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探析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51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尤其重要。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育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通过计算机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实践,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与教育现状,探索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新策略,希望通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来加强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育,希望为各位高职院校职教的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教育    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不断发展成熟,各个学科的高职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计算机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与就业甚至是进一步学习深造等各个方面都有联系,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
  计算机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而新增加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其实很多发达地区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到了高职教育阶段这门课程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微观层面来说,计算技术在多媒体技术、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云计算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面对变幻莫测的发展形势,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离开了互联网寸步难行。科技的进步使科技产品的更迭不断加快,只有掌握好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才能进一步提升快速接受新事物、提高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对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引起了相当的重视,大量的计算机机房与计算机设备投入到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实践应用中来,使得计算机技术的教学硬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教育教材的编写者也根据科技发展新形势对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新要求编写了新的教材,计算机理论更加完善,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增加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生活相关的部分。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法也在众多高职院校计算机学科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目前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中有很多喜人的发展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理论考试而忽视了实际应用,普遍用很抽象的形式向學生描述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各种功能与用途,而很少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应用方法指导。这样的简单抽象的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计算机学科分数高,但不能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计算机技术。
  三、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能力创新培养策略
  首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教师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创新以新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新的计算机教材设计更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与更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比如对于微软Excel计算公式的教学,可以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如大量数据的计算、收支平衡问题等,让学生应用计算公式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巩固课堂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
  其次,基于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分析,增加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学习实践是重之重。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必然是以实操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学生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的要求,只有加强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才行。比如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本的排版、演讲PPT的制作、个人网页的制作甚至是公众号、百家号的运营等。“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到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个人的综合能力。
  从次,各高职院校还应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与教师培训工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及时更新软件硬件设备是无法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深入的了解的。学校可以引进相关的3D打印设备、智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硬件设备与各种新的软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有很多的创新技术与创新项目都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的,学习好计算机技术就有了更广阔的创新平台,就能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带来更多的机遇。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能力培养不能只是基础知识与基础应用的学习,还应该由计算机基础知识引申开来,让学生能够突破思维定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更为广阔的互联网世界。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也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等新知识技术的培育。通过计算机能力创新培养策略增强对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的要求,用学到的知识技术为社会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朱雪娟.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探析[J]. 经营管理者, 2016(33):424.
  [2]汪巧群.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2(2):98-99.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一些高校教师逐渐对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在简短的时间内充分的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在脑海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 师范专业 教育研究  在高校师范专业教育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一些有关教育方面
【摘要】 小学生学习美术,应该从学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开始。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美术欣赏的主要形式和上好欣赏课的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欣赏 形式 策略研究  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尤其是美的事物,往往受到他们的喜爱。小学生渴望美,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表达美。小学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培养
【摘要】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及学习时间得到拓展,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形式更为丰富。微课的形式更是集中了信息技术的综合优点,能够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中职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形式,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习的内容达成更为完善的掌握。基于此,本文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微课教学方式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微课
电流和电压传感器作为实现计量及保护功能的重要元件,与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及经济的运行息息相关,但多少年来,在中压配网系统中传统的电磁式电流和电压传感器一直在广泛使用中,而我们的智能电网战略需要电力系统走向数字化及智能化,即建设数字化变电站,这样,电磁式的互感器就受其机理的限制以及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而很难适应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分析总结电子式电流及电压互感器现有技术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所使用的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独立写作状态,二是回归生活,根据学生对写作材料的兴趣进行挖掘;三是尊重学生的意志,把心中的感情真正表达出来;四是把写作、复习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种能力同时培养。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教学 小学语文 小学作文 新课程 感悟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作文教学要求高方面形式单一
【摘要】 特教学校的学生需要教师的特别关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四个原则,通过体育教学给学生自信、健康、快乐和启迪,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体育教学 原则 策略  特教学校的学生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根据这些特殊学生自身的情况及学科特点,作为一名特教学校的体育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信  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发并利用学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各电网之间区域性联系越来越紧密,大规模互联形成大量环网。然而环网中的潮流,如果不采取附加措施,就会按阻抗自然分布,因而无法控制。潮流分布不均衡,就会导致某些线路轻载而某些线路重载。输电线路利用率不足,会限制电网的输送能力;线路长时间重载运行甚至会威胁系统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研究了用于系统潮流控制的改进型功角调节变压器。本文所研制的功角调节变压器是基于改变输电线路
【摘要】 在信息加速传播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加,与图像、影音信息相比较,纸质书籍则略显乏味,但其对于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却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尤其是在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能够增强学生求知欲,开拓视野,培养阅读能力。本文将以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推广策略为研究方向,探索推广课外阅读的新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关键词】 农村教育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