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的体验,从备课环节、课堂授课环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配合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环境的配置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环境配备;多媒体网络教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5-0104-02
  笔者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以来,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部分教学经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做了一定的思考。下面就如何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几点认识。
  1 备课是关键
  备课的首要依据是学校课本,课本对知识点的介绍一般是比较基础和详尽的。就用过的几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高专课本来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知识以及Access数据库等[1]。基础知识部分的编排大致内容差不多,应用程序部分操作步骤和方法介绍得一般比较详细,不同的课本某些内容的着重点不同,方法阐述也有差异。有的教材附随教学参考书和上机指导书,附赠学习卡和学习光盘。教学参考书对课本有更加系统的阐述,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会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机实习指导书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和实践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可能会精简那些随时间和技术发展而变得久远的知识,课本内容不再单纯是某些知识点的堆积。在信息时代,课本应该会不断剔除陈旧信息,顺应日新月异的硬件、软件及科技新产品发展趋势补充新的知识点。课本内容应该涵盖的是最基本的和最常用的方法步骤,各种应用程序的应用实例和意义让大家了解多些,其余的比如具体知识点的多种操作方法不必要每种应用程序都叙述详尽,可以将知识点归类,寻找到合适的空间储存,置于课本之外的信息平台,让课本越来越有延展性和建设性。这样既符合实践规律,更加贴近生活,又可以指引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确定备课的方向,同时也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索、创新和自由学习空间。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首先自己得吃透课本,能够熟练操作。备课看课本应细致,不在于遍数的多少,而是要将知识理解,力求提到某点能够说出个所以然。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版本,虽然烦琐,可是从不同方面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备课关键是能够心静,课本上的知识系统化,有条理,比起实践学起来困难,费时间多一点。好的书本理论实践一起讲,就可以将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用途搞清楚,并且可以更好地去思索如何指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备操作,关键是熟悉应用程序的主要菜单和命令,记住名称及其用途。将理论知识和课前实践相互结合,是备好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备课还应借鉴其余参考资料和网络相关信息。计算机是一门迅速兴起且实用的课程。除了按照课程进度备好课,还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多方面多渠道汲取已经发展起来的技术的准确信息和操作技能。
  2 课堂学习应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变换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使学习效果相得益彰。课堂讲解提倡讲解通俗化、简洁化,重点讲实用知识,注重实际效果。微机课的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等重点应用程序[2],都是实践中有应用价值的知识,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力求透彻,基础知识点演示清楚,反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本知识的内容及结构,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尽量将知识点传授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乐学。
  学生的学习分为听讲解、看演示、练习书本知识、实践上机内容。教师的讲解起引导作用,边教课本知识边对学生进行启迪和鞭策,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树立学好的决心,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切实地行动起来,认真钻研课本,积极动手操作,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辅导者,遇到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积极思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能够使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和谐有效地达成。要注重对学生兴趣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强调和培养,通过各种细微的行动保护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自尊心,同时结合计算机的实际运用,让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认知态度,能够更好地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练就熟练的技能,帮助学生确立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到位的微机课环境配备是搞好计算机教学的硬环境
  给学生上微机课,根据设备的应用,课堂大致分为3种类型。
  一是比较纯粹的理论课。普通教室上课,讲解无操作或操作甚少的知识,或者做总结性的理论练习,有利于学生从应用多媒体设备授课的环境中脱离出来,静下心来读书,更好地熟悉课本理论,将知识系统化。
  二是演示讲解练习课。用的是有一台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在课堂上,一般是讲解新知识,而且课本上对操作步骤介绍得相对清晰,通过演示讲解,使原本有好几页的一长串步骤短时间操作完,使知识点更加连贯。演示能够使学生加深印象,让知识的吸收变得更容易。课堂上安排学生对重要知识点重复演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观看,及时纠对,共同巩固知识点,循序渐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如果教室多媒体的摆放和安置能够考虑实用,更加符合教学、学习姿势,通过比较舒适的演示就可以学到知识,此种学习环境会得到更多的欢迎。
  三是微机实践课。在多媒体微机室上课,基本上是每个学生一台微机,一般是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设计好的实践题目自行操作,而教师则主要起到辅导作用。有时候会在微机上安装不同的上机习题软件,软件会自动反馈所得分数,学生可以进行反复练习,在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环境中巩固知识。微机室一般设置成局域网环境,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实现共享学习。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在某些时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师端控制学生机,讲解演示的过程会在每台微机上显示。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微机上演示给大家看,学生可以近距离观看操作步骤,而不必抬头看投影屏幕,学习姿势端正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好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在实际使用时也存在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机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而不受控,教师讲解时会跟不上,统一调试机器又会耽搁大家的时间;再如机器受控从某种角度上说限制了学生操作的自由,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很好地集中等。这些问题会使学习效果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是微机室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微机操作平台,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巩固知识点,熟练操作技能[3]。
  正所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在微机室学习,如果努力,就可以去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可以练习得更加娴熟。人多机器多辐射多管理事项多也是不利条件,可是只要努力,珍惜现有的良好条件,会有不错的学习效果。
  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充分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资料
  [1]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版.XP平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6.
  [2]杨志文.计算机应用基础(21世纪高职高专公共课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98.
  [3]左喜林,吴清萍,韩祖德.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12-11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选择性融合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例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1—2个节段选择性融合手术治疗。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新课改的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因此变得兴奋而充满活力,教师因此变得睿智而饱含激情。可是,在新潮的课改洪流中,很多教育者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时,在人文教育观下却出现这样的现象:往往整节课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却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不知不觉中发现在尽情地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亦尝到不该有的苦涩,比如:学生在完成作业和
农村电网用电负荷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近年来,因突发性负荷导致农村电网的配电变压器烧损事故明显增加。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采用新型高过载配电变压器进行治理的措施,综述了
随着我国医院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加强,多数医院在处理医患关系时消耗了过多的医疗、行政资源.因此,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医院应实现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目标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及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最小成本分析或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腹式子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重在探讨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的问题。
1 现代信息技术能创设出色的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能突破教材极限,在语文教学各环节中实现教学信息多方位、多层次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语文课堂情景的创设能很好地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没有情境的渲染,就没有“语文”,更谈不上语文教学。尤其是小说教学、散文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渲染情境进行辅助,它是可以用来优化语文课堂的重要工具。  2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强学 
摘 要 通过对工程图学教材体系现状的分析,计算机绘图软件及机械行业对工程图学的挑战分析,提出工程图学教材新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 工程图学;教材;工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12-02  工程图学作为工科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对于该专业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予学生掌握阅读与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