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草本植物根系特征及与径流泥沙关系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boy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早熟禾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径流小区天然降雨产流产沙观测和室内根系扫描试验,分析了3种草本植物在1∶1.5和1∶1.2坡比边坡上的根系生长特征、固土保水效益,以及根系特征与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1.2与1∶1.5坡比边坡相比,早熟禾根系根长密度、平均直径、表面积密度和根尖数密度等根系特征值降低了51%~75%,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分别增加了33%和37%;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根系特征值变化幅度为1%~40%,产流产沙量增加比例在6%以内。②3种草本植物径流小区与裸地小区
其他文献
为深入了解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机理、特点及规律,基于小流域平行对比观测法,以南小河沟流域中杨家沟、董庄沟小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双累积曲线、统计模拟、综合归因等方法研究了小流域深度治理对流域地表径流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治理的杨家沟小流域年产流次数、泥沙量均明显减少,蓄水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年产流降水量明显小于处于自然恢复状态的董庄沟小流域;杨家沟次径流量变率明显大于董庄沟,即治理使地表径流变化剧烈;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平均洪水历时缩短了21.03 h,即水土流失治理可
在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的简易日光温棚中进行了杂交构树扦插育苗试验和生产实践,摸索出了杂交构树嫩枝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和根扦插技术,使扦插成活率达85%以上,苗木移栽成活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杂交构树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扦插育苗的技术难题。
西宁市水土保持工作以政府主导、部门推动落实、县区组织实施为主线,初步构建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工作新格局,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地区生态环境、防洪保安、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途径,持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为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为研究茶多酚(TP)对H2O2诱导U251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分为正常组、氧化损伤模型组、TP低(25 mg/mL)剂量组、中(50 mg/mL)剂量组、高(100 mg/mL)剂量组,分别通过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流式细胞分析法和ELISA法测定TP对H2O2诱导下U251细胞存活率、细胞形态、凋亡率和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和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H<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趋缓和饲料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我国饲料企业为了实现长远发展目标,需要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地协调与管理。有效的管理沟通是饲料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合理运用管理沟通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率和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目前,饲料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沟通障碍,影响了企业内外部的有效沟通。本文深入分析了饲料企业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管理沟通的重要性,研究了影响管理沟通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改善饲料企业管理沟通的对策,以期提高饲料企业管理沟通的有效性,帮助企业长远健康地发展。
在长江大保护、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背景下,选取江阴市长江段恢复绿化或栽植芦苇地段和太湖周边环湖公园地块作为特定区域,基于遥感监测数据,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特定区域2018、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分析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并通过预防和减少土壤流失价值量、提高土壤肥力价值量、拦蓄地表径流价值量等评估特定区域保护水土资源效益。总结了无锡市特定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为无锡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为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加味健胃散对肉鸡腺胃炎、生长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4周龄发生急性腺胃炎病症的柳州麻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健胃散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健胃散,试验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75%和1%加味健胃散,试验期1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改善发病肉鸡肌胃、腺胃的形态;(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分别增加15.64%、14.39%和14.80%(P<0.0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技术支撑。北京市推行水影响评价制度后,将水土保持方案纳入水影响评价报告体系,通过水影响评价技术审查综合评定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内容的合理性。根据从事水影响评价技术审查的工作实践,归纳总结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中水土保持技术审查的内容、标准、方法和技术要点,可为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技术审查和批复提供参考。
崇信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着缺乏本地化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各部门责任边界不清、项目档案尚未统一集中管理等问题,与新时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以工作流引擎为技术核心,建立了崇信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统,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全生命周期涉及的规划设计、前期管理、施工管理、验收管理、项目检查等工作环节,与规划设计、工程治理、工程建设、办公室(财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有机串联,极大地提升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寻乌县属于赣南较典型的红壤丘陵水力侵蚀区,土壤侵蚀以面蚀和沟蚀为主,兼有少量重力侵蚀。基于寻乌县水土流失特点,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提出了新时期寻乌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体思路:北部强化预防保护,建立源头保护生态防护体系;中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生态防治体系;南部实施生态修复,建立区域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