毒株的状况及其变化.[方法] 用RT-PCR或直接巢式PCR方法扩增HIV env基因C2-V3区及其邻近的基因片
[目的]研制一种供基层疾病控制和口岸检疫单位日常疫情监测使用的对水产品、食品、外环境水中的O1群、O139群和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都可进行筛检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