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mid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要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落实培训工作,加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专业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性;拓宽分流渠道,保持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稳定性。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探讨
  【分类号】G711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在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团队精神形成于中华素质提高方面,中国高校的辅导员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清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向正规化方向发展,但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重视程度仍不够,岗位设置比较混乱,缺少整体规划和具体计划,从而造成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定位不清。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被弱化。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工作的重心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有些高等职业院校的辅导员每人要管理几百名学生,大量的工作时间花在学生生活、学习的管理方面,极少有精力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辅导员的具体工作任务缺乏统一性。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党团建设、文体活动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要服从学校不同部门的领导,如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辅导员奔波于各部门之间,投入精力多,难有时间继续学习和进行理论研究,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分析,其自身的职业发展也难以可持续进行。
  (二)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及其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决定了辅导员职业具有过渡性、流动性等特点。制度层面的缺陷致使辅导员提高学历、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少,职称晋升难度较大,工资待遇较低,造成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不能安心工作。一部分进入高等职业院校从事专职教师工作或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把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这部分辅导员从走上岗位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另有打算,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缺乏热情。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具有层次较复杂、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再加上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辅导员工作繁杂。所以,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积极性不高,转岗、换岗要求较强烈,难以稳定发展。
  (三)辅导员自身职业素质不高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部分辅导员缺乏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自身职业不能合理定位,对辅导员身份缺少认同感,不能及时转换角色、调整心态,工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盲目、应付现象突出,甚至存在出工不出力,到岗不到位的现象。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辅导员缺乏,造成辅导员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缺乏运用思想政治专业知识,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技能。一些辅导员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必要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学生管理工作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抓住问题的要害,不善于处理存在于学生中的各种问题。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的管理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不能正确把握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不懂得总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规律,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时,表现出退缩、抱怨等消极情绪。
  二、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工作职责,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准确定位辅导员角色。
  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实际,通过细化工作领域,为辅导员提供专业化发展平台,促进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如,负责心理辅导的辅导员可以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学习和考试,负责职业指导的辅导员可以专攻职业生涯规划,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
  (二)落实培训工作,加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专业性
  出台相关政策,制订培养规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技能,促进辅导员队伍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加强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建立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培训制度:初级培训包括辅导员岗前培训和达标考核培训,辅导员上岗之前必须参加并通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上岗后定期参加达标考核,顺利通过考核者才能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落实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探索辅导员培训的多种形式。首先,采取例会、政治学习、专题讲座、重大活动或会议等形式进行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如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加强辅导员政策、文件的学习,以提高辅导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第二,要求辅导员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科研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如可以成立辅导员协会,定期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设立学生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为辅导员配备科研指导教师,将辅导员的科研情况纳入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科研经费也要向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倾斜。
  (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性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应统筹安排,分阶段逐步进行规划、指导。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辅导员处于试用阶段时,学校要帮助辅导员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准备。要严格按照试用期标准考察辅导员是否适合这一岗位,对合格者进行引导,帮助其做好正式上岗的准备。第二阶段,正式上岗后,进入职业适应阶段。这一阶段,要通过试用和考察,发现辅导员的才能,帮助辅导员确立长期的职业发展方向。第三阶段,辅导员适应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职业倦怠期。在这一时期,要帮助辅导员找到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克服由此引发的职业生涯危机,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其有效摆脱职业倦怠期的困境。
  參考文献:
  [1]高国希,刘承功,陈郭华.如何认识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115-119.[2]焦文铭,陆林.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实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73-74.
其他文献
【摘要】虽然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也已经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大而改观,教学现状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对策  
摘要: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固有特点和管理方式,阐述了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如何在现有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育 人文教育 德育 实施  【分类号】G633.3  一、职业教育要重视人文教育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更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近几年的媒体不断报道大学生生活能力差、心理素质太低。另外未成年人犯
摘要: 机床坐标系的原点为机械原点,是X、Y、Z三个坐标轴平面的交点。机械原点在机床制造出来时就已确定,不能随意改变。加工中心加工零件时,必须确定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是以机械原点为参考点建立的,机床进行原点复归后,找到机械原点,因此原点复归的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定位精度。基于此,本文笔者阐述了加工中心机械原点偏移和电气原点偏移的原因,列举一些实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
【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