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介绍了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的简史与未来动向。
关键词:计数调整型 抽样标准 简史
The Evolution of Sampling Inspection Standard with Modification by Attributes
Yu Shanqi (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Abstract: This paper is getting simple history and new direction of sampling inspection standard with modification by attributes.
Key words: modification by attributes, sampling standard, simple history
1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的演变简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及其初期,美囯陆军兵工署在贝尔实验室的帮助下,制定了美囯兵工署的计数抽样检验方案,该方案称为道奇(H.F.Dodge)-罗米格(H.G.Romig)方案,简称道-罗方案,公布于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美囯囯防部在哥伦比亚大学集中了以弗里门(H.Free)为首的几十位数理统计学家和质量控制专家,组成了统计研究小组,为美囯海军制定抽样检验方案。统计研究小组经过大约两年的研究,于1945年公布了代号为JAN-STD-105的抽样表,该抽样表被美囯囯防部认可,并于1950年4月出版了代号为MIL-STD-105A的军用标准; 至1958年修订为MIL-STD-105B; 至1961年又修订为MIL-STD-105C。在1960— 1962年间,由美囯、英囯和加拿大三囯联合组成ABC工作组,在MIL-STD-105C的基础上,于1963年发布了代号为ABC-STD-105的抽样表。这套方案在美囯的军用代号为MIL-STD-105D; 在英囯,民用工业代号为BS-9001,军用工业代号为DEF-131-A; 在加拿大,民用工业代号为105-GP-1,军用工业代号为CA-G115; 在其他囯家统称为ABC-STD-105,简称为ABC方案。
在1974年,囯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MIL-STD-105D作为囯际标准推荐于世,代号为ISO 2859。在1963年~1974年间,日本工业标准协会大约用十年时间对美囯军用标准MIL-STD-105D进行了分析研究,于1973年颁发了JIS-Z-9015。这个日本标准,主要是对MIL-STD-105D 主抽样表中的一次和二次放宽方案作了部分俢改,且在1980年补回了多次放宽方案(五次),但正常和加严方案仍为七次;其次,对MIL-STD-105D 的严格性规则作了较大修改。
在1973年的JIS-Z-9015和1974年的ISO 2859之后,我囯第四机械工业部在1978年制定了计数抽样检验的部颁标准SJ 1288—1978,其中的多次抽样方案就是五次抽样。在1979年4月,ISO/TC69/SC5为审査修订ISO 2859 ,成立了特设工作组WG2(与此同时,为审查ISO 3951,也组成了特设工作组WG3),对多次抽样方案中的七次抽样方案调整为五次抽样进行了分析论证,WG2的多数成员囯同意将七次抽样方案改为五次抽样。
在1981年,我囯在部颁标准SJ 1288—1978的基础上,参考了JIS-Z-9015(1973)和ISO 2859(1974),并结合我囯在抽样检验标准化研究的成果,制定了囯家标准GB 2828—1981。这个标准是作为试行标准颁布的,其中的多次抽样方案为五次抽样。经过约6年的试行,在电子、机械等多个领域采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遂于1987年作为正式版本颁布了GB 2828—1987。
到1989年,囯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 2859的第一部分,代号为ISO 2859-1(1989),该标准对其ISO 2859(1974)的版本作了重大修改,但多次抽样方案仍采用七次抽样。直到1999年,对ISO 2859-1(1989)重新修订,始将七次抽样方案改为五次抽样,代号为ISO 2859-1(1999)。
到2003年,我囯等同采用ISO 2859-1(1999),代号为GB/T 2828.1—2003。其中,曾将原表9中 Ac=4的ASN曲线图删去 。到2012年修订时,代号为GB/T 2828.1—2012,又将原表9中Ac=4的ASN曲线图补回。
2 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的未来动向
作为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的GB/T 2828.1—2012,其应用范围广,适用领域宽,包含内容多,表格设计巧。
作者对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的思考,从1987年至今约30年。注意到此标准的鼻祖MIL-STD-105D,它原是美囯的军用标准,虽经各囯多次修改,不断地完善,但其中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基本未变。
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0,1)中,当产品质量符合AQL要求时,其生产方风险约为 11%~12%,此风险对军工产品是可行的,但对民用产品是否适当,值得商榷。这里丝毫没有降低民用产品质量之含义,仅是对生产方风险偏高提岀质疑或改进。如众所知,标准型抽样方案通常把生产方风险取为某个固定值,比如取为0.05。对调整型抽样方案而言,不易或不可能把生产方风险取为固定值,但使生产方风险在某个值附近波动,比如在0.05附近波动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这对生产方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在质量指标AQL相同的情形下,作者新研制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与MIL-STD-105D的同类方案相比较,效果如下:
当接收数Ac=0时,要比MIL-STD-105D中的样本量小二级;
当接收数Ac=1时,要比MIL-STD-105D中的样本量小一级;
当接收数Ac=2、3时, 与MIL-STD-105D中的样本量相同;
当Ac=4、6、9、13时,样本量与MIL-STD-105D中的相同,但接收数Ac要比MIL-STD-105D中的小1;
当Ac=19、28时,样本量与MIL-STD-105D中的相同,但接收数Ac分别比MIL-STD-105D中的小2。
上述结果表明,当接收数为0或1时,新研制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要比MIL-STD-105D中的样本量小;当接收数为2或3时,新研制的抽样方案与MIL-STD-105D等效;当接收数等于或大于4时,新研制的抽样方案要比MIL-STD-105D稍严一點。综合起来看,新研制的的抽样方案与MIL-STD-105D中的同类方案相比,在质量指标AQL相同的条件下,当接收数较小时不仅样本量减少,而且生产方风险由11%~12%降为5%左右,这正是生产方所期望的;另一方面,当接收数较大时,样本量不变,但接收数变小,这正好弥补了MIL-STD-105D抽样方案中的生产方风险特大(约12%)和特小(约1%)两个极端。
注意到MIL-STD-105D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中,其生产方风险的波动范围偏大,约为1%~12%。而新研制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在接收数较小时,其生产方风险控制在5%左右;在接收数较大时,其生产方风险控制在3%左右,这或许是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的未来动向。希望囯内同仁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具有我囯特色的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体系。
关键词:计数调整型 抽样标准 简史
The Evolution of Sampling Inspection Standard with Modification by Attributes
Yu Shanqi (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Abstract: This paper is getting simple history and new direction of sampling inspection standard with modification by attributes.
Key words: modification by attributes, sampling standard, simple history
1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的演变简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及其初期,美囯陆军兵工署在贝尔实验室的帮助下,制定了美囯兵工署的计数抽样检验方案,该方案称为道奇(H.F.Dodge)-罗米格(H.G.Romig)方案,简称道-罗方案,公布于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美囯囯防部在哥伦比亚大学集中了以弗里门(H.Free)为首的几十位数理统计学家和质量控制专家,组成了统计研究小组,为美囯海军制定抽样检验方案。统计研究小组经过大约两年的研究,于1945年公布了代号为JAN-STD-105的抽样表,该抽样表被美囯囯防部认可,并于1950年4月出版了代号为MIL-STD-105A的军用标准; 至1958年修订为MIL-STD-105B; 至1961年又修订为MIL-STD-105C。在1960— 1962年间,由美囯、英囯和加拿大三囯联合组成ABC工作组,在MIL-STD-105C的基础上,于1963年发布了代号为ABC-STD-105的抽样表。这套方案在美囯的军用代号为MIL-STD-105D; 在英囯,民用工业代号为BS-9001,军用工业代号为DEF-131-A; 在加拿大,民用工业代号为105-GP-1,军用工业代号为CA-G115; 在其他囯家统称为ABC-STD-105,简称为ABC方案。
在1974年,囯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MIL-STD-105D作为囯际标准推荐于世,代号为ISO 2859。在1963年~1974年间,日本工业标准协会大约用十年时间对美囯军用标准MIL-STD-105D进行了分析研究,于1973年颁发了JIS-Z-9015。这个日本标准,主要是对MIL-STD-105D 主抽样表中的一次和二次放宽方案作了部分俢改,且在1980年补回了多次放宽方案(五次),但正常和加严方案仍为七次;其次,对MIL-STD-105D 的严格性规则作了较大修改。
在1973年的JIS-Z-9015和1974年的ISO 2859之后,我囯第四机械工业部在1978年制定了计数抽样检验的部颁标准SJ 1288—1978,其中的多次抽样方案就是五次抽样。在1979年4月,ISO/TC69/SC5为审査修订ISO 2859 ,成立了特设工作组WG2(与此同时,为审查ISO 3951,也组成了特设工作组WG3),对多次抽样方案中的七次抽样方案调整为五次抽样进行了分析论证,WG2的多数成员囯同意将七次抽样方案改为五次抽样。
在1981年,我囯在部颁标准SJ 1288—1978的基础上,参考了JIS-Z-9015(1973)和ISO 2859(1974),并结合我囯在抽样检验标准化研究的成果,制定了囯家标准GB 2828—1981。这个标准是作为试行标准颁布的,其中的多次抽样方案为五次抽样。经过约6年的试行,在电子、机械等多个领域采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遂于1987年作为正式版本颁布了GB 2828—1987。
到1989年,囯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 2859的第一部分,代号为ISO 2859-1(1989),该标准对其ISO 2859(1974)的版本作了重大修改,但多次抽样方案仍采用七次抽样。直到1999年,对ISO 2859-1(1989)重新修订,始将七次抽样方案改为五次抽样,代号为ISO 2859-1(1999)。
到2003年,我囯等同采用ISO 2859-1(1999),代号为GB/T 2828.1—2003。其中,曾将原表9中 Ac=4的ASN曲线图删去 。到2012年修订时,代号为GB/T 2828.1—2012,又将原表9中Ac=4的ASN曲线图补回。
2 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的未来动向
作为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的GB/T 2828.1—2012,其应用范围广,适用领域宽,包含内容多,表格设计巧。
作者对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的思考,从1987年至今约30年。注意到此标准的鼻祖MIL-STD-105D,它原是美囯的军用标准,虽经各囯多次修改,不断地完善,但其中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基本未变。
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0,1)中,当产品质量符合AQL要求时,其生产方风险约为 11%~12%,此风险对军工产品是可行的,但对民用产品是否适当,值得商榷。这里丝毫没有降低民用产品质量之含义,仅是对生产方风险偏高提岀质疑或改进。如众所知,标准型抽样方案通常把生产方风险取为某个固定值,比如取为0.05。对调整型抽样方案而言,不易或不可能把生产方风险取为固定值,但使生产方风险在某个值附近波动,比如在0.05附近波动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这对生产方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在质量指标AQL相同的情形下,作者新研制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与MIL-STD-105D的同类方案相比较,效果如下:
当接收数Ac=0时,要比MIL-STD-105D中的样本量小二级;
当接收数Ac=1时,要比MIL-STD-105D中的样本量小一级;
当接收数Ac=2、3时, 与MIL-STD-105D中的样本量相同;
当Ac=4、6、9、13时,样本量与MIL-STD-105D中的相同,但接收数Ac要比MIL-STD-105D中的小1;
当Ac=19、28时,样本量与MIL-STD-105D中的相同,但接收数Ac分别比MIL-STD-105D中的小2。
上述结果表明,当接收数为0或1时,新研制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要比MIL-STD-105D中的样本量小;当接收数为2或3时,新研制的抽样方案与MIL-STD-105D等效;当接收数等于或大于4时,新研制的抽样方案要比MIL-STD-105D稍严一點。综合起来看,新研制的的抽样方案与MIL-STD-105D中的同类方案相比,在质量指标AQL相同的条件下,当接收数较小时不仅样本量减少,而且生产方风险由11%~12%降为5%左右,这正是生产方所期望的;另一方面,当接收数较大时,样本量不变,但接收数变小,这正好弥补了MIL-STD-105D抽样方案中的生产方风险特大(约12%)和特小(约1%)两个极端。
注意到MIL-STD-105D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中,其生产方风险的波动范围偏大,约为1%~12%。而新研制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在接收数较小时,其生产方风险控制在5%左右;在接收数较大时,其生产方风险控制在3%左右,这或许是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的未来动向。希望囯内同仁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具有我囯特色的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