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的策略探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作为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立足于此,就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中学音乐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倡导体验式的音乐学习、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策略
  音乐课程是中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的中学音乐教学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典型的包括以下两点:将音乐课程视作副课,教学时缺乏必要的重视;音乐教学过于专业,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无论哪一种问题,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紧扣音乐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教师完善音乐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音乐鉴赏与表现能力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于此,就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学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练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就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而言,学习氛围不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教师垄断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师生间实质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这无疑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在音乐教学环节未能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将抽象的音乐内容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第一,教师要切实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处于对立面的师生关系,将音乐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重新构建一种以平等、包容、交流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教师要紧扣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教材内容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创造方法多种多样,诸如故事演绎法、视频播放法等。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渔舟唱晚》的教学中,笔者就借助了视频播放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渔夫悠然自得”的情境,这对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乐曲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倡导体验式的音乐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学生作为中学音乐课堂的主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何有效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刺激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已经成为目前中学音乐教学的重点所在。体验式学习作为当前中学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提出与实施不仅仅和学生的主体性息息相关,同时也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的独特属性有着重要联系。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跳动的音符中蕴藏着深厚、细腻的情感,学生只有在静下心来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走进音乐,从而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感情与思想。对此,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引导学生多听。倾听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首要环节,教师要通过乐曲的反复播放来引导学生反复倾听,并尝试着让自己的体验、感受与音乐中的情感发生触碰,从而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笔者在九年级下册《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教学中,就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反复欣赏这首经典乐曲。第二,引导学生多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音乐课程学习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思考,比如结合音乐创造背景以及创作者的心境思考音乐的内涵、思想等[2]。第三,引导学生阐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思考、想法乃至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说出心中所感、所想、所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能。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教师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它对最终的音乐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影响。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助于音乐知识的更好传授。对此,教师需要从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采用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第一,小组教学法。小组教学法指教师将学生按特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而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活动。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的教学中,笔者就将学生划分为10余个小组,然后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演唱。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也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提升了歌唱技巧与合作技能。第二,跨学科教学。新课程标准非常看重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诸如语文、美术等的交流与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实施跨学科教学法,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引入语文教学的内容,如古诗词等,从而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提升其音乐学习水平。
  四、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中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乃至课堂教学效果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信心,还能针对性地矫正学生音乐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升其音乐学习的质量与效能。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尤其是评价形式单一,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弱化了教学评价应有的作用。对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比如以发展性评价取代传统的结果性评价[3]。中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长环境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的不同,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换言之,中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忽略了学生间的这种差异性,这对那些音乐底子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注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从而给出针对性的评价,这有助于学生从阶段性的音乐学习成果中汲取自信,提升其音乐学习效能。
  五、结语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与实施为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对于音乐教学中固有问题的矫正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都具有相当正面的作用。对此,教师应该从教学氛围、体验式学习、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着手来推动中学音乐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娟.新课程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J].才智,2014, (11):73.
  [2]杨林.新课程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的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9,(6):124-125.
  [3]夏凌林.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时代,2014,(1):192.
其他文献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改革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制度视角,对机制转换、治理结构等六个方面的措施进行了反思,并就此提出了若干
西准噶尔成矿带夹持在天山断裂与额尔齐斯断裂之间,是中亚成矿域西部的核心区域之一,广泛发育晚古生代深成岩浆活动、走滑断裂构造和斑岩铜矿、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本文在西
【摘要】钢琴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须课程,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伴随着职业教育体系架构的调整与完善,钢琴教育开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此过程中,钢琴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们在看到钢琴教育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应正视当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文章从中职学校钢琴教育现状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革创新策略,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字】中职学校;钢琴教育现状;改革创新
【摘要】针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如何为小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定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小学生音乐学习插上翅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随着国外文化的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这不仅为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挑战,也提升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给足学生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一、小
目的探索采用彩色多普勒B超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特点.方法对33例病人观察组中,23例为发作性血尿,9例为体位性蛋白尿,1例为精索静脉曲张症;另有30例同龄健康人作对照组.由美国
构造热演化是沉积盆地基础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多种古地温方法的综合对比研究是目前热史研究主要发展趋势。本文将裂变径迹(FT)和(U-Th)/He热年代
目的:探讨食管间质瘤和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内镜治疗的30例食管间质瘤和146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及起源、
认识和推进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着重研究甘肃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基本对策,开发人
我国目前的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体制的各种弊端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程度,因而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文章在分析了目前统计界讨论的各种主要的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