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科毕业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课是应对本科教育“缩水”问题的重要举措,训练内容结合就业市场需要,突出实践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本科毕业生 综合技能训练课 本科教育
一、本科毕业生开设综合技能训练课的重要性
本科毕业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课是应对本科教育“缩水”问题的重要举措,主要是结合就业市场的需要,以专项训练为主,突出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思路,为毕业生提供完整的本科教育。
保证学生接受完整的教育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高尚道德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根据在毕业实习中的体会,在总结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后,利用综合技能训练的机会,补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在毕业前能够进一步自我完善,使学生在激烈的职场上能够更加富有竞争力。
二、本科毕业生开展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情况分析
社会上多数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学期不到学校完成专业学习,而是提前步入就业单位,使得本科教育缩水为专科教育或者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预备教育,为了应对本科教育的缺失,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从2004级学生开始实行毕业生实习返校后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2013年10月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向即将进行毕业实习的2014届毕业生发放了243份关于综合技能训练的调查问卷,最后回收了2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9%。
(一)综合技能训练课开设的课程类型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综合技能训练课开设的比较感兴趣的是专业实践类和专业技术类比例为59%,其次是法律类和计算机类,外语类和专业理论类相对较少学生感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技能课的比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期望还是要求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实践类和技术类知识。
(二)影响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
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中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所占比例较高为54%,紧接着是课程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生角度来看影响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的关键因素中重要的是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师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授课要实训、具体、实用,以技能训练为主,让教学效果得到切实保证。
(三)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授课方式
对于讲授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方式上,课堂讲授结合企业实践占有明显的领先优势比例为42%,学生更加倾向于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其次是课堂讲授结合互动体验,再次是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和课堂讲授结合模拟招聘,而单纯的课程讲授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仅占5%。从课堂讲授方式上可以看出,综合技能训练课应由富有一定企业经验的教师讲授,主讲教师应充分准备一些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有互动体验的讲授材料,使其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四)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授课教师
对于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授课教师在228名学生中有205人选择职业人,占总人数的90%,选择自有教师的仅占10%。学生建议多让职业人来授课,设置一些与企业相关的课程,拒绝照本宣科,并在应用文写作和软件应用方面有所注重。
在问卷调查形成《关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综合技能训练课的调查报告》后,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针对调查结果对于课程和授课教师进行了及时的调整。2014年5月2014届毕业生在结束毕业实习后返校开始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通过综合技能训练课达到了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表示满意,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已经找到工作,心思不能收回到课堂里,觉得自己完成了角色转变,不愿意再接受学校教育,心情浮躁,听课的状态不好,在课上表现不积极,有睡觉、趴桌子的懒散现象。(2)有些学生选课不是从兴趣和求知出发,而是单纯为凑够学分。而且有的学生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性质与课程本身相关性不是很大,尤其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打算以第二语言就业,因此对学校开设的一些综合技能训练选修课中语言类课程表现出不感兴趣,学习的动力也不足,存在应付现象。同时,有些课程为合班大课,不利于课程管理和考勤,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3)学生毕业实习时间短,与就业上岗出现时间的断档,因此部分用人单位对综合技能训练不太理解。有较多学生的就业单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该类企业需要学生能尽快参加实习然后上岗,这与学校的综合技能训练课时间相冲突,给学生的求职增添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课程的设计存在知识讲授过多的问题,不能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同时,一些科目在设置上,没有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训练的内容不是在工作中马上能用得上的内容。
三、提高本科毕业生综合技能训练课效果的措施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开设综合技能训练课要立足于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采取训练的方法,讲授内容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形成,避免知识讲授过多,突出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就业能力。(2)课程设置要从学生兴趣和需求考虑,避免学生为了凑够学分选课,使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应付现象。大班上课不利于课程管理也不利于考勤,因此尽量小班授课,以此让学生得到实训的机会,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师安排方面
(1)授课的主讲教师最好是具有企业背景的职业人能够联系企业实践,能够在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综合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下功夫。(2)任课教师要秉持技能训练的宗旨,要使其传授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三)学生认同方面
(1)综合技能训练课的主体是学生,毕业生应该理解学校开设技能训练课程的必要性,提高认识。(2)通过综合技能训练巩固已有的知识,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强化技能训练,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四)社会支持方面
(1)亟待国家教育部及早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为了毕业后有好的归宿,不可避免地提早进入求职阶段,正常的专业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而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的就业率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用人单位的理解与认同。(2)各级各类高校应该设立毕业生综合技能训练课。已经开设的高校应加强对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及内容的研究,科学化管理综合技能训练的时间和课程,加强对毕业生管理,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技能训练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杨丹.关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综合技能训练课的调查报告.2013年10月.
(作者单位: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本科毕业生 综合技能训练课 本科教育
一、本科毕业生开设综合技能训练课的重要性
本科毕业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课是应对本科教育“缩水”问题的重要举措,主要是结合就业市场的需要,以专项训练为主,突出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思路,为毕业生提供完整的本科教育。
保证学生接受完整的教育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高尚道德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根据在毕业实习中的体会,在总结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后,利用综合技能训练的机会,补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在毕业前能够进一步自我完善,使学生在激烈的职场上能够更加富有竞争力。
二、本科毕业生开展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情况分析
社会上多数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学期不到学校完成专业学习,而是提前步入就业单位,使得本科教育缩水为专科教育或者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预备教育,为了应对本科教育的缺失,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从2004级学生开始实行毕业生实习返校后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2013年10月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向即将进行毕业实习的2014届毕业生发放了243份关于综合技能训练的调查问卷,最后回收了2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9%。
(一)综合技能训练课开设的课程类型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综合技能训练课开设的比较感兴趣的是专业实践类和专业技术类比例为59%,其次是法律类和计算机类,外语类和专业理论类相对较少学生感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技能课的比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期望还是要求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实践类和技术类知识。
(二)影响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
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中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所占比例较高为54%,紧接着是课程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生角度来看影响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的关键因素中重要的是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师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授课要实训、具体、实用,以技能训练为主,让教学效果得到切实保证。
(三)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授课方式
对于讲授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方式上,课堂讲授结合企业实践占有明显的领先优势比例为42%,学生更加倾向于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其次是课堂讲授结合互动体验,再次是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和课堂讲授结合模拟招聘,而单纯的课程讲授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仅占5%。从课堂讲授方式上可以看出,综合技能训练课应由富有一定企业经验的教师讲授,主讲教师应充分准备一些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有互动体验的讲授材料,使其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四)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授课教师
对于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授课教师在228名学生中有205人选择职业人,占总人数的90%,选择自有教师的仅占10%。学生建议多让职业人来授课,设置一些与企业相关的课程,拒绝照本宣科,并在应用文写作和软件应用方面有所注重。
在问卷调查形成《关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综合技能训练课的调查报告》后,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针对调查结果对于课程和授课教师进行了及时的调整。2014年5月2014届毕业生在结束毕业实习后返校开始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通过综合技能训练课达到了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表示满意,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已经找到工作,心思不能收回到课堂里,觉得自己完成了角色转变,不愿意再接受学校教育,心情浮躁,听课的状态不好,在课上表现不积极,有睡觉、趴桌子的懒散现象。(2)有些学生选课不是从兴趣和求知出发,而是单纯为凑够学分。而且有的学生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性质与课程本身相关性不是很大,尤其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打算以第二语言就业,因此对学校开设的一些综合技能训练选修课中语言类课程表现出不感兴趣,学习的动力也不足,存在应付现象。同时,有些课程为合班大课,不利于课程管理和考勤,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3)学生毕业实习时间短,与就业上岗出现时间的断档,因此部分用人单位对综合技能训练不太理解。有较多学生的就业单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该类企业需要学生能尽快参加实习然后上岗,这与学校的综合技能训练课时间相冲突,给学生的求职增添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课程的设计存在知识讲授过多的问题,不能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同时,一些科目在设置上,没有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训练的内容不是在工作中马上能用得上的内容。
三、提高本科毕业生综合技能训练课效果的措施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开设综合技能训练课要立足于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采取训练的方法,讲授内容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形成,避免知识讲授过多,突出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就业能力。(2)课程设置要从学生兴趣和需求考虑,避免学生为了凑够学分选课,使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应付现象。大班上课不利于课程管理也不利于考勤,因此尽量小班授课,以此让学生得到实训的机会,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师安排方面
(1)授课的主讲教师最好是具有企业背景的职业人能够联系企业实践,能够在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综合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下功夫。(2)任课教师要秉持技能训练的宗旨,要使其传授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三)学生认同方面
(1)综合技能训练课的主体是学生,毕业生应该理解学校开设技能训练课程的必要性,提高认识。(2)通过综合技能训练巩固已有的知识,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强化技能训练,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四)社会支持方面
(1)亟待国家教育部及早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为了毕业后有好的归宿,不可避免地提早进入求职阶段,正常的专业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而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的就业率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用人单位的理解与认同。(2)各级各类高校应该设立毕业生综合技能训练课。已经开设的高校应加强对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及内容的研究,科学化管理综合技能训练的时间和课程,加强对毕业生管理,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技能训练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杨丹.关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综合技能训练课的调查报告.2013年10月.
(作者单位: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