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尿动力学质量回顾:多中心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8332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医疗机构尿动力学检查(UDS)质量及改进方法。

方法

以两阶段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第1阶段,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20年3—6月西南地区10家开展尿动力学检查的医疗机构;第2阶段,根据西南地区UDS开展情况,使用样本量估算公式,同时考虑报告抽取中的失访率,最终确定初筛样本量为350份。由于纳入研究的10家医疗机构UDS工作量相当,故从每家医疗机构抽取35份尿动力学检查图谱进入初筛。本研究最终分析的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史记录清晰,临床资料完整;②UDS图像清晰;③UDS系统为水测压检测系统;④患者年龄>18岁。由2名具有10年以上泌尿外科尿控专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参考国际尿控协会(ICS)制订的指南及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独立对所有入组的尿动力学图谱进行质量评价。主要评价图谱赝像发生情况,图谱赝像分为非技术性赝像和技术性赝像。非技术性赝像包括:腹压变异、自由尿流率检查排尿量<150 ml。技术性赝像包括:非标准化调零、未能记录所有尿动力学参数、基线漂移、导管移位、排尿期逼尿肌生理性收缩与逼尿肌终末型无抑制性收缩误判、储尿期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与膀胱低顺应性误判。

结果

共150份尿动力学图谱纳入最终分析。非技术性赝像发生情况:腹压变异32例(21.3%)和自由尿流率检查排尿量<150 ml 21例(14.0%)。技术性赝像发生情况:非标准化调零28例(18.7%)、未能记录所有尿动力学参数8例、基线漂移16例、导管移位9例、排尿期逼尿肌生理性收缩与逼尿肌终末型无抑制性收缩误判12例和储尿期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与膀胱低顺应性误判24例(16.0%)。

结论

目前中国西南地区UDS的主要问题是操作者对于尿动力学基础知识理解欠缺,以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指南进行操作。可以通过规范UDS操作和及时地识别、纠正赝像,同时推进标准化尿动力学培训课程的开展等进行改进。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完善医院门急诊三级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达到良好控制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效果。方法:运用PDCA闭环管理模式,提升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对三级预检分诊管理观念,纠正三级预检分诊过程中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结果:在医院实践中,发现4个类别的问题,通过实施9项纠偏和提升措施,使得预检分诊流程、患者体验、应对大规模筛查能力、筛查结果真实性等得到大幅改善。结论:PDCA闭环管理可以不断完善门急诊三级预检分诊管理模式,精准有效地抓好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前瞻性收集2020年6—12月北京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骶神经调控术变频刺激(VFS)模式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VFS模式治疗难治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标准:①已植入骶神经刺激系统;②年龄≥18岁;③传统恒频刺激骶神经调控术(CFS-SNM)治疗效果不佳,经反复调整刺激参数仍无法获得满意改善;④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或不耐受保守治疗的患者;⑤试
对非营利法人的法律规定和属性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项政策。通过结合《民法典》来阐述“非营利性”的含义,并对实践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一些营利性行为进行梳理,进而从立法完善、政策促进和机构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有关非营利性社会办医发展的建议,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目的:通过公立医院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实践,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工作日志法、追踪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建立公立医院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制度。结果:形成初步的岗位管理制度;确定了全院所有科室岗位总量;确定了医院各临床科室所涉及的岗位数量;岗位职责制度化。结论:岗位设置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同时兼顾医院的公益性;医院必须以定岗-定编-定员为基础统筹安排各类人力资源;医院岗位设置与实际职称出现脱节现象,要探索新的评聘制度,明确各专业各层次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