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山区鲜食玉米叶斑病季节性流行动态及药剂防治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fe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和2019年,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南部山区鲜食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3种重要叶斑病的季节性流行动态,测定了不同玉米品种的病情严重度及几种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在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种植季节,3种叶斑病的病情指数随种植时间均呈“S”型曲线,至乳熟期(R3)病情指数达到最大值,大喇叭口期(V12)至籽粒建成期(R2)是病情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3种病害的时空流行趋势、植株不同叶位病级分布规律及其最终病情各不相同.当玉米生育期平均温度高于23.0℃时,有利于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而平均温度低于23.0℃条件下则有利于大斑病的流行.供试的20个玉米品种对不同病害表现的抗性差异较大,其中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合计分别占65.0%、55.0%和25.0%.此外,从12种杀菌剂处理中,筛选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氟硅唑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混剂(商品剂量5:8)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70.0%、82.0%和85.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预测预报及合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为明确对白星花金龟具有引诱或驱避作用的植物及醇提物,利用自制选择行为装置和“Y”形嗅觉仪,测定白星花金龟对9种气味植物鲜叶及醇提物的行为反应.结果 表明:白星花金龟雌、雄成虫对植物及醇提物的嗅觉反应相似,对紫茎泽兰、青蒿、菖蒲醇提物有极显著负趋性(P<0.01);雌成虫对香樟、苍耳醇提物具有显著负趋性(P<0.05),对蛇床和蓖麻醇提物有极显著正趋性(P<0.01);幼虫对臭牡丹、苍耳、蓖麻醇提物表现为正趋性;各龄幼虫对紫茎泽兰、菖蒲醇提物均表现出负趋性,且随着龄期的增加负趋性逐渐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白星花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常发性害虫,以大龄滞育幼虫在稻桩中越冬,研究其寄生性天敌,对于害虫发生动态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剥查四川地区稻桩内越冬代二化螟幼虫并室内饲养羽化收集天敌,鉴定天敌种类和调查自然寄生率发现:2017年-2018年,2018年-2019年及2019年-2020年,寄生蜂自然寄生率分别为1.1%~8.6%,1.5%~11.7%和1.9%~9.0%,年度间自然寄生率无明显差异;寄生蜂自然种群主要有螟甲腹茧蜂Chelonus munakatae(Mu
以云南主栽核桃品种漾濞泡核桃林为研究对象,使用4种引诱剂诱捕天牛,实地调查天牛发生种类及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林发生的天牛种类有3亚科7属11种,它们分别是幽天牛亚科的梗天牛属,天牛亚科的闪光天牛属和绿虎天牛属,沟胫天牛亚科的墨天牛属、梯天牛属、星天牛属和瘤象天牛属,其中以墨天牛属的松墨天牛、梗天牛属的赤梗天牛、梯天牛属的橄榄梯天牛、瘤象天牛属的麻点瘤象天牛数量居多,分别占诱捕总量的65.77%、15.32%、7.21%和2.70%.首次发现闪光天牛属的中华闪光天牛对核桃有较严重为害.对核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