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夏呢喃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喜欢站在夏季的深处,静静地聆听雨的呢喃,那是夏的血液在季节的脉管里无畏地奔流。
  北方的夏季时有雨水造访。每逢雨天,必寻一个妥帖位置,关闭一切红尘通道,激活全部听觉,去感受雨的潇洒,雨的狂骤,雨的沉思,雨的欢快。
  喜欢在夏日的乡村一隅,听雨呢喃。进入夏季,我就立时变成了一株庄稼,在弥漫的暑期里翘首盼望雨的到来。酷热使得乡间的一切声响都枯萎了,包括蝉鸣和鸟鸣;唯有雨,是这个季节最执著、最倔强的歌者,踏着雷鸣的节拍,倏然间,造访乡村。躲在乡村的一隅听雨是我最惬意的事:或藏身于倭瓜架下,或隐匿在田边垄间,或坐于村头柳树荫里。闭上眼睛,关掉手机,听雨跌落红尘,听雨划过空气,听雨拍击路面。“日气喷豪雨,云阴送惊雷。”啪啪啪,是两军阵前的征鼓吧,击荡胸襟,催人奋进;哗哗哗,是溪水的回声吧,合辙入韵,让人着迷;叮叮叮,是叶子的梦呓吧,清新悠然,如诗如幻。睁开眼,天地间又是一番景象:视野里雨丝如帘,密密斜织,近处鳞次栉比的黄瓜架,远处如苍如黛的倭瓜秧,高处摇曳的葡萄叶,低处攀爬的露水豆,都迷蒙在一片云雾之中。那连绵起伏的菜园,那叶蔓青灵的瓜地,那柴草垛旁蜿蜒急流的小溪,那大门口外翠绿的麻叶,那栅栏里五彩缤纷的花朵,统统化作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在天地间自由地舞蹈,彰显出生命最初的本色。人与雨顿时忘情地同频共振起来,仿佛天地间突然间有了灵犀,琴瑟和鸣,遥相呼应——心灵与大自然只有在如诗的雨天才能达到高度的和谐呢!
  喜欢在夏日的一间斗室,听雨呢喃。窗外,雨声淅沥;屋内,书声琅琅。倦了,便倚着床角,酣然入梦。半梦半醒之间,听到窗外的雨不时变换着频率,时而滂沱倾盆,时而疏滴稀声。雨滴打在窗棂上,溅起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圆润轻滑,不绝如缕。细听,那声响中似有娓娓的低诉,一唱三叹,如阳关三叠;似梁祝窗下展卷夜读,情丝倾吐不尽,绵延不绝;似饱学圣哲娓娓讲述种种人生况味,博大而深沉。
  喜欢在夏日的深处,听雨参禅。夏天的雨秉性不一,有爽快型的,如来去匆匆的雷阵雨;有拖拉型的,如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不管哪种类型,均有一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性。尤其是叮叮咚咚的雨声不绝于耳时,任谁都会放下红尘的疲惫和世事的喧嚣,靜下心来,去感受雨,感受夏,感受生命,感受自然,体味“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物我两忘”的超然。倾听夏季的雨,如同参禅悟道:浮躁的心境渐趋平静,无波无澜、宠辱不惊;前缘后尘,上誉下诟,坎坎坷坷,纠纠葛葛,一切都远去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无牵无挂的自我,独自品尝那份难得的清闲。生命不能承受太轻,也不能承受太重。在人生的旅途上跋涉,我们一路风尘,生命之舟几近超载。而听雨,则可以使我们在生活的间隙,停下匆匆的脚步,把生命重新过滤一遍,把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和烦恼,统统随雨冲刷而去,单单留下一个好心情,陪伴我们上路,踏上新的旅途。
  聆听雨的呢喃,感受生命的真谛。
   (编辑子洛)
  
其他文献
本文对比了电视问政与建设性新闻在概念、特性等方面的异同后发现,我国的电视问政注重媒体参与、聚焦解决问题、唤起积极情绪,具备建设性的面向。
中国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奋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取得扶贫减贫工作的显著成就。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扶贫、扶贫攻坚、综合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等阶段之后,中国通过脱贫攻坚,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
以板件拼装焊接线底层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实现焊接线底层控制系统随着焊接线的重构而快速再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模块化选择与裁剪的快速再设计策略,同时结合焊接线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