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医魅力 提升人文素养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9月,北京142中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创办的全国首个中医药高中实验班——“宏志中学杏林班”将正式开班,首批招收30名具有北京市户口、对中医药文化具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成绩合格的实验班毕业生将被推荐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测试。
  北京142中是北京市东城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医药教育示范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且是唯一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两校联合创办的“中医药杏林实验班”已经成为教育部教育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之一。
  围绕该项目,两校共同开发了一个有特色、重体验、能选择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进行特色发展的自我规划,包括“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中医特色基础课程 中医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延伸拓展课程”。其中,作为大学基础课程前移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国学导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知识概论》等4门中医预科课程成为实验班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共分4个学期开设,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基础知识的普及,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国学基础;实践活动课程将以“体验式”学习为载体,在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大学药材种植基地等场所开展。北京宏志中学校园内也将建立中医药种植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在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向往。同时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将作为学生导师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与研究,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治学精神。此外,中医名家专题讲座等拓展性课程,将让学生在大师的习熏物化中感受中医的魅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实验班所有课程由北京142中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组成的优秀教师团队完成。学生学完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后,颁发“杏林班”结业证书,并推荐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测试,测试合格者给予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认定资格,并按照当年自主招生政策给予录取。
  “杏林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且立志从事中医药事业的预备型人才。合作创办中医药杏林实验班,对于促进中学与高校教育资源的深层次对接,拓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新渠道,探索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机制,形成成熟和稳定的中学与大学联合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的模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深吟浅唱地走过书中的每一页,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走进了“生命化教育”。这是一本让人啼哭并微笑着、痛苦并快乐着的书,但不管你是欢喜还是流泪,这本书都会让你对生命有新的感悟,迷恋上人的成长……  《迷恋人的成长》由张文质老师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谈到了生命教育的特征以及怎样构建促进生命发展的生命化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不断提升。书中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亲情
1980年9月,北京市育英学校开始探索实践九年一贯的办学体制。回顾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具有这样三个效应。    “1 1=1”效应  “1 1=1”,这是数学领域内不存在的一个关系式,但在九年一贯制办学实践中却是不争的事实。  九年一贯制统整了学校的育人目标  实施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学校可以从整体上思考规划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培养目标,避免了小学与初中教育的“两张皮”现象
那天突然被拽出教室,按一个通知要求必须在既定时间赶到一个地方听课。  小学四年级三节课。大自然的奇观:大榕树、火烧云、瀑布。  光润异常的课,孩子们真可爱,不知疲倦地读书、写短文、说自己的感想、展示自己小组制作的手抄报、PPT,喊“老师好”、“老师再见”都整齐而且洪亮。没有杂音,精神特别饱满,甘脆纯净的童声,一粒粒珍珠一样。一起按规定涌动的时候,就是珍珠的喷泉珍珠的水渠,珍珠的人工湖。  但不是草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内,毗邻皇家园林颐和园。如何使社会大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在广泛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学生兴趣与个性特长的发展,实现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的课外延伸、拓展,实现社区教育的优化发展、资源共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考,挖掘社区资源优势,组织“颐和园小导游”实践活动,成为了西苑小学依托社区资源开发学校大课堂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究的动力。  “颐和园小导游”综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基础教育掀起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与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一个多学期过去,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如何?一线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感受、看法如何?在教师们中间,是否出现了新的经验与成果?我们来听听下面几位教师的声音……    研究性学习,任重道远  ◆吴秀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对综合实践活动做出规定时,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怎样认识研究性学习是设置综合实
【摘要】新高考的选考制度催生了高中生涯教育,对学生成长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市专项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和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课题“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实践研究”的研究心得,以在上杭一中开的一节观摩课“职业价值观探索”为例,谈了在生涯教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实践与体会,以供借鉴与商榷。  【关键词】生涯教育;校本课程;职业价值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三明市新
【摘要】文章结合学生在立体几何中求解平面法向量的相关现状,通过一节课探讨了空间向量外积在立体几何中的操作可行性及教学中有效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性,从而减少立体几何中的代数运算,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解决立体几何中求解平面法向量烦琐的难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空间向量外积;平面法向量;输入与输出  一、引言  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了六大核心素养,即数
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古城中学语文组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纪念屈原的文化实践展示活动。“永远的屈原”纪念活动是古中语文组全体教师的一个创意。本次文化实践活动是师生一起品读屈原、歌咏屈原的文化之旅,更是师生一起与一个伟大的灵魂对话,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心灵之旅。  进入5月,“永远的屈原”纪念活动拉开了序幕。纪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5月上旬,诵读屈原的诗歌,由语文教师指导任课班级学生
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很多公开课中,就很少能看到“讲“得很好的课了。但我觉得中学的语文课,还是要好好地“讲”。  其一,语文是靠对语言的感受来提高素养的学科,在课堂上,老师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样的表达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有了教师做榜样,学生才能说起“文”话,如果语文老师上课连精彩的讲课都没有,这样的课是否还可以称为是语文课呢?  其二,语文教师,都是受过中文高
范锦荣: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北京市第二中学。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北京市金牌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教30余年,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文学教育”之路,其“课本剧编演”、“创意学诗”等教学形式已经成为北京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学的特色。    “讲述学生改编的诗经三句半时,指尖情不自禁地在桌子上敲打节奏;看着平日口吃焦急的学生在话剧中不出任何差错地背诵诗句而热泪盈眶;