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影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术后第1天PTH水平及其下降比例预测术后6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准确性。
结果200例患者中术后第1天、6个月、1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比例分别为66.5%、6.5%和3.5%。其中女性(OR=2.966,95%CI:1.480~5.945,P=0.002)、年龄(OR=0.972,95%CI:0.946~0.999, P=0.039)、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OR=5.508,95%CI:1.693~17.923, P=0.005)是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PTH水平(OR=0.738,95%CI:0.556~0.979, P=0.035)及术后131I治疗(OR=12.887,95%CI:3.434~48.367, P=0.000)是影响术后6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131I治疗(OR=5.636,95%CI:1.121~28.339, P=0.036)同样是术后1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PTH<3.05 pg/ml和下降比例>92.5%均可预测术后6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其AUC分别为82.1%和78.2%。
结论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及术后131I治疗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后第1天PTH水平及其下降比例可预测术后6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